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新闻,只有事实的陈述而不含细节描写,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难以吸引、感染和打动听众。有生动传神的细节,人物会鲜明丰富,事物就会栩栩如生,环境就会典型传神。细节对广播尤为重要。如果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把发生新闻事实当时的场景、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等历历浮现在听众的眼前。可见新闻中的细节描写,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  相似文献   

2.
细节在人物通讯的地位注意运用细节是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讯中的人物,总是要说话,有神态动作,有了几个能代替广泛描写的细节,人物的形象就鲜明突出了,人物就可以“站”起来。为什么有的人绞尽脑汁,把人物的事迹描绘一大堆,而文章还是干巴巴的,就是只注意罗列叙述性的情节,而没有反映人物本质的细节,由此可见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细节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2、细节能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描写与叙述写人物通讯应该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种刻画应是生动深刻的形象描写,而不应该是一堆事件的罗列和堆砌。穆青、陆拂为写的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初稿的第一小节有一长段叙述,介绍“老坚决”名字的由来:他在土改中如何坚决,反霸中如何用一条绳子捆上了十二个土匪……这些叙述象流水账一样,读起来很沉闷。作者在反复修改中进一步认识到,这篇通讯要着力描述“老坚决”营造防护林时那种不屈不挠的“坚决劲”.而开头那一段长长的叙述象一条“前胡同”,把重要内容挡在后面,读者走  相似文献   

4.
第二个字名曰“细”。细,是指细节、情节。情节是骨架,细节才是血肉。没有血肉,人物活不起来,立不起来,言谈举止;情感风度,音容笑貌就出不来。画一张脸,额头画三道绉纹,就是一位老人的脸。没有三道绉纹,没有细节,人物形象就出不来,人物形象就模糊不清,如雾中看花。在写通讯中,除了要有典型的骨干的事例外,还要精选些生动有力的细节。精采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恰恰最能准确有力地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于细微处见精神”。《三国演义》中描写关公的神勇,只运用了一个“温酒斩华雄”的细节。有时,一个好的细节描写比作者说上一大段话还管用的多。例如,《党的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连吃饭都盛行快餐的时代里,人们对通讯的阅读需求远不如短快的消息,所以怎样把通讯,尤其把长一点的通讯写“活”,就显得尤为重要。“活”有多种手法,而细节在其中的分量则是不言而喻的。好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深化主题,而且能够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人物的“立体感”,甚至可以催人泪下,感染读者。那么,细节的描写从何处入手?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种渠道:一是靠观察。具备一双敏锐的“新闻眼”,采访也罢,调研也罢,都要靠记者的眼睛去用心观察,捕捉常人难以发现的细节。《人民日报》老记者柏生早年采写《韧性的战斗》一文时,一头…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写作中,除了要有宏观的概括性的描述外,细节性的描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感动人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往往是细节部分。一篇没有细节的新闻作品,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只能是雾中的花,远处的山,难以吸引、感染、打动观众,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赖龙光 《新闻窗》2007,(3):66-67
细节与场景,应该成为通讯作品不可缺少的“部件”。有位通讯员拿着几篇通讯习作来请我看。感觉语言流畅、结构合理、主题明晰。就是提不起神来,看后留下不多深的印象。不料他说他也有同感。于是我们找来同类型的通讯范文相比较,发现了最明显的差距,通讯员的作品缺少细节的设置和场景的描写。光靠平面的叙述,哪怕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媒中之所以出现通讯这种体裁,是因为受众需要看到、听到比消息更翔实、更生动、更富有感情的报道。事件的梗概,受众已从消息中明白了,不是要通讯去重复消息报道过的内容,而是要它形象地描写事件,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在情感上予以影响。换句话说,通讯写作不应当只是概括的叙述,不应当是事例的堆砌,而应当有具体的描写,展示生活的画面,让人们从这种画面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就是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描写的客观对象主要是人  相似文献   

9.
细节,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指: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写是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的。细节描写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借鉴《辞海》对细节的定义用于对电视画面细节的描述,就是在电视情节声画同步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能引起人们深刻思考、感悟的画面,以制造一波三澜的叙述效果,增强叙述过程的艺术感染力,并最终成功地演绎事件的全过程,激发观众情感,使他们在观看之后能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果说…  相似文献   

