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以「ハサム」「ハサマル」「ハサマレル」为例,指出了成对自他动词在语音形态及构句上的对应关系与能动动词、被动动词的对应关系相似,成对自他动词中的自动词与被动动词在语音形态上的相似点。所以,成对自他动词的研究不应该只孤立考察自他动词自身,应该将其与被动态、使役态相关联来考察。这一观点是自他动词的先行研究中还未涉及到的。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自他动词,既能重新认识自他动词,也能搞清楚自他动词与语态的关系。因此,对于自他动词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日语动词按其意义和用法可以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其中有对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的独特现象。自动词和他动词在形态上要求不同的格助词,在意义上自动词强调客观结果和状态,他动词强调动作主体的意志。在与动词的体和语态的关联上,自动词和他动词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日语自、他动词的特征分析入手,并举例分析了日语自、他动词的几种误用,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清晰地区分自、他动词,构建相对完整的日语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日语自他动词间存在着各种对应性,这种特点有助于词汇的记忆、词义的理解和句式的掌握,但自他动词并非总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在词形、数量、词性、词义、构词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非对应性现象,影响到自他动词的语法化转换、复合动词的词性认知以及サ变动词的词性界定等关联用法上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时候,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经常会有一些误用。其中,自他动词的误用就一直困扰着日语学习者,本文试图通过收集到的误用的例子,对自他动词的误用进行分类、归纳及分析,探讨学习自他动词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很多拟态词在句子中发挥着副词的作用,先行的研究论文在日语拟态词的翻译、语音特征、语法功能以及词性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其后续动词的特征分析较为少见。按照情感、动作、状态、感觉对拟态词进行分类,分析其后续动词的特征是本论文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7.
二外日语学习者在接触假名、判断句型、描写句和叙述句等知识点时,对叙述句中自他动词的运用存在很多疑惑。自他动词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其形态、句子结构以及意义上的特征。因此,本文从句子结构以及意义层面着手分析,帮助二外学习者更好地去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汉语热的背景下,我国汉语言和他国文化语言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日语大量传入中国,学者们展开了对日语的探究。日语动词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而这些日语动词在语言应用上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文将具体探讨日语动词分类的句法意义,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日语中,他动词"あげる"的基本意义是"(使动作的对象)向上移动",也还存在其他的意义。此外,「あげる」不仅作为单纯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复合动词后项使用。作为复合动词后项时,「あげる」由于所结合的前接动词的不同而具有多种意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考察"あげる"的意义用法,首先调查他动词"あげる"的意义,然后了解"あげる"作为复合动词后项使用时有哪些意义,最后了解"あげる"与哪些前接动词结合。  相似文献   

10.
具体位移义"V到NP"格式中的动词都是空间动词,空间动词分为位移动词和非位移动词.其中位移动词又分为自移动词、他移动词、兼类动词.  相似文献   

11.
匡艳 《考试周刊》2012,(72):91-92
在日语里,多义复合动词为数不少,对于以日语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和运用都较难把握,即便是日语中高级二语习得者,在写作中复合动词的使用频率也相当低,多义复合动词自然更为棘手。本文以复合动词“打ち~”为例。分析多义复合动词中前项动词的意义分类,希望能对日语为外语的习得者们提供一些意见:从单纯动词意义分类的角度能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复合动词。  相似文献   

12.
孙艳霞 《考试周刊》2014,(33):13-13
现代汉语处置式中的自动词和他动词虽然特征鲜明,用法区别很大,但是也有些用法互相渗透。我们试图在古代汉语的处置式用例中找到答案。通过用例的研究,我们发现历史上存在的特殊用例,利用形式类推,使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种特殊用法互相渗透,最终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13.
动词的名词化是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英汉翻译实践中,要了解动词名词化的形式分类,就要正确理解动词名词化,也要根据汉语语言的特点,翻译句中充当不同成分的动词名词化结构,以改进译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主要是相对动词及其与语态的关系。从日语学习的角度探讨了日语相对动词的形态特征,分析了他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意志性,非宾格动词的非意志性,讨论了"自动词+(さ)せる"的动作的双重性,他动词动作的单重性问题及"他动词+(ら)れる"的主观动作的状态性和自动词的动作、状态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汽车专业英语的一个部分,动词的使用和翻译有其特殊性,本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个部分探讨谓语动词和非谓词动词翻译问题,,提出了变通词义,改变结构,转换词性,适当搭配等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变化最多﹑使用方法最复杂的当属动词。动词可分为自动词与他动词。自动词﹑他动词不仅使用方法不同,与语态的关系也迥异,本文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文静  王真  王飞 《考试周刊》2011,(47):101-103
日语的动词是日语里最基本的词汇之一,日语的动词有态、相、时制的变化,因此根据不同的作用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动词根据形态及词尾的活用形可分为五段动词、一段动词、不规则动词;根据本身能否完整的表述主语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自动词中按照能否表达人的意志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他动词都属于意志动词;按照日语动作或作用的过程中的意义日语动词类型,用法分成4类:状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特殊动词。动词的分类形式较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因此学习者容易混淆,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意义和用法,以有助于学习者学好日语。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词汇教学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多数研究集中在虚词的教学研究上。实词是语言中的核心,语言教学中实词教学应该摆在重要位置。动词的教学有着各种具体手段、方法,但基本方法是搭配训练,对动词做较为详细的二级分类,是在教学中实施规范的动词搭配训练的前提与基础;应编写一部动词语义释义词典,以保证动词教学规范得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70):90-91
动词名词化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这种现象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分析动词名词化现象的原因、分类及表现形式,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把握源语言,从而在翻译时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由介入、态度和级差三部分组成。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介入体系为理论框架,在对介入体系的两大分类(自言和借言)的分类依据、特点以及功能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鲁迅著名短篇小说《孔乙己》的两个英译本中表达介入意义的动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