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十二五”期间,我承担了北京市规划办青年专项课题“高中生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本课题研究将生命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相融合,目的是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心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本文从面向21世纪视角,分析了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向21世纪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剖析了学校融合生命教育课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内容,并对融合生命教育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步骤,旨在提高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阐述了心理教育的含义,分析了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新世纪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开展,各地的心理教研活动也成为了常规化的活动。通过心理教研活动,专兼职心理教师们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拓宽专业视野,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然而,环顾心理教研活动的形式,目前大多还停留在大型观摩活动、团康活动、讲座活动等形式,研讨课例活动也是一种浅层次的研讨,不能对心理辅导课深入开展研究,导致心理教研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深度教研"是指有深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研活动。深度不  相似文献   

6.
心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本文从面向21世纪视角,分析了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向21世纪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具有全员性和发展性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教育形式。心理辅导已被许多国家纳入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体系 ,称之为心理辅导课。本文主要从学校心理辅导的特点、内容、原则和基本技术等方面论述心理辅导的形式 ,并期望对国内已经广泛开展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晓明 《江苏教育》2023,(34):25-29
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心理教育尚未形成公认的研究对象。班华教授明确提出:“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机能,心理教育是作用于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这一观点表明,心理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心理”与“教育”的结合,以心理机能作为心理教育的对象,显示出其与心理学对象的一致性,突显其“心理性”的特质,通过教育活动改善和提高心理机能,又表现出其“教育性”的特点。如何通过教育活动达到提升和改善心理机能的目的。班华教授认为,可以借鉴维果斯基对心理机能的论述来加以认识,即心理教育的作用机制是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课程的方式进行的,它可分为三种形态:心理训练式、心理指导式和心理自助式,每一种形态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文中系统探究了三类活动方式并就心理教育活动课程阐明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沈贵鹏 《教育科学》2002,18(6):17-20
活动课程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在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教育思想,从心理教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课程可称为为活动性心理教育课程,它对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心理机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活动性心理教育课程中,通过情境、互动、自主、体验、践履等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11.
吴毓剑 《家教世界》2013,(10):129-130
什么是心理教育呢?我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个性与心理品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它所占用的时间最多,是对学生发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体现心理教育的思想,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呢?结合个人  相似文献   

12.
彭虎军 《邯郸师专学报》2000,10(2):37-39,41
心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从面向21世纪的角度分析了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面向21世纪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浅论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心理教育本身及德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关注真实生命,心理教育为德育奠基;通过发扬人性和德性,心理教育促进了德育的发展;通过实施全人教育,心理教育大大丰富了德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8日,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和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南京琅小明发分校承办的“班级心理教育联盟滨江论坛”在该校多功能厅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心理教育专家、心理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教育与教育学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心理教育可以看作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种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所关注的目标则是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品质的发展。这与教育学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教育与德育有密切的关联,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心理教育及德育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关注真实生命,心理教育为德育奠基;通过发扬人性和德性,心理教育促进了德育新的发展;通过实施全人教育,心理教育大大丰富了德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心理课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和自我成长.多年来,活动体验式的心理课堂备受推崇,但单一和千篇一律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师生的热情慢慢消退,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觉得找活动都碰到瓶颈了,很难创新活动形式;有些则学生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上心理课,课上花样翻新、热热闹闹,但收获很少.这样流于形式的心理活动课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和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心理课上研究和尝试新方法,运用新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门诊,在经常性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收到了一定成效。除此之外,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一种好的形式。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心理互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作简要阐述。一、心理互助的实践意义就学校而言,心理互助,是指师生通过各种行为,彼此有意识地施加心理影响,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向积极方向发展的一种互助活动。心理互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重…  相似文献   

19.
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心理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并已深入校园,正在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心理教育通常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因此,基于心理教育活动的设计和评价,其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就这两方面作些探讨,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请大家多指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缺乏对毕业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现状和加强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就如何运用团体辅导、案例教学、活动教学、心理测试和个别辅导等方法在就业指导课中开展心理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