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就业协议书的概念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学生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后统一交到学校,由学校按  相似文献   

2.
刘宇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100-102
根据规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签订的,并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经过几年的实施,该协议书的使用已经被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所接受和适应。然而,由于其法律规定的不尽完善,存在协议书的称谓容易与劳动合同混淆等问题,需要对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想努力寻找到最为优越、最能发挥自身才能的工作单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后,需要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协议书,这时毕业生就需要了解一些毕业生就业分配中的特有劳动法律事项,尽量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协议书”不等于合同目前,很多企业包括北京市的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在接收毕业生时,与毕业生签订《毕业生服务期协议书》来代替《劳动合同》,在《协议书》中只规定毕业生定期服务的义务和违反约定时的赔偿,而不提用人单位应该提供的工资标准、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等《劳动…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就业协议1、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它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就是它只限定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录用协定,而不能进一步调整双方的劳动关系。因此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能代替,毕业生在正式上岗后应立即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就业协议上规定的违约金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有严格区别,毕业生对于双方协商确立的违约金应充分注意它的合理性,违约金数量一般不应太大。3.就业协议的主体合法原则: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对毕业生而言,就是必…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毕业生通过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确定自己的工作去向。同时,就业协议书也就具有了民事法律上的合同效力,需双方当事人严格遵守。但现实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就业协议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民事违法现象,进而引发纠纷。因此,增强协议双方的法律意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依据,明确就业协议书是录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有利于减少违约现象,有利于保护毕业生的权益,更有利于正确适用法律,顺利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7.
2010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高峰期即将到来,毕业生在就业时都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再到用人单位报到时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签协议,如何签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又有什么区别,怎样签才对自己更有利,成为毕业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就业协议能否代替劳动合  相似文献   

8.
可自主选择就业学校《就业实施办法》原文: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至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部门;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  相似文献   

9.
高校就业协议书签订后经常毁约,造成根本原因是协议书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违约现象分析,提出构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方式等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为缔约阶段,违反就业协议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0.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作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上达成一致的合同本,是解决就业协议争议的合法依据。但《就业协议》存在的种种不足,使其未能充分胜任好这一角色。笔认为,完善《就业协议》,其一,学校应由协议当事人之一转变成协议的审批或监督;其二,《就业协议》的条款约定应当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份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以便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到用人单位报到.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协议书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作用,并针对其弊端提出了改进建议,进而指出高校就业部门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管理职能逐渐弱化,而教育服务职能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近几年来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面对就业时出现的种种“诚信”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签订就业录用协议书后要承担什么责任?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学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三方面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协议书一经签订便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意更改.有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又去联系其他单位,“脚踏两只船“,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不讲信誉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毕业生应该信守协议.如果万不得已要单方面毁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经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一定的违约金,方可列入就业方案.……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签约的高峰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就在双方之间确立了一种意思,即毕业生愿意在毕业后到该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愿意在该学生毕业后接受其作为单位的员工。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报到前.表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之间存在就业和录用意向的明确也是唯一的凭证.因此在整个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我国高等院校要求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关毕业生工作的协议,其可以作为统计就业率、确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依据。但在实践中,由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协议的性质、内容认识不清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在签订过程中存在虚假签约、高校诱导签约、单方毁约现象严重等不良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就业协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进行改革完善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规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16.
每年11—12月份是毕业生开始收获offer(用人单位接收函)的季节,在这期间,常常有毕业生会问及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等问题,下面通过三个案例来介绍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强化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案例:小汪是上海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但是身高只有156cm。看到银行、公务员等单位招聘都有一定的身高要求,既感到愤慨又觉无可奈何。在因身高原因丧失了许多很好的就业机会后,她终于于临近毕业时与一家外资的物流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双方签订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协议书约定:小汪毕业后到该公司报到,先进行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由于临近毕业,小汪一直忙于毕业典礼,因此双方的就业协议书在单位盖章和小汪签字后没有及时拿到学校进行鉴证登记。八月份小汪凭就业协议书到单位报到时,单位予以接收并安排了大量的工作让其负责。但是在试用期行将结束时,公司以协议书未经过学校鉴证而没有生效为由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拒绝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小汪在与单位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将此事报告给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在对公司进行调查后,认为公司的做法确实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其马上与小汪签订劳动合同,并对公司进行了一定的处罚。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学生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界定、就业协议书的缺失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时的权益保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广大毕业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自身就业权益受到侵犯时,可采取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要求当地主管就业工作的部门进行调解,也可进行司法救济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2012,(9):84
从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了解到,为保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将于2012年3月~6月开展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鉴证工作。同时要求各高校要引导和规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签约,杜绝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和国内就业机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正在使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计划分配体制下的产物。对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高校在其中的法律地位,以及违反就业协议书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已成为争议的焦点。本文借鉴国外的经验,立足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是我国就业机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型中的产物。《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24条明确规定:“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