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拍卖     
《中外文化交流》2007,(2):94-94
《简约·华美-明清家具精品展》;《宗喀巴大师的一生》唐卡创拍卖新纪录;禹州“国宝”级瓷窑量居中国首位;海外回流物又现拍卖行;毕加索、莱热的即将开拍;  相似文献   

2.
2000年 7月至 9月,我们荣幸地参加了中国长春举办的国际雕塑节。该雕塑节共邀请了世界各国50多位艺术家。 雕塑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才能的机会。我们是绍纳族。我们的艺术称为绍纳艺术。它具有绍纳文化的丰富内涵。作为专业雕塑家,我们采用的石材种类不一。 我 1966年生于津巴布韦的冬博沙瓦山区, 1988年始在我姐夫曼弗拉的督导下学艺,两年后转到另一亲戚恩丹达利卡门下,再后来我便自立门户。另一位应邀参加雕塑节的津巴布韦艺术家詹姆斯·穆坦比卡 1979年出生,曾在他已故父亲克利斯班·穆坦比卡指导下…  相似文献   

3.
像横空而过的彩霞,璀璨而华丽:像翻腾激越的海波,高亢而深遂;像静远清澈的蓝天,纯净而素雅……由“红色家园”、“黑白世界”和“蓝韵风华”三个系列组成的曹明求《红·黑·蓝》艺术展于2006年底时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胡塞·德·里贝拉(1591—1652)是巴罗克艺术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但是他的天才远未被人们所赏识。当时那不勒斯是西班牙的属地,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这位西班牙大师在那不勒斯度过了他的大半生,但从未有人为他举办过一次个人画展。人们对他的忽视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卡拉瓦乔的才能使里贝拉的艺术黯然失色。里贝拉的  相似文献   

5.
我写过一本《马可·波罗》的小书,为此,对这个“欧亚飞鸿”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在不同凡响的生命征程中,马可·波罗以刚毅不拔的毅力一次次冲出死亡的陷阱而走向新生,他以百折不回的勇气一次次跨跃生命的绝境而走向坦途。他跋涉、他奋进于人类文明的丝绸之路;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留下他不灭的脚印;在蔚蓝的海洋上,浮荡着他倔强的身影;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的编年史上,永远铭刻着他闪亮的名字。《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留给今天这个世界的永不消失的回声!在威尼斯,我希望参观马可·波罗纪念馆。“他没有纪念馆,只有个没人管的…  相似文献   

6.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画作中,《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麦琪的礼拜》、《维特鲁威人》等不朽名作不仅是画院学生临摹的范本,其故事也是艺术史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美国作家丹·布朗却在《达·芬奇密码》中借用历史学家和符号象征学专家告诉读者,达·芬奇这些画作创作的动因并非艺术史说的那样单纯,“秘密都被掩藏着,也许藏匿在油彩下面,也许藏匿在平面图的密码里……”总之,“对现代圣杯的追寻者而言,列昂纳多·达·芬奇始终是最大的谜团。”虽然,此说法可能是因情节需要而制造的悬念,却为我们品读达·芬奇的绘画开…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绘画的危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仅是耸人听闻的论调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后,这个论调正在成为事实。尹朝阳正是在这个转折点上进入中国当代艺术视野的。伴随其2001年第一次个展“神话”在北京首都艺术博物馆的举办,他那些具有明显的心理学特征的绘画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在这些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绘画中,出现了一种特有的“青春期”美学特质。恐惧、暴力和莫名其妙的感时伤怀是其作品的共同特征。在视觉上,艺术家取消了外部环境在画面中的存在,一切都出现在一个没有维度的空间中,所有的行为和对象似乎都被人工的光线照耀着,让人看不到行…  相似文献   

8.
从三藩市驱车北行,过金门大桥上37号高速公路东行,约1个小时便抵达索诺马县城,这是加州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地方——美国独立前墨西哥人统治时的首府。索诺马县城距杰克·伦敦故居约15公里,经过索诺马山的一个缓坡,便到了杰克·伦敦故居——杰克·伦敦纪念博物馆。这里林木葱郁,流水潺潺,十分幽静。杰克·伦敦说:“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我厌倦了城市生活。我要在这块美丽而原始的土地上定居。”自然,由于这里“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和终年不断的泉水溪流”,深深地吸引了他:“我需要的,是在乡间有一幽静处写作;在自然中生活并得到我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犹如“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恐龙方队、七个小矮人、魔兽世界、卡通明星……一系列动漫形象的生动表演,吸引了上千名爱好卡通的少年儿童和成人,他们像过节一样喜不自禁。在这片欢乐的卡通海洋中,“2005中国国际卡通·数码艺术周”于56周年国庆前夕,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常州开幕了。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常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的本届卡通·数码艺术周,汇集23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精英及其创作的卡通艺术成果于此地进行数日的精彩展示。与去年艺术周的展示相比,本届卡通·数码艺术周从形式到内容均有创…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10月到今年初,数个艺术展在伦敦同时进行,美术馆穿上亮丽的冬装点缀整个城市,令人目不暇接。除17世纪绘画大师维拉斯盖斯特展外,另外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1937-)的肖像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册上,远有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近有20世纪的斯诺、史沫特莱和斯特朗……,这些为传播中国文化倾注毕生心血的外国人,早为世人熟知。与他们相似并日益引人瞩目的是,近年在拉美西班牙语国家文化界,备受尊敬的秘鲁天主教大学吉叶墨·达尼诺·里瓦托(GUILLERMO DAINORIBATTO)教授。达尼诺1929年生于秘鲁北部沿海城市特鲁希略一个殷实的商人之家,他是12个兄妹中最小的一个,其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达尼诺7岁丧父的次年,全家迁居利马,他就读于基督兄弟会注①办的学校。达尼诺聪颖好学,悟性极高且记忆力…  相似文献   

