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彭晖 《新闻前哨》2002,(6):30-30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节目关注的是受众对体育的娱乐需求。其实,体育除了娱乐性之外,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电视观众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体育节目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强。而电视体育纪录片比其他类型节目更能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以世界杯足球赛为例,新闻的优势是短、平、快;纪录片则通过对足球场上真实人物和事件的纪录,通过对时空的压缩,将足球运动的悬念之美、阳刚之美、遗憾之美等等审美价值突现出来,这种艺术是超越时空的,也是最符合很多电视观众的需求的。  相似文献   

2.
温朝林 《今传媒》2009,(9):76-78
电视媒体促进了体育的全球化,拓展了体育文化.也为体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报道手段.全球的传播效果使电视在体育赛事报道显示出强势地位.但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利用提高赛事报道和转播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赛事资源.加强体育产业化和国际化意识等手段全面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言靖 《东南传播》2010,(8):66-69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报纸要在新闻解读上实现差异化,满足受众的审美诉求,从而抓住受众。《南方周末》一向以评论见长,出色的影响力首先归功于评论主题的选择和表现上。从审美诉求来看,严肃理性、指斥时弊、消除喧哗、人文关怀正是其主题之美所在。  相似文献   

4.
霍玉华  钱淑芳 《传媒》2021,(9):66-68
网络时代,受众年轻化、观赏便捷化,对微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基于受众的情感诉求、认知诉求和体验诉求的视角,分析其在视听语言方面所呈现出的内容美、技术美和文化美.同时,从大众审美的视角认识互联网时代微纪录片创作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联,探讨多屏时代纪录片创作手段及创作形式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视的发展,为新闻传播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现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很快就有声有色地传到家家户户.许多国内外的重大体育比赛,人们都可以从电视里直接看到.这就向第二天出版的报纸,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对于人们已亲自看见的体育竞赛,怎样再进行文字报道呢?从表面看,电视给文字报道带来了不利.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正因为电视激起了人们对于体育事件的关切和热情,也增强了他们对于深入了解体育事件的愿望.报纸体育报道,由于有电视的开导和推进,前景将更加广阔.这里,关键是要摸透群众看了电视后想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李淑芬 《青年记者》2006,(14):80-81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坛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体育新闻、体育信息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刺激并催生体育报刊、体育广播、互联网、体育频道报道量的几何增长。尤其以体育专业杂志和电视体育频道为代表的体育媒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目前体育依托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2003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布的“中国体育和体育赞助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9成以上居民主要从电视媒体上获得体育信息从体育报纸、体育杂志、广播电台和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均在5成以下。现代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或“联姻”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视体育赛事报道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欧洲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斯去年11月在国际体育政策代表大会结束时说:“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比赛和生意。”此言是体育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日益凸现的真实写照。探索体育为什么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如此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时会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媒介对体育的积极报道成就了这一切。 电视体育报道是通过电视手段对专业或业余竞技体育比赛,体育建设、体育活动及健身健美、健康咨询等内容进行的报道,尤以大型赛事报道最吸引人。 由于设备简陋、电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尚待提高等原因,在早期的电视节目中,场面大、节奏快的体育节目找不到容身之地。 8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有些体育项目在国际体坛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电视新闻不同于电视剧和纪录片,长的不过几分钟,短的只有几十秒,还有必要讲究画面美吗?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更适用于电视记者,电视语言的第一要素就是画面,记者要用自己的"眼睛"——摄像机去发现美、传播美。美是记者在对审美客体的鉴赏中,审美情趣的物象化。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审美关系中,审美客体是具有新闻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统一体,应用到电视上就体现出新闻画面的形式美与内  相似文献   

