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礼"与"仪"原本不分的。"礼"是通过特定形式体现的特殊意义,"仪"是体现特殊意义的特定形式。形式与意义合二而一,形式本身就是意义,意义本身就是形式。"仪"就是"礼","礼"就是"仪"。当"仪"与"义"与"礼"相结合时,"礼仪"与"礼义"二词具有极大的相合之处,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仪"是形式,"义"是内含。一旦"仪"脱离了"礼",甚至背离了礼之义,即"礼"的基本精神,"仪"就褪变为虚伪的形式。所以在礼的本质方面,我们强调"以仁释礼";在礼的作用方面,我们强调"成人"——"成仁";在礼的特征方面,我们强调礼的无限性。这样,我们就把"礼仪"这一概念与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当前礼仪教学与培训方面所讲的"礼仪"完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11,(10):22-24
教师的德育工作"吸引"不住、"感染"不了学生,就是再有"针对性"也白"针对",再想"实效性"也没"实效"。这么多年,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的确不少。就说比较"概念"的提法,最早强调的是"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年以前,又加上了"主动性",并把三者并列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解放前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4.
王妍玮 《甘肃教育》2011,(15):83-83
"决"作副词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绝"作副词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中"僵"应作"仆倒"理解。上古时期,"僵"的词义主要为"仆倒",之后"僵"又引申出"僵硬"之义。清朝晚期前"僵"的"仆倒"义被"僵硬"义取代,晚清时,"僵"萌生出"事情停滞不前"之义。  相似文献   

6.
"夜来"一词具有"昨天"义,"来"具有"往昔,过去"之义,这在《汉语大词典》中已有收录。"夜来"一词无论是表示"昨天"义还是非"昨天"义,都应视为主谓结构的复合词。"夜来"三个主要义项"入夜"、"夜间;夜晚"、"昨天"均与时间有关,三个义项之间具有其内在关联。"夜来"在表"昨天"义时是派生词,"来"为时间词后缀的说法有待商榷。"夜来"表示"昨天"义这一用法至今仍保留在山东方言中。  相似文献   

7.
表示"追逐、追赶"这一义位,先秦主要用单音词"追"、"逐"来表示,"追"、"逐"在用法上存在一些差异。西汉时,"追"在文献中数量大增,且用法灵活,口语中"追"已经开始了对"逐"的替换。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最晚南朝梁时,口语中常用词"追"实现了对"逐"的替换。  相似文献   

8.
"狼狈"一词在书面上最早为"剌 ",分化为"剌犮"、"剌八",音转为"獵跋"、"狼 ",义变为"狼跋"、"狼贝",受"狼"的偏旁影响类化为"狼狈"。"狼狈"由"困顿窘迫"义派生新义,形成成语"狼狈不堪"。俗词源说释"狼狈"为两动物相附而行,由此派生新义并形成成语"狼狈为奸"。"狼跋"为联绵词,不应视为源于《诗.豳风.狼跋》。"剌 "在今东北方言口语中仍派生新词。  相似文献   

9.
"心灵"这个词,可以作为"美学"的表述。因为,它指我们用"感觉"感觉到的"超感觉",使我们的"感性"之中,存在着"超感性"。从而,在"有限"之中"感"到了"无限",在"自然"当中"感"到了"自由"。"心灵"成了"美学"诞生的基础,也是"美学"研究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天津方言风格独具,韵味浓郁。本文结合天津地域文化特点,对"卫嘴子"、"白牌儿"、"人五人六"、"惹惹"、"shun鸟"、"膀大力"、"歪脖蜡"、"鸟食罐儿"、"大尾巴鹰"、"套白狼"等典型的天津方言词语,进行词源理据和语用特点的探索分析,以显示天津方言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以鲜明的平民意识成为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元代戏剧美学则以其平民主义倾向成为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从元杂剧作家、观众和作品内容三方面可以探析元杂剧的平民意识与元代戏剧美学平民主义倾向之间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尤其是家庭剧、公案剧和婚恋剧中活跃着一类性行淫荡、贪婪、泼辣、凶狠的反面女性形象。她们在名字、身份性行、社会关系上都具有模式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的意义,是演绎元代文人在特殊历史时期难以言喻的创作心态的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中的吝啬鬼是独特的人物形象,他们爱财如命、为富不仁。经济条件和道德惯性、人格分裂、人伦关系的破坏都是导致这一形象出现的原因。吝啬鬼为元代人物画廊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对警醒世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元杂剧的西方和东方学者刻板地运用西方悲剧涵义,怀疑或断定中国戏曲中没有悲剧的语境下,王国维提出的“而元(剧)则有悲剧在其中”的论断,富有中国个性,并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盛明杂剧》卷首卷尾诗的用韵,既不符合通常所说的诗韵《平水韵》系统,也不符合当代的曲韵《中原音韵》系统,而是借押词韵。  相似文献   

16.
受草原游牧文化的冲击,元代的审美风尚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不再固守传统。然而通观现存的元代士妓恋爱杂剧,无论是作品内容、情节结构、情感历程,还是整体风格上都表现出中和美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7.
元刊杂剧疑问词语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本文详细描述了该书疑问词语的句法分布及功能。元刊杂剧的疑问词语反映了汉语共同语形成时期疑问词语新旧更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词乐亡于元初,其具体时间可以张炎、仇远浙世为标志。词乐失传的表现为音谱失传,能唱之词甚少,宫调减少,标明宫调更少,词牌由转化到衰落。其衰落的社会原因是统治不喜欢甚至压制词的传播,学方面的原因是金之诸宫调、元之杂剧散曲符合北人的口味,故自然取代“曲子词”。  相似文献   

19.
元少数民族遗民士人作为元遗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在遗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易代前后,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概言之,其心态主要经历了由慷慨悲戚到忠孝两全的变化历程。入明后,他们的遗民心态中还呈现出无根迷茫与渴望超越等方面。元少数民族遗民士人心态的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王翰、伯颜子中与丁鹤年等人身上。这种转变的发生,与元朝的政权性质以及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词话》的写作素材来源众多,相较于其它长篇小说,在征引诗词上的数量尤为可观,就目前已发现者来说,有90%以上集中在《水浒传》、宋元话本、元明文言小说、元明戏曲、历代诗词之中。统计其数量分别为:引自《水浒传》65首、宋元话本28首、元明文言小说28首、宋元戏曲21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