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景观体育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景观体育具有产业本质属性和生态、形态和业态等独特内涵。景观体育发展要抓住景观体育产业本质,体现景观体育独特内涵,以及商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赵超 《体育世界》2013,(8):52-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景观结构的概念、特点及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环境进行阐述,分析体育景观结构的发展对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探索体育景观在构建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使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充分起到便民、利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景观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景观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发展景观体育需做到融合景观、培育品牌、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景观体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就景观的概念、景观体育的含义、特征、景观体育在我国的开展、景观体育对我国城市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开展景观体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体育融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体育以主动谋求城市的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宏大场景和根基,与举办世博会的内在驱动力不谋而合。城市景观体育可从时间安排、空间布局及活动内容的选择等方面融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时间安排上,城市景观体育在预热期应全面开展、举办期应重点开展、延续期应多点开展;在空间布局上,世博园区开展水上景观体育和绿地景观体育,世博城区开展主要的城市景观体育,世博辐射区开展城市自然景观体育;在内容选择上,应结合世博会节奏和不同的世博区域特征,选择相应的城市景观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景观体育作为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范畴,属于一个新兴的体验经济项目,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比较等方法,将景观体育与营销学经典的4P营销组合理论相结合,探讨进行景观体育营销的科学策略,为景观体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实际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新形态:景观体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项事业获得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双重进程中,城市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和竞争的主角,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城市发展的外在需求和城市体育发展的内在律动诞生了一种新的城市体育形态——城市景观体育。文章以城市景观体育现象为切入点,对其发生的背景、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学理性的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前景观体育概念特点及其再构建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景观体育的概念进行再探讨,从景观和体育的本质上指出当前景观体育概念的美中不足之处,希望能通过景观体育概念的再构建使景观体育走上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真正使景观体育的主体——“大众”能成为景观体育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9.
梁伟  梁柱平 《体育科技》2011,32(2):1-4,14
在城市发展的外在需求与内在律动促动下诞生的城市景观体育强化了城市品牌的塑造,拓展了城市休闲娱乐的途径,丰富了城市体育活动的内容。城市景规体育不仅是人全面发展的载体,也是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推动者与城市形象的良好折射。但目前我国城市景观体育存在内涵不足、缺乏外部条件与保障体系、欠缺本地特色与一致性沟通的发展误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在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视域下,强调城市景观体育与城市特质的融合,注重城市景观体育的本地识别性,确定差异化的定位,完善城市景观体育的外部条件和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城市景观体育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5,(9):761-763
厘清体育文化在西方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中国本土的体育文化,其实是迥异于西方从庆典与景观累积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和结论:当代体育兼具庆典与景观的双重角色。当代中国尚欠缺体育从节庆累积的文化能量,就被迫纳入全球体育体系之中,媒介的出现又加速了体育景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刘芳  陈锡尧 《体育科研》2006,27(4):47-50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演绎法,就景观的概念、城市景观体育赛事的内涵和外延、城市景观体育赛事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开展城市景观体育赛事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杭州市休闲体育的资源禀赋,围绕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杭州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运作方式.从休闲体育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企业规模、价格竞争、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杭州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的方式,对杭州市所属三个辖区的60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社区体育组织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组织活动的开展主要存在经费来源不足、场地保障不足和缺乏专业性技术指导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基层体育组织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沿运河城市群视为整体,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运河体育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运河沿线城镇的体育文化资源和运河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发现目前运河体育文化发展尚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未能整合,体育文化与运河文化发展关系疏离,未能相互借势,导致产业效益低。进一步研究创新运河体育文化传播与推广手段,提出传统与现代同步从而彰显运河城市体育文化,不同运河城市区位划分与体育文化产业选择,构建运河体育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和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建设路径,旨在指导沿运城市因地制宜,挖掘整理和保护运河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并营销运河体育文化,以丰富沿线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苏州属江苏经济发达地区,东依上海,南临浙江,西靠无锡,北接长江。苏州段环太湖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浩瀚,形成了水上、陆地、空中三维一体的独特地理特征。苏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环太湖体育圈"正式出台以来,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与景观体育布局的问题就日显突出,如何将两者兼顾协调、优势互补,文章就此提出一些观点,旨在合理布局强化体育景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社会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有的社会评价和社区体育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及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社会评价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构建了杭州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社会评价的内容体系,进而提出了社区体育社会评价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为杭州传统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杭州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认为政府的政策导向是非遗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充分利用传媒工具进行宣传是非遗体育项目发展必不可缺的手段,与社会互动、与地方产业结合是非遗体育项目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桂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景观,构造出以山、河、岩、泉、洞、峡、湖、瀑等为主体的自然景观组合,并形成大量高品质体育旅游资源。近年来,桂林体育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体育旅游的意识、氛围不强,媒介宣传不够;体育旅游设施建设及其配套服务体系相对滞后;区域一体化旅游实体的发展对桂林体育旅游产生了威胁等,因而,提出以构建"大桂林体育旅游圈"为载体来规划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