9.
牛德祥  杜栋  刘涛 《新闻前哨》2008,(12):91-91
电视文艺活动是伴随电视而生的艺术.是一个内容极为广泛,风格样式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系统。概括地讲.凡是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审美、娱乐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电视节目,均可划到电视文艺活动的名下。在数量、品种上大大丰富了电视屏幕,给人们创造了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大量网络视听节目反向输出到电视播放平台的现象愈发凸显。这既是因为网络视听节目在制作水准上的提升,使电视成为更为适合播放的媒介,也是因为今天的家庭也更需要电视作为建构交往关系的媒介。无论是电视图像所提供的意义,还是电视在客厅营造的审美气氛,在公共话题和审美的共同领会沟通中,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增进感情、拉近距离。基于融媒体时代的家庭对于电视的诉求,融媒体内容生产者需要在视听呈现和家庭公共题材、意义、审美层面进行相应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体育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的特点使其成为独特的电视资源,体育报道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提升了电视广告价格,推动了电视技术发展,提高了电视媒体水平.目前我国体育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电视转播权问题,影响了体育与传媒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在体育运动中无时不在的,只有深刻认识体育运动中美的因素,懂得如何欣赏体育美,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和体育审美能力,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关心、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全民体育意识,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古罗马美学家普罗丁说:“除非灵魂自身是美的,否则便看不到美。”灵魂自身的美,不仅指道德的高尚,而且包括对美的发现、鉴赏、理解和再创造的心理能力。培养受众这方面的能力,即对受众进行审美教育,是一切大众传媒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电视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其他传媒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它融合了美术、摄影、戏剧、音乐、歌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可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向时传递美的形式,直接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电视在我国日益普及,也为美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因此,如何对观众进行审美教育,是电视工作者,尤其是电视剧、电视文艺编导们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媒让体育更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报道体育运动,使体育运动超越了发生地,在全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传媒在给我们带来精彩赛事的同时,也深深地介入和干预体育运动.在观看奥运盛况时,人们发现世界的目光被电视机控制了,电视的需要决定着体育的发展,体育只有顺从于电视,它的魅力才会无穷.美国人洛伊认为:电视实际上控制了职业运动的命运,既表现在形式上,又体现在经济基础上.萨马兰奇则更直截了当:将来的体育运动会简单地归为两类:一类是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体育项目只有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展,否则要么衰落,要么踏步不前.……  相似文献   

15.
蒲红 《今传媒》2016,(3):70-7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为电视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丰厚的营养.电视文艺节目,最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电视手法让人产生审美体验为主要诉求.近些年来,文艺节目的发展进步非常迅速,主要表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创作理念的时新性以及创作方式的多元性上.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要求节目在内容上继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展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形式上则要不断借助最新的电视传播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本文主要主要探讨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电视纪录片在目前电视银屏上,已呈兴旺、繁荣之势。创作们以一种审美的视角和理性的目光观察生活,许多具有思维品格和审美价值的纪录片不断推出。如《英与白》、《舟舟的世界》、《幼儿园》等。这些精品不仅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好评,而且,有的已经走向世界,赢得了崇高荣誉,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表明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水准日臻提升并走向成熟。社会的新变革、化的新格局,决定了当前电视化的审美趋势,而最能体现电视纪实美学思想的是电视纪录片。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以真实自然、贴近生活、没有说教的纪实手法,使观众在观赏当中感到一种主观诠释客观,朴素反映本质的美即纪实美,这种纪实美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体育报道,是电视机构重要的娱乐节目。我国的电视体育报道经历了一个从简陋走向繁盛的过程。由于设备简陋、电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尚待成熟等原因,早期的电视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比较单凋,主要播出事先录制好的电视和新闻纪录片,以及悬念少、场面窄的艺实况演出,在这种情况下,场面大、快节奏的体育节目找不到容身之地。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体促进了体育的全球化,拓展了体育文化。也为体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报道手段.全球的传播效果使电视在体育赛事报道中显示出强势地位。但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利用提高赛事报道和转播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赛事资源,加强体育产业化和国际化意识等手段全面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主流媒体副刊的冬奥报道以史信人、以文化人、以美共人,在全媒体时代为受众奉献高雅优质的文化产品。本文拟结合北京冬奥报纸副刊的文化新特征和流向,探讨新时代如何强化中国体育报道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旨趣,让体育报道更有共情力和持久力。  相似文献   

20.
邬治国 《青年记者》2012,(24):74-75
电视媒介视听兼备,文艺性节目是它的强项,在向受众提供娱乐的同时,也潜隐着审美教育的功能。电视的审美教育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受众的审美能力,感化人们以美的规律去创造,以美的情趣去生活。艺术性电视专题片就是突出审美教育功能的电视专题的重要一类,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