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要课本     
编者推荐:围绕"讨要课本"展开——先写背景,后写前景;适当议论。小学的校门外,他坐在一辆红色的三轮脚踏车上。那是一辆很旧的三轮车,车上大部分红漆都剥落了,露出了斑斑驳驳的锈迹。而车上是许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课本内容:十年浩劫时期,历史课本充满空论或史为帮用的内容.中国古代史取消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许多重要内容;世界史课本中的古代、中世纪史被一刀砍光.粉碎"四人帮"以来,中学历史课本几经修改,有了很大的改进,尤其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去介绍、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在中国历史第四册(以下均新编课本)中,如实地介绍了中共中央第一任书记是陈独秀、海陆丰农运领袖是彭湃,还介绍了李大钊、邓中夏、彭德怀、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勋.但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四人帮"时造出了一个怒斥孔老二的柳下跖,打倒"四人帮"后,课本删去这一部分,新编课本又提到了跖,但在史籍中应  相似文献   

3.
高考第一轮基础复习中,主要进行课本知识梳理,强化学生对于课本的整体认知、细节掌握,为之后进行的能力提高做好准备。因此,对于课本的使用引发思考,也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从个人的得失经验出发,浅谈不同阶段的六种"读法",对于必修课本的使用既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又体现能力的培养提高。重视课本的"读法"指导,将为学生的后期复习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4.
<正>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保留下来的,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可变性。通过对其进行挖掘,再纵向拓展、横向联系,便可构造出"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好题,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跳出"题海"战术。下  相似文献   

5.
【课本原句】1.How much is the red sweater?这件红色的毛衣多少钱?  相似文献   

6.
"别让小孩的第一次撒谎是从作文开始"。《收获》杂志的编审,文字工作者叶开,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语文教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叶开看来,过分强调道德教化作用,让语文课本离文学越来越远。确实,语文课本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美化"的成分很多,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强调了"读"的作用.语文课本需要阅读,同样,数学课本也需要阅读,那么如何去阅读数学课本呢?  相似文献   

8.
面向课本,立足课本,是多年高考命题之根本;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方向.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扎实抓好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即源于课本;同时还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点,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即高于课本.下面就"点的轨迹"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每学期开学,新语文课本拿到手后,多数老师从第一单元第一课开始教学,忽视了课本说明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第一次课引导学生读好课本说明很有必要。语文课本说明是编者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对整套教材的指导思想、知识结构、编排方式、教学原则和方法等作了理论层次的表述,并且阐明了每册课本能力训练的着重点,规定了对不同课文、训练点及其它内容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读好课本说明对学生是具有多方面意义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走出旧课,调整思维。新一册课本为学生的视野开拓了一个新天地,同时也对学生思维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的各地区的中考试题,呈现出"五个回归"的现象,这"五个回归"包括:回归课标、回归课本、回归双基、回归方法、回归本质,下面围绕课本中一道有关正三角形"鸡爪型"的练习题研究它及它的变式.1源于课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94页:问题解决4.如图1,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辛亥百年,上海一套民国老课本重印,这套书由叶圣陶编、丰子恺绘,细细读来,发现一个陌生的国度。以初小第一册为例,第一篇只有两行:一行是"先生,早。"另一行是"小朋友,早。""先生"是对老师的敬称,不分男女。放学的时候,师生道别,讲"明天会"。不讲"再见",而称"再会",这是上海话的习惯用语。课本里嗅得到江南水乡的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除排版印刷错误之外,注释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希望教材编写者予以重视,力求课本注释准确无误。现略举例: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36课《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有些学校数学学科配套使用了由备课组教师自己编写的教学案、导学案.课本学完了,不仅大部分学生的课本是崭新的,很多老师的课本也是崭新的.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高喊要"回归课本".如果教师在高一、高二时都不重视课本的学习和研究,又如何带领高三学生"回归  相似文献   

14.
正把童年还给孩子,护好健康生命与创造力的嫩芽,管住课本,降低课程标准,正是个良好开始。莫让支离片面的浮躁议论,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脚步。上海的中小学新学期还没开始呢,新教材刚发放到学校,网络、媒体上已吵嚷成一片。有心人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里,原有的8首古诗不见了——这怎么得了?中国的孩子学知识,都是从"鹅鹅鹅""白日依山尽""离离原上草"之类发蒙的呀。没有三字经,连唐诗宋词也退出课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相似文献   

15.
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因此,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课本,吃透课本,用活课本,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价值,促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读老课本     
新学期,学生们兴冲冲去学校领回新课本,我则到书店欣欣然捧归脱销月余的老课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影印重排的《开明国语课本》。"国语课本",相当于现在的"语文书"。课本由叶圣陶先生编写,丰子恺先生绘画,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是"小学初级学生用"的开蒙书——今天老书新出,生命力依然健旺,从2005年长销至今,相关讨论不衰,价值可见。价值之一,在于对儿童天性的尊重。用叶圣陶先生当年的话来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这还不够……他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课本的趋势。有的文段阅读、诗歌鉴赏在课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相关内容,有的题目中则大量隐含着课本的材料和信息,其答案也是隐含在课本之中。下面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第一阶段(1950~1955)解放初期的中学语文课本。 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中、高中各六册。1951年以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它继承了老解放区一些语文课本的优良传统,突出课本的思想政治性,也借鉴了国民党统治区一些国文课本的好的编写经验。这套课本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革命各方面的胜利,清除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思想对课本的恶劣影响。缺点是在语文教育方面没有来得及作周密的考虑,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没有系统安排,过于忽视文言文,课本分量偏轻。  相似文献   

19.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课本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在政治课的学  相似文献   

20.
让课本生辉     
钟革辉 《广东教育》2007,(7):138-139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课本突出数学教科书的"数学味",注重以现实情境引入数学知识,用数学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等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课本,全面、系统地抓好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重视课本教学,让课本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