10.
通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通讯的几种写作手法,叙述——讲究直接性,描写——表现直观性,议论和抒情——讲究实在性。讲究实在,往往很难追求完美。比如一篇先进人物通讯,如果片面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而不能正视人物的反常举动  相似文献   

11.
文化新闻要善于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新闻中的描写,就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受众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鲜明的印象。与叙述相比较,叙述主要反映文化新闻的“真”,描写还要捣示文化新闻的“美”。 (一) 文化新闻不论描写舞台艺术形象,还是描写艺术工作者本人,只要抓住人物特点描写,写得有细节、有情趣,就会取得特殊的效果。《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就是文化新闻中人物描写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细节,是人物通讯的灵魂,是让典型人物鲜活起来的重要因素,也是通讯有别于消息的重要标志之一。生动而又逼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时,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就能使一个人物变得生动和立体。因此,为了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典型人物写活写出彩,记者必须重视尤其在细节的采写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美学家王朝闻说:“没有细节,没有具体描写,就没有艺术形象。”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就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眼睛、有了灵气、有了灵魂。细节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它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细节,原本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则是指电视屏幕上所反映的新闻事件或人物、空间环境氛围的最小组成单位。电视新闻传播的魅力,主要在于对细节的运用,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好的…  相似文献   

14.
<正>谈及一篇新闻作品,人们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可观的数据、作者溢美的赞誉,而是那些朴实无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生动鲜活的细节在人的头脑中历久而弥新,甚至能使人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尤其在人物通讯的写作中,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细节是新闻作品鲜活的"金钥匙",细节描写更是人物通讯的生命之所在。细节让典型人物报道常报常新田纪民是中原油田乃至石油石化系统极为难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名记者一生中采访人和事的经历难以数计,能够经久不忘的不可能太多。我们一行8人,从2月16日至3月3日,赴武钢采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典型经验,时间虽不长,却留下多种体验。不过,面对37篇(幅)、25000多字的见报稿,我们感到的是诸多遗憾:有的稿件缺少生动的细节描写,有的稿件比较单薄,有的稿件提炼观点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6.
一名记者一生中采访人和事的经历难以数计,能够经久不忘的不可能太多。我们一行8人,从2月16日至3月3日,赴武钢采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典型经验,时间虽不长,却留下多种体验。不过,面对37篇(幅)、25000多字的见报稿,我们感到的是诸多遗憾:有的稿件缺少生动的细节描写,有的稿件比较单薄,有的稿件提炼观点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7.
细节是新闻作品的神经,好的细节能使新闻更逼近“真实”的内核有的时候,我们读完一篇新闻作品,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记住的,不仅是主要的新闻事实本身.还附带着那些生动、鲜明的细节。细节和事实血肉相连,彼此不可分割,构成了那些历史名篇不朽的画面。好的新闻作品,尤其是西方的新闻作品常常很注意细节描写。新闻作品崇尚简洁,但为什么还要给细节描写留有一席之地呢?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首先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是有权威性的。第三,还应当是具有可读性的。这三点一常常离不开细节描写。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可…  相似文献   

18.
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一个好的细节能抓住人或事物最具个性和代表性的细微之处。调动读者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引起共鸣。在新闻写作中,细节描写通常作为通讯写作的特有手段,用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近来。细节描写在消息写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许多记者在写作消息时“引进”细节描写手法.使消息具有了更强的可信性和可读性。但无论是在通讯还是在消息中,细节都被认为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抢了主体新闻的风头。  相似文献   

19.
风貌通讯在报道某一地方的新面貌时,往往同时还要绘景状物,写人叙事,谈古论今,因此,与它的丰富内容相适应,它的表现方法也可多种多样。通讯的表现方法,如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在风貌通讯中是经常被兼而用之的。风貌通讯的作者通过叙述、描写,客观地表现所见所闻的典型事物;又通过抒情和议论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思,以使通讯既言之有物,具体形象,又言简意赅,具有深度。一些优秀的风貌通讯,在具体运用这些表现方法时,常呈现多采多姿,不拘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宋澍 《新闻战线》2015,(3):108-109
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一个明确而引人深思的主题、一条能够贯穿整组照片的逻辑主体以及一张张能够点睛点题的叙事性影像都是专题摄影所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假如有一天专题摄影失去了读者,绝不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个真实而简单的故事,而是因为它没有叙述好这一个个故事。叙事性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描写手法,是将故事情节以叙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赋予文字以一定美感的文学表现形式,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场景的再现、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