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报道受益于政策形势,得到媒体的重视;而关于地市党报如何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角度出发,为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提升、农村面貌改善鼓与呼的探讨和论述也屡见不鲜。但笔者认为,地市党报毕竞是综合性日报,而不是农业类专业报纸,因此其受众并不仅仅是农村的读者,还有很大部分是城市的居民。城市受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三农”新闻,这一点往往为一些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所忽视。事实上,“三农”新闻如果适当地从城市受众的视角出发,不但有助于地市媒体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而且对进一步服务好“三农”工作也有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乡村穿行"是绍兴日报以报道"三农"为主的新闻专栏,曾被评为浙汀新闻名专栏.自2006年3月9 日创设以来,专栏平均每周一期,到今年6月已满200期.3年多来,记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采写了大量反映"三农"的鲜活报道,同时还发起组建了"乡村穿行·三农服务团",为农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乡村穿行"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被誉为绍兴新闻界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2):20-23
电视新闻作为"三农"报道的主力军,无论是其传播观念还是传播行为都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之处,加之新媒体崛起造成的媒介竞争加剧的现状,以及电视负有配合政府管理和农村发展的责任,这些均对电视"三农"报道的转型形成倒逼机制。做品牌化新闻、互动性新闻、发现性新闻以及故事性新闻成为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推进"三农"报道转型、占据农村媒介市场的尝试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百姓生存现状和需求的报道,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戏之一. 对随着民生经济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众多媒体都加大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但其中有许多媒体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出现误读.把百姓琐事、鸡毛蒜皮、街头巷议的小事当作了民生新闻的主体,从而出现了媒体记者在社区.街头小巷扎堆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民对媒体的最直接需求是服务,做好"三农"报道,要把服务作为切入点。在新闻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报道的宣传任务,深入了解市场,扩大信息量,增强服务性。  相似文献   

6.
李彦睿 《新闻前哨》2022,(15):44-45
<正>《农村新报》作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农”报道专业媒体,从1951年创刊以来,一直坚守初心,躬耕田野,成为“三农”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近年来、农村新报克难攻坚,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农村类报纸前列,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服务三农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新闻舆论工作“三农”报道主战场的历史性转移。作为党的“三农”新闻工作者,怎么才能不负伟大时代、不负职业使命,在新时代做好“三农”报道?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沉下心研读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和生动实践、低下头了解乡村全貌、脚踩泥土感知民生冷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三农"问题报道的错位关键在于新闻采访记者"三农"知识的缺乏与从业心态的偏离。所以要从创新、完善新闻采访模式入手,细化研究农村地域传播特点与受众的信息需求心理,改革现有与实际相悖的采编机制,这是当前大多数农业电视节目走出收视尴尬境地的关键。本文以荆州电视台品牌栏目《垄上行》为例,针对其独特的"协同采访"模式展开分析。以期提高涉农电视栏目新闻采访效率,切实加快推动我国当前媒体"三农"服务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8.
邵枫 《记者摇篮》2004,(9):25-25
媒体设置话题必须是大众普遍感兴趣的;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遵循新闻客观公正的原则,必须掌握平衡,让事件相关各方有平等的机会来发表各自意见;必须将媒体或记者的意见或评论与对事件的报道严格分开,不能以媒体的判断代替对新闻事件的客观陈述。对新闻事件做出客观报道,既可帮助读者做出正确判断,又可以使媒体避免卷入新闻官司。坚持客观报道原则既是媒体  相似文献   

9.
党报不能疏远农民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一些媒体将报道的着眼点自觉与不自觉地转到都市生活、城市建设、大工业项目与时尚休闲等报道上,而对于地处偏远的农民则渐渐淡化,对于农业和农村报道慢慢失去了热情。党报日渐远离农民,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上出现偏差,报业迫于竞争压力,受到发行和广告影响。《宁波日报》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三农"报道。在许多同类城市党报取消"农村部"的情况下,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将"农村部"作为一个独立的采访部室,配备了七八名有一定资历的记者,报社领导经常指导策划部署"三农"报道,记者采访了大量鲜活的农村新闻。  相似文献   

