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的一跪     
那年,品学兼优的她大学一毕业,就主动申请来到西部一所山村中学支教。那个山村虽然相对闭塞一些,但自然条件不错,物产也较丰富,村民的生活不富裕也不算穷,只是村民们对教育普遍不大重视,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看到许多孩子早早地辍学去打工挣钱,她感到非常惋惜,就一家一户登门拜访,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们支持孩子读书。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村民很知足地认为,现在挣钱的门路挺多的,得抓紧时间挣钱,山里的人花那么多钱读书不划算。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公共产品,义务教育更应是一种均衡教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性、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名校效应突出等原因,出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近几年,择校在义务教育阶段越演越烈,严重打破了教育公平政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府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均衡优质的教育机会,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减少或杜绝择校行为。  相似文献   

3.
最苦恼的中国人是贪官太太她不敢大把花钱,怕露富;怕领导找老公谈话,特别是纪检、检察院的人;如果老公有几天突然不回家,她就会发疯。她的梦想是,带着钱去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最傻冒的中国人是球迷中国的球迷傻得让你觉得再可怜他们,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傻子。钱也出了,泪也流了,时间也花了,二十多年来,中国足球却一点进步也没有。最有钱的中国人是孩子说起来没人相信,中国人中最有钱的是孩子。在他们父辈眼  相似文献   

4.
悲情卖花     
春运第一天,我从成都火车站经过,看到人山人海中有很多小女孩正在拦住返乡的民工卖玫瑰花。她们有的死皮赖脸死缠赖磨,有的则干脆抱住民工的腿,不给钱不让走人。我想:怪了,这些孩子不是一直在酒吧和咖啡馆集中的地区活动吗?怎么到火车站拦起民工来了?我拦住一个卖花的小女孩,问她为什么转战到这里来了?她起初不理,我许诺如果讲了就买她五枝花,她才说:老板说,我们是乡下孩  相似文献   

5.
任民 《文化博览》2006,(12):46-48
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十把刀,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消失殆尽。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强权的种子中国的民主改革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几千年来中国人习惯了在皇帝的一人专制下生活。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也就是家里的皇帝。他们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着。现在的孩子估计都不会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  相似文献   

6.
易子而教     
许多家长说拼命工作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于是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为孩子请家教.于是你不必再费心教孩子,也不知道孩子在学些什么,责任全推给了老师,只有当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才有明显的反感,或青或白地训一顿,再说一遍:"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全为你!"孩子可能冷不防冒出一句:"是为我吗?是为你们自己吧!"你则可能气得七窍生烟、涕泪纵横,因为你忙不是为自己,你自己也不想忙,你苦死了,既然不是为自己,当然是为孩子、为家庭.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办学校受到了强大的民间办学力量的冲击,品牌学校成为学生家长注目的焦点,许多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择校,铸造品牌校园成为学校赢得生源、求得生存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官办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直面挑战和机遇,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界业内人士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说的是一个学生--姑且叫她王小丫吧--王小丫不是拉小提琴的那块料,她的父母亲也不支持,但她还是练,且是苦练.后来,在树林(这类练琴者一般是到树林)里,王小丫遇到一个老妇人,她说她也不懂音乐,但她感觉王小丫拉得很好……总之,在她的暗示下,这个王小丫终于成功了,拉了一手好琴.后来,看到王小丫同学把自己的理想实现了,那个老妇人也就亮明了身份,她是音乐学院的教师,一开始看王小丫也不是拉小提琴的料,但,不忍心伤害她,就鼓励她,没想到,她却成功了……看完这个高考作文题的素材,我笑了,且是大笑,如果不是一个突然而来的电话,我会把自己给笑傻了.  相似文献   

9.
秘诀     
这是件真实的事。一位老农用心培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历经十年寒窗,大儿子考上清华大学,二儿子考上复旦大学。报社记者得知这个消息,赶到这位老农家里,问他教育子女有什么"秘诀"。老农说:"有啥秘诀?咱是庄稼人,种庄稼嘛,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能实打实。"对待孩子,也得跟种庄稼一样。说穿了,不是我教孩子,是孩子教我。"记者又问:"怎么个教法?"老农说:"这就简单了。我只上过两年学,大字也识不了几箩,怎么教孩子?教不了孩子,咱就调个个儿,让孩子教我。白天,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晚上回家就给我讲一遍。我不懂的就问孩子,孩子答不上来,就  相似文献   

