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解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理论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求解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求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增力机构平衡问题);求平衡时的距离x或夹角a;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求约束反力.要顺利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重视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平衡方程选择.选法不同,虽然结论都一样(除中间铰上受主动何载外),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却是相差很大.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学习建筑力学(上)课程是为了研究各种建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及承载能力,从而初步掌握解决建筑工程中简单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复习时静力学部分以物体的受力分析、简单平面平衡问题求解及简单平面桁架杆件内力计算为重点;材料力学部分以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应用、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简单计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数理化》2010,(1):44-45
知识梳理 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题,分析、理解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3)求解(如求最值等); (4)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中,经常会遇到如何确定参数变化范围的问题,许多学生对求解此类问题感到困难,此类问题难就难在参数的个数多,它们之间有许多等量和不等量关系.如何发现它们之间的不等量关系,没有固定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求解此类问题的策略.策略一利用韦达定理和判别式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例l椭圆\十头一1(。>b>O)的一个”‘““”‘b‘“”—————””“顶点A(0,b).当此椭圆上有三个以A为直角顶点的内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时,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不妨设是>O,AB的直线方程为:y。n…  相似文献   

5.
苏志超 《物理教师》2000,21(8):12-12
摩擦是机械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其静摩擦力是在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产生的一种阻力.如果在物体之间有相对的滑动趋势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当物体之间有“无滑动时的滚动”的情况下,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就有些复杂.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设一刚性圆柱体,在一刚性的平面上作无滑动的滚动.由于物体均为刚性;故不存在滚动摩擦力偶矩.今讨论以下几种情况时,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l)圆柱体在平面上作匀速滚动(图1); (2)用水平力F作用于圆柱体的质心点上(…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应懂得力平衡关系和力矩平衡关系是处理各种平衡问题的两种手段.不论哪种形式的平衡都同时满足这两个平衡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做到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这两个平衡关系去求解.本文用力矩平衡关系来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矩阵位移法的原理,讨论了其计算机程序实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程序解决求解平面刚架、桁架、连续梁的位移、内力等问题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求各种函数的最值问题是中学阶段的重点与难点.中学阶段所涉及到函数通常是二元函数f(x,y)或带着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g(x,y),若令f(x,y)=A或g(x,y)=m,则可以在xOy平面上画出其图象,利用函数图象来求解最值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二次三项式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9.
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历来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由此可引发出一系列的性质及不少的数学问题.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此类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建立直线与曲线的联立方程组,利用判别式△,当△〉0时,判定曲线与直线相交;△=0时,判定直线与曲线相切;当△〈0,判定直线与曲线相离.上述方法对于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即直线与封闭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是毫无疑义的;但对于直线与双曲线、直线与抛物线(即直线与非封闭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另外处理,而且上述方法。在求解过程中计算比较繁琐,学生易发生错误.  相似文献   

10.
虚功原理是力学的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如:在理论力学中可以用来求系统平衡时的主动力、平衡位置,求约束反力,求解具有弹性联系和摩擦力的系统问题;在材料力学中用单位力法求位移、反力等很简便;在结构力学中用来进行结构(弹性力学中的弹性体)的位移计算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连接体的平衡问题,在不涉及物体问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应首先考虑整体法,其次再考虑隔离法.有时一道题目的求解要整体法、隔离法交叉运用.  相似文献   

12.
提问:在立体几何问题的求解(夹角、距离的计算)中,若用坐标法,常需求平面的法向量,教材中对此介绍不多,只有一个定义:直线l上a,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口,则向量a叫做平面a的法向量.没有涉及应用研究.请问:怎样求平面的法向量?  相似文献   

13.
赵春祥 《新高考》2004,(7):37-38
立体几何中的求距离,是高考中的命题热点.空间的距离包括两点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它的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球面上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其中重点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及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这些距离的计算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难点.引入向量后,通过将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将过去的形式逻辑证明转化为数值运算,即借助向量法使解题模式化,用机械性操作把问题转化,因此,向量为立体几何代数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4.
熟练绘制静定结构的内力图是现行结构力学教材静定结构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结构力学(一)、结构力学(二)的必考内容。绘制结构的内力图时只要做出弯矩图就可以根据弯矩图绘制结构的剪力图、根据剪力图又可以借助于结点的力平衡绘制结构的轴力图,因此学会速画结构的弯矩图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在此总结了速画结构弯矩图的几点技巧:结点力矩平衡技巧、杆件零剪力技巧、中问铰结点特性技巧、结构对称性技巧。  相似文献   

15.
从一例题谈二次曲线的切线方程□正宁县一中胡智敏李旭峰《平面解析几何》第62页例3是: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课本利用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垂直关系,通过求切线的斜率求解.这里,我们利用曲线系定理给出...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中求夹角和距离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焦点.而用几何方法求夹角和距离时,往往离不开射影,尤其是涉及到平面外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的问题.例如,求点P到平面α的距离就要找出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求OP与平面α所成的线面角,就要找出OP在平面α内的射影;求二面角α—l-β,若知P∈α,可找出P在β内的射影,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材料力学是研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受力和破坏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杆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杆件,在不同形式的外力作用下,杆件的基本变形有轴向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三种形式。梁的弯曲变形是杆件基本变形的一种,其内容在材料力学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梁的弯曲变形包含三部分内容,即梁的内力、梁的应力和梁的变形。1梁的内力梁的内力为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表示内力分布规律的剪力图、弯矩图是作为梁强度、刚度计算的基础。因此,对梁的内力分析、建立内力方程。画内力…  相似文献   

18.
求平面向量的模或数量积的最值问题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利用向量不等式求解;二是建立目标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求函数的值域.下面列举平面向量的有关最值类型.  相似文献   

19.
求解平面图形的面积,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是利用一般图形的面积公式.但在求某些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很难用公式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计算,那么这就需要运用转化法将它们变成易解的一般面积问题或非面积问题,然后再行求解.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要点1.斜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角之间的关系,过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2.三角形面积公式.3.斜三角形的解法及其应用.二、解题指导例1(1)在△ABC中,,求的度数.(2)在△ABC中,C=2,求b及S△说明解三角形的关键是正确选用正、余弦定理.若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或已知三边,求其它的边和角时,一般选用来弦定理;若已知两角一边,应选用正弦定理;若已知两边一对角,应选用余弦定理,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例2(1)在△ABC中,已知,解这个三角形,(2)在△ABC中,已知。,求BC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