10.
借助不断迭代更新的“新技术”,媒体向外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无线电波将声音传播得广远,网络更是将地球变成一个“村”.新闻采集设备也不断更新,为了克服环境限制,在记者们难以落脚的危险地点进行报道,无人机进入了媒体的视野.用无人机采集新闻,可以让记者远离危险,报道的人力成本也会降低. 但是,新闻采集的“机器自动化”“无人化”也给媒体带来困扰.比如,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与新闻事件报道时长不匹配,电池如果没电,报道就要中断,对媒体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此外,利用无人机采集新闻还可能遭遇“侵犯隐私”的指控.  相似文献   

11.
在各类都市新闻、社会新闻、城市经济新闻充斥各种报纸版面的当下,农村版面似乎越来越不起眼,特别是沿海较发达城市的许多报纸把"三农"报道分散到要闻版、经济版或社会版中,没有开设专门的"三农"版面。事实上,在我国发展的各个时期,"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因此,作为媒体也应积极配合中心工作,搞好"三农"报道,做活、做精、做深  相似文献   

12.
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在新闻宣传领域,"三农"一直是各级媒体挖掘的"富矿"。如何做好"三农"宣传工作?作为农业记者,我们要有"三农"情怀,要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始终带着一份真挚的情怀从事"三农"报道工作;要当一个专家型的记者。同时在"三农"宣传上,我们要分析"三农"采访对象的不同类型特点,调整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相互关系,加强沟通,寻找"接近点",使采访能更加深入、顺利。  相似文献   

13.
张明 《新闻知识》2008,(4):8-10
"三农"报道,一般是指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产生的新闻资源,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各种载体的新闻报道。它主要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介质的媒体对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市级党报,在新闻采编系统一般都设有农村部,专门关注"三农",做好"三农"领域的报道。面对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民生活等方面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和新亮点,"三农"报道如何才能搞得有声有色、有高度有深度、产生良好反响和重大影响力,已经成为农村部记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三农"报道,选好视角尤为关键。找到了最佳视角,我们的报道就成功了一大半。审视同一个客观存在,不同的记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书籍,这就是《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该书是《南方农村报》近年关于“三农”问题报道的结集。据介绍,《南方农村报》努力发挥媒体所拥有的公众话语权优势和传播优势,不但派记者用心采写了大量鲜活的“三农”问题报道,还用心给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7.
杨波 《传媒》2005,(4):42-43
复合新闻、战略报道分别是完成新闻信息深开掘和本质再揭示的一种基本报道形式与方法.在实践中注重抓复合新闻、打战略报道,有助于记者抓好新闻,并站在问题终端和全局层面对新闻进行"深度经营",推出权威报道;有助于媒介锻炼自己的报道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我国传媒领域日渐对外资放开、社会正经历深刻变革的今天,对两者的明确归类与提倡,是所有媒体更是主流媒体实现新闻工作"三贴近"和多出报道精品来反映时代、把握趋势、正确引导舆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上的新闻,从新闻资源的角度看,只有两种:独家新闻与非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自己的媒体才有的报道;非独家新闻是除了自己媒体上有,别家的媒体上也有的报道。对记者来说,所写的报道也就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抢在所有新闻单位前抓出的新闻,一类是与新闻同行同时或晚于新闻同行抓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李丽  梁延 《新闻前哨》2013,(7):63-64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锁定"三农",充分体现了"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治国理念。营造好全社会关注"三农"的良好氛围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三农"报道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要出新出彩不容易。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作为省级主流媒体之一,对"三农"报道历来高度重视。作为联系"三农"战线的记者,近几年,在积极参与"三农"报道的过程中,就如何做好"三农"报道工作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报道视角的偏失对媒体亲和力的损害 新闻报道在进行主题的表达时,首先要选择好一个新闻的报道视角.新闻视角是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观定位的出发点,记者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使之更好地将真正的新闻价值显示出来,当记者剖析新闻事实、寻找或提炼主题时,不仅要研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要寻求表现这种意义的最佳角度和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