10.
回归的心     
结婚七年了,他们从初中就是同学,他的成熟和稳重以及男子汉气概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在师范毕业后和他结了婚,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对于当初漂亮又有才气的她那么早婚,很多人感到惋惜。因为在那个小县城里,结婚就意味着不能再继续自己的梦想。她还算勤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公务员,在一个机关上班。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节奏,上班,吃饭,睡觉,接送孩子。当初相爱的浪漫和温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渐渐消逝。但知足善良的她也心甘情愿地过着为人妇为人母的日子。闲暇时,她依然会写些随笔之类的东西,由于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经常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可以看到她秀美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应琦 《职业圈》2007,(9S):120-121
两三岁的儿童就具备绘画的能力和天赋。就会本能地信笔涂鸦,他们爱画画是自我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家长,应该让自己的内心走向儿童画,不应以“像不像”、“美不美”、“行不行”来衡量儿童画。作为教师,应该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恢复孩子的本性,给孩子自由。还孩子本色,解放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儿童随心所欲去画。画出自己的特点,画出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两三岁的儿童就具备绘画的能力和天赋.就会本能地信笔涂鸦,他们爱画画是自我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家长,应该让自己的内心走向儿童画,不应以"像不像"、"美不美"、"行不行"来衡量儿童画.作为教师,应该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恢复孩子的本性,给孩子自由,还孩子本色,解放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儿童随心所欲去画,画出自己的特点,画出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14.
爱满空巢     
虽然工作还和往日一样繁忙、丈夫还和往日一样体贴,但是,自从唯一的孩子——女儿马宏刚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年近半百的鲁宁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失落。她这位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的女上校、副主任军医,明白自己已经进入了“空巢”时期。于是一年前,当鲁宁到景德镇市儿童福利院捐款,看到工作人员有点忙不过来时,她立刻就萌生了收养孤儿的念头。她觉得这些没有父母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的温暖,而自己也正盼望着有小孩在膝下承欢。  相似文献   

15.
启蒙教育是小提琴教育的基础核心。在幼儿提琴启蒙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幼儿对学习小提琴的兴趣,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自信,同时,全面培养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与整体素质。作为幼儿提琴启蒙教师,要熟悉孩子的心理与生理等各方面的条件,用“爱即师魂”的观念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设定出相对应的授课形式。此外,在启蒙阶段,家长的积极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给予正确的督促与鼓励,使孩子保持学琴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6.
毒物     
在新疆喀什流传着这样一个残酷的故事——早年,一位年轻的寡妇怀里搂着快要饿死的儿子。母子俩整整四天水米没进了,怀里的孩子已经饿得一时昏迷一时清醒,寡妇突然咬破手指伸到孩子的嘴里。孩子舔着母亲的血,诡异地看着母亲说:娘,我要吃肉。寡妇哆嗦了一下,她侧耳细听,又听到了一句,娘,我要吃肉,我要吃娘的肉。寡妇把孩子搁在炕上,飞快地下地拿了把刀,正要朝自己身上砍,孩子软软地耷拉下了脑袋,死了。寡妇悲痛欲绝抱起孩子的尸体刚要出门,可又折回身。她看到院门外几个探头探脑的男人正拿着砍刀往她的家里张望。寡妇猛然把孩子放到地下,大口大口地撕咬起来。  相似文献   

17.
林少波 《职业圈》2014,(13):118-118
经常有年轻的朋友给我微博私信咨询。 前阵子有个女生私信我,诉说了烦恼:明年毕业,但不喜欢本行业外贸,想从事美容业学习美容技能和中医养生。可是呢,又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会面临生存问题,想追寻自己喜欢的但又怕束缚。因为她看美容行业报道说,美容师很难找到结婚对象,因为工作时间和面对的人大部分是女性。她说她害怕我在《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2》里提到的“职场黑暗期”,怕熬不过去就又面临结婚,不想晚婚被剩。  相似文献   

18.
在广东中山市少年宫,小波的父亲为他报上了朗诵班。上了几次课,父亲发现小波实在没什么兴趣,就对他说:“你不学朗诵也行,但一定要学点东西。人不能没有特长,不能除了课本什么都不会。”小波的父亲认为,将来孩子做什么并不重要,而广泛的兴趣起码可以丰富生活,娱乐自己。小波自己选择上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外卖窗口,演绎了这样一串故事。生意不大好,我和同事谈到了下一代——说起了她的孩子。同事是位年轻的母亲。文文已经三岁了,但很贪玩,她说,以至家人喊他回家通常很难,倘若去找……又没那份心情。  相似文献   

20.
面临女儿的"中考",我却接到杂志社出国开笔会的通知.老同学打电话来,坚决反对我在这么关键时刻外出,还说她孩子"中考"时,她和她老公整整请了半个月的假照顾孩子,如果孩子这次考不好要恨你一辈子的;女儿的班主任知道这件事,更是大加反对,说你这个当妈妈的太不负责任了,这是你们家里第一大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