12.
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戏剧家达利奥·福(Dario Fo)堪称文学界的一位奇人,他的艺术创作和文艺观都很有特色。 出色的演员 达利奥·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尽管在西方文艺史上,剧作家同时也是演员的不乏其人,如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但近世集剧作家与演员(特别是扮演丑角的演员)于一身的却是凤毛麟角。瑞典文学院在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达利奥·福为“剧作家兼演员”,“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演出次数可能比任何当代戏剧家都多,影响巨大”。达利奥·福非常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效果,他曾引用德国剧作家兼导演布莱希特的话来说明“剧场与文学毫无关系”。他说:“真正的剧作,单是书面阅读肯定毫无乐趣;只有在舞台上它才光芒乍现。别人常把莫里哀的《唐璜》与《伪君子》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只有当我亲眼看到该剧的演出时,才体会到这些真是大师的杰作。”他还以自己对戏剧家哥尔多尼的《嘉年华会的最后一夜》的体验为例:在阅读剧本时,觉得那是哥尔多尼较差的作品,但舞台上演出的《嘉年华会的最后一夜》却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剧场与文学毫无关系”的提法虽然有些偏激,但“应当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效果”的呼吁无疑是切中要害的。 重...  相似文献   

13.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7,(1):79-80
安静的流逝~熊宇作品展;“我们之间~青与蓝”罗中立、罗丹父子联展;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10周年特展;“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后事实~姚璐、王川摄影联展  相似文献   

14.
艾沃琳·阿克塞尔是“‘波普’文化一颗璀璨的星辰”。法国文艺评论家贝纳尔·塞松如此赞赏这位比利时当代女画家。阿克塞尔的波普美术作品自1966年至今,陆续在那慕尔、根特、布鲁塞尔、布吕赫、科隆、巴黎、米兰、巴塞尔和伦敦等地展出,她作品的价值逐渐为世人认识。20世纪60年代是欧美“波普”艺术盛行时期,标志西方全面进入后现代的“消费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不公平社会异化的加剧。阿克塞尔的美术作品呈现出社会文化这一嬗变的轨迹,因而有其鲜明的时代意义。贝纳尔·塞松指出,阿克塞尔的作品是为了“在一个被异化的伦理困扰的社会里,平…  相似文献   

15.
在加拿大,人们对圣让·波特—乔利这个地名大多不陌生。圣让·波特—乔利不仅是个景色秀丽的旅游休闲佳地,更是一座传扬北美木雕工艺的名镇。一代又一代的法裔加拿大能工巧匠传承了法兰西民族的木雕艺术,使他们居住的这方水土在加拿大享有“木雕之都”的美誉。镇区露天而立的各式木雕造型,千姿百态的店面装饰,琳琅满目的室内木雕精品……汇成一股习习扑面的艺术之风。 首先,我参观了坐落在镇中部的红 顶双尖教堂旁的一具巨型木雕。这是一 棵完整的树干,上端分出数根大树杈,约 高 10米,从主干地端至树梢,以阳刻刀 …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 朗前不久在巴黎总部,向黎巴嫩艺术家 马尔西勒·哈利法颁发了和平奖。马 尔西勒·哈利法由此被誉为和平艺术 家,他是阿拉伯世界获此殊荣的第一 人。长期以来,他通过自己的艺术作 品和歌喉,维护和平、友爱和自由, 呼吁公众关注贫穷,清除仇恨,通过 对话,增进了解。 母亲给予光和热 马尔西勒1 950年生于黎巴嫩南部的 阿姆希特镇。愉快的童年给他留下了美  相似文献   

17.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6,(11):78-80
天边的云&;#183;沈勤个人作品展于德国;“Process & Expression”观念摄影展;教育部新大纲将美术列为高考科目;第四届大道现场艺术节;第52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征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不是美术家,也从未有美术作品发表,是没有资格谈论美术创作的,但我自幼喜欢信笔涂鸦。我上小学时,毕加索和罗伯特·劳森伯格的画风在中国尚不流行,我所在的山村小学也无其弟子,我稚嫩朴拙的美术创作自然难入老师法眼,甚或不屑一顾,在屡屡打击和挫折下,一个“伟大”的艺术天才被扼杀了。求知艺术的坎坷却激发我对艺术更崇高的热情,于是我放弃早期失败的美术创作,转向美术家的创作的研究,尽管盲修瞎练,却也无师自通且有感悟,不敢正论,只能杂说一二。  相似文献   

19.
一个美国人第一次到法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别人问他对法国的印象。他说,这里的男人都打领带,女人都不穿裤子。和美国人的轻松、随意风格不同,法国男人上班期间一律打领带,哪怕质料不好的领带;而女人一般都穿裙子,哪怕冬天也很少穿长裤,特别是正式场合。但你可知道,法国女人为了得到和男人一样穿长裤的权利,经过了约100年的奋斗。其中,女作家乔治·桑的作用非凡。1804年7月1日出生在巴黎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是被其同时代人公认的最伟大作家之一。雨果说:“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乔…  相似文献   

20.
样式主义是盛期文艺复兴向巴洛克艺术转变的过渡。笔者在此就样式主义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背帚,简述16世纪下半期西班牙著名画家埃尔·格列柯绘画的样式主义风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