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儿童文学在大的文学氛围中虽然尽可能地坚守着儿童文学本有的精神高度,但在商业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襄挟中,发生了种种变化。由于创作主体的矛盾,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儿童文学自然出现了诗意危机、想像力匮乏和人文关怀缺席等三个方面的精神缺失。  相似文献   

2.
王治浩 《红领巾》2005,(5):109-111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多媒体时代,网络化在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阅读和创作形成强大冲击的同时,也有助于儿童文学创作群体构成的丰富和创作原动力的充分释放,少儿文学的游戏精神、娱乐精神会随之强化,文学价值观的表达也更接近少年儿童的本体世界.伴随着立体化、工业化的运作方式,儿童文学逐渐成为一种全方位覆盖的跨媒体的文化产业.而儿童性、文学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又展现出文学创作多元化的倾向,体现着儿童文学作家新世纪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它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应保持孩子式的游戏性心理,少一些道学气的说教,而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的心理依据有文化原型的积淀、童年经验、创作思维等。在大力张扬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纯粹“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要特别注意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的关系.应打破那种认为二者绝对对抗的认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来手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并获得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经典的品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作为儿童文学神韵之所在的快乐的游戏精神与温暖的童年诗意,和作为儿童文学神韵外化手段的想象和幽默。以儿童文学经典的品质作为参照,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想象的缺乏、幽默的僵化、童年诗意的误读以及游戏精神的缺失等方面,唯有树立创作与阅读的经典意识才能使我们的儿童文学迎来飞跃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游戏对人类尤其对儿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集中表现在满足儿童那种要成为独立个体的愿望,发展儿童的创造激情。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衡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游戏精神几经沉浮,人们对它的态度也是毁誉不一,但游戏精神仍以其强劲的生命力而顽强存在,表现出它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6.
青春文学以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为主题,谱写一代代青春之歌,在网络文化和网络语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作家的"残酷青春"叙事现今已不再符合读者的审美趣味。日益加剧的狂欢化、游戏化的网络消费文化,泛娱乐化的碎片阅读,在后现代语境文学逐步走向产业化的浪潮中,"微笑青春"小说以轻松幽默的笔调书写青春,为深陷现实和媒介焦虑中的读者大众解压,成为青春叙事的新转向。青春网络作家缺乏生活经验,大都只困于个体经验的"小我"创作之中,缺乏"大我"精神,其叙事或过于残酷,或过于美好,作品的真实性有待推敲。  相似文献   

7.
小说家F·S·菲茨杰拉德(F.S.Fitzgerald)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Chuck Palahniuk)的《搏击俱乐部》分别创作、发表于爵士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然而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现代人变得浮躁焦虑,麻木虚荣,曾经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在追名逐利和浮夸攀比中日渐沦丧和退化,处于消费主义重压之下的现代人处于崩溃的边缘。文章将立足当代消费文化语境,借鉴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采用文本分析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的解读方法,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的代表作《搏击俱乐部》为阐释文本,探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小说展示了作家们对消费时代现代人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邓琴 《文学教育(上)》2013,(17):110-112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重要的美学品格之一。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媒介的兴起和普及,影视、电子游戏中的技巧、方法及内容等也进入到儿童文学的视野,给儿童文学带来全方位的变化,在新媒介环境的影响下,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和形态。从游戏精神的内涵入手,分析游戏精神的的文本呈现形态,探讨新媒介时代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志兰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13-114,117
新世纪以来,随着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迅速勃兴,日常生活和世俗幸福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肯定,日常生活叙事成为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潮。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作家在日常生活叙事中,不断融入新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在短篇小说写作中,主要通过对人间烟火的悉心描画尽显时代面貌,在世俗幸福的娓娓叙述中细数岁月人生,在民俗民风的描画、民间人物的塑造和民间道义的扬弃中,来构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与神性,这显示短篇小说创作中,一种新的关学原则——“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原则的兴起与确立。  相似文献   

10.
《黄雀记》中,保润、柳生和仙女是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产物。保润成为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弃儿",而柳生和仙女却成为此语境下的"宠儿"。但他们最终都受到消费主义文化语境的质询,成为时代的"废弃物"。在他们形象的背后,可以看到小说叙事落入消费意识形态的陷阱,消解了伦理和道德对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已经不再有八十年代那样的轰动效应,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形成了迥异于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文学所处的文化环境,市场化是中国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得以实现的巨大动力,而现代性则更是中国文学自新文学诞生以来甚至更早时间内持续的现代化诉求。把九十年代的小说放在这样的全球化、市场化,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有了期盼世界认同的努力和尝试。在这样的理想下,小说创作在思想表现方面虽然失却了深度模式但是却成就了叙事意义上的另一种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秉承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创作观,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又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同时在创作群体上深受现代文学熏陶的老一辈作家笔耕不缀,新生代作家亦逐渐成为时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也在自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滋养下佳作不断,70年的中国文学成就斐然。对70年来中国文学和重要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质主义先验地设置文学的永恒本质,遮蔽了文学的动态发展过程。“文学自觉”说是以现代审美观念来判断古代文学而得出的结论,是针对文学的本质主义规定,它不仅不能揭示古代文学的真相,而且遮蔽了文学发展的新变化。文学史叙述应该突破本质主义局限,在语境中理解文学的发展,坚持语境化的叙述立场。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宜春文学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成为江西文学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研究她就成为必要。宜春文学作为赣文化的子系统,有着深刻的赣文化的烙痕,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赣文化的自然精神,赣文化的正统意识,赣文化的红色情结来论证宜春新时期文学与赣文化特征之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民族题材的动画化探索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高皇歌》作为畲族的创世神话诗歌,历代传承人保留并丰富了其先祖的故事,内容中蕴含着剧作、角色造型、视听、美术等诸多动画创作元素。其叙事主线与“英雄之旅”叙事模型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融合性的构思改编,可创造出承载民族精神又符合新时代美学特征的动画作品,更鲜活的保存与传递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竹林七贤的文化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时代文化符合,形成了自由化的文化之美。在文学上,他们创造了诗学新的辉煌。在思想上,玄学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文学思潮的影响带动了诗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心灵的完美融合,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方面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本文分析了竹林七贤在文学创作中体现的人生态度,并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影响进行了探索,对其具体的诗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评析,从文学创作中寻找竹林七贤所引发的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17.
精神家园是人们诗意栖居之地,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对失落的家园的苦苦寻觅.他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寻在作品中是从不同角度表现出来的,小说的家园意识体现了贾平凹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对人类生存状况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双向思考,流露出了现代人对生存困境的文化焦虑和精神漂泊。  相似文献   

18.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百多年的文化论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走综合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有力地说明了人们正确、科学的选择。毛泽东和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思想一脉相承,与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基本理路是一致的。在大综合创新的时代以创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必将取得中国新文化建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J.希利斯.米勒在他所陆续发表的四篇文章中虽然其观点从过去认为"文学及传统的文学理论已经终结于现在"转变为"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但其论述依然没有摆脱其"媒介就是意识形态"和技术决定论这两个核心观点的规约,因此,他的推导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而这往往正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地方。事实上,电子媒介的确促使文学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变,但是这和文学存亡与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文学的存在发展决定于人与文学之间的根本性关系断绝与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叙事文学进行了文化阐释:回到中国文化原点;从叙事结构到叙事时间;小说发生学和发展过程的叙事形态;视角新解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