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夫之认识到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试图以法律来保障民众的生活,并要求官吏依法行事,追求严明法制与贤人政治相结合。王夫之的法制思想基本上是为了建立清廉吏治,保障人民利益。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法律最终仍是由统治者来制定的,而且君主首先应该守法,因此其法制思想的目的仍是维护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2.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实现天下大治,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需要,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守法教育,教育他们自觉遵守我国宪法、法律和法令,遵守革命秩序,同一切破坏法律和社会秩序的现象作斗争。在当前,尤其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守法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革命导师历来对他们寄予无限的期望。列宁指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千百万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斗争中,十分注重对干部的法制教育。他认为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是为巩固无产阶级统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干部即“公务人员”是人民雇用的“工人、监工和会计”,是“礼会公仆”,他们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法令和政策等等的直接执行者。他们带头守法、执法,既是社会主义法制本身的要求,同时又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法制较为清明的一个时代。唐代各时期的法制情况在《太平广记》中均有所反映。从《太平广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初帝王恤刑重典,各级官吏秉公守法,办案尽心竭力,堪称法制社会的楷模;中期以后,法度渐渐废弛,但仍有少数清正之士力挽颓波,守法不移;到了后期,法制彻底败坏,人情、权势横行无忌,法度消弭于无形,社会丧失了正义,唐王朝遂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路。可以说,法制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唐王朝的兴亡。  相似文献   

5.
董必武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他认为,法制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一项,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他从理论等多方面精辟地论述了国家、法制等问题。在党的八大上,他提出了"依法办事"的思想,他的"依法办事"思想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第二,依法办事的核心是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依法办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发展了董必武的"依法办事"思想,并用以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要加强法制,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①”其后,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邓小平同志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的经济。如今,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后,也不可否认与西方一些国家的社会演进型法制相比,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讲毕竟是一种政府推进的法制。其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法制目标和实现步骤的战略设计与思考。因此,我国的法制建设同我国的社会改革一样,是在走一条探索前进的道路。再加之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缺乏法…  相似文献   

7.
中职教育是学生完成"学校人"向"社会人"转换的关键期,不仅决定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更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让法制走进校园,接受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培养知法守法合格学生"是我们理智的选择。要直面现状,将"法律进校"做新;强手联合,将"法律进校"做专;全程渗透,将"法律进校"做实。  相似文献   

8.
论守法精神     
守法精神是法制运作的必要机制,是法治社会的灵魂和核心,是衡量法治环境优劣的基本尺度。守法精神包括服从法律、运用法律、信仰法律、批判法律四个方面的内涵。市场经济是守法精神生成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是守法精神生成的政治基础,市民社会是守法精神生成的社会基础,理性文化是守法精神生成的文化基础。守法精神是创制良法的思想源泉、依法行政的思想保障、公正司法的思想基础、自觉守法的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法律制度集中地体现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社会特征、文化底蕴及社会思想。反过来说,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因素又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专制政治制度、农业经济、农业文化思想及儒家思想铸造了中华法制的特色,其中法制的矛盾性尤显突出。这种矛盾性有碍于法律的进步,痛失法律的先进性。中国历史上法制矛盾性表现为,其一,存在专制政治与法制主导思想的矛盾;其二,存在人治官治与法律公正精神的矛盾;其三,存在伦理价值取向与法律的发展经济功能的矛盾。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法制的矛盾性中得到启示。中国历史上法制没有获得革命性质变与飞跃,只有推翻封建制度,变革政治,法制建设才能做到法理原则正常化、科学化;治理国家与保障人民的利益是法制建设的不可偏废的宗旨;真正的法治社会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法制发展的归宿。  相似文献   

10.
论列宁法制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在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作了许多创造性的精辟论述。列宁法制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民主与法制、经济建设与法制以及反腐败与法制等三个方面。这些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胜利初,列宁持实施巴黎式的人民直接管理的思想,在以后的实践中演进为由党领导人民进行管理的思想。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他持建立"铁的政权"即强有力的政权的思想,在以后的实践中演进为加强法制和依法办事的思想。苏俄历史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后,列宁发现并批判了机关工作的官僚主义,主张"收拾"官僚主义者,他逝世前夕上述思想演进为改革和精简机关、节省开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了解法律救济的含义、作用和途径法律救济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法律救济制度的产生,是民主政治和法制发展的结果。在现代法制国家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国家机关也不能例外。一个国家是否民主,是否实行法治,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和政府是否和人民一样有守法的义务,是否在违法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救济便是国家对人民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和标志。法律救济手段的健全完善,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习仲勋的法制思想是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法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凝炼而逐渐形成的,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他认为法制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办事;要求政法人员在思想上端正认识,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要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法制队伍.积极探索习仲勋的法制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董必武法制思想内涵丰富.其中依法办事是法制建设的核心,干部带头守法是加强法制的重要保障.探讨董老的法制思想并加以发展,对推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就了伟大的民族事业。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前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中有仁、义、礼、智、信的处事准则,近有助人为乐的社会倡导,今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系。着力落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准则。良好的道德素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形象.是人类文明进取的坐标。道德是阳光,照耀着每个人的心灵:道德是尺子,丈量着每个人前进的步伐;道德是乳汁。孕育着千千万万成功的人。看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就看他成就的事业是否对人民有利,是否成功,是否被人们赞颂。  相似文献   

16.
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缘起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客观现实需要。他认为法学教育是实现法制的关键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司法工作人员,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在法学教育的模式选择上,他提出法学教育要走向正规化、现代化,法律职业教育应同法理教育共存,法学教育必须为法制建设服务等思想,这些观点至今对我国的法学教育仍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职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德育创新的内涵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论述中也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自身法律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进度,更将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守法与幸福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不同于快乐,它不仅仅是个人主观的心理感受,更是为追求理想目标不懈奋斗的动态过程。在现代化的法制社会里,只有通过守法的基本途径,才能实现幸福这一人生的终极目的。但是在守法过程中,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有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就更需要通过守法,尤其是通过积极守法,才能使二者达到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间反复进行法制的宣传教育,从小学起各级学校都要设置有关法制教育的课程,努力使每个公民都知法守法。”在小学进行法制教育,是法制建设的基础工作。通过系统的法制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起牢固的法制观念,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公民。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增设法制课。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