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为主流媒体是每一个媒体的梦想。要成为主流,在无法放弃社会新闻的前提下,必须改变社会新闻的传统报道方式,寻找一种社会新闻的崭新报道方式,把社会新闻变成人人需要的“实用新闻”,加大社会新闻的服务功能。让读者感觉到:社会新闻不仅“好看”,而且“有用”。那么,怎样增强社会新闻的服务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新闻的“度的把握”,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问题。对于某些社会新闻,如何克服社会新闻低俗化,不仅需要在数量上控制而且还要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调整把握好社会新闻的报道思路。  相似文献   

3.
许加彪 《新闻界》2006,3(4):16-17
何谓社会新闻?一般而言,人们把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等并列考量。是指以反映世俗生活、伦理观念、趣闻异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作品,属于“软新闻”之一种,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社会新闻主要以大众为主角,根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因而易于激发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个城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某些热播电视连续剧,这是因为社会新闻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轶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段,记录着丰富多彩的社会人生,新鲜、通俗、有趣。而它在家庭故事、人伦道德、人生祸福方面的报道,更是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社会新闻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和情绪无形中也被带入社会新闻节目里,如果习焉不察,它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心理,妨碍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程。关于这点,在社会新闻对女性题材的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新闻价值一般表现为新闻事实“社会关心程度强、社会影响程度深、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而新闻策划往往是在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大规模的加工。有了有价值的新闻,还应该有好的新闻策划,这样,才能把新闻做好、做大。考察新闻策划对于新闻价值的放大过程及其效应,有助于我们树立新闻策划的主体意识,增强新闻策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的,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报道。它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较之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艺新闻等,有更大的广泛性,加之它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所以,它拥有庞大的读群。报刊为了抢占读市场,所以,它拥有庞大的读群,报刊为了抢占读市场、力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加强了“社会新闻”、“焦点”、“特别报道”等专栏或专版,并精心耕耘和培育,使社会新闻十分抢眼,成为报刊的名牌专栏,然而,纵观当前报刊的“社会新闻”专栏,尽管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出现了不少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具佳的新闻作品,但除各级党报和品位较高的大报外,在各类小报上也出现不少倒人胃口,令人作呕的“字垃圾”。较突出的问题是庸俗、虚假和不重视社会效益,笔认为,要提高社会新闻的质量,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因其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此在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鉴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文化等方面的种种差异,中西方的社会新闻报道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当然也不乏共同点。本文将在社会新闻人性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新闻话题的选择、新闻观念等多方面对中西方社会新闻进行多维观照。  相似文献   

8.
浅谈社会新闻的弊端和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新闻知识》2004,(3):27-28
伴随着近十年来第三次电视革命的到来和各地都市报、晚报的风起云涌,民生新闻成为当前新闻传媒的热点,身价暴涨,俗称“8小时以外新闻”的社会新闻,作为和受众联系最为密切、关注受众最关心问题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种种信息需求和参与社会关注社会的愿望。但同时在这股热潮的袭击之下,  相似文献   

9.
董秦 《新闻知识》2001,(10):9-10
从晚报社会新闻演变的历史角度看,晚报社会新闻可分为批评性、歌颂性和生成性三类。历史地看,第一类的社会新闻诞生最早。代表作有40年代重庆新民报晚刊揭露的洋狗事件。此类社会新闻诚如邵飘萍所言,“对于社会中发生之事件加以深刻之观察,而发现其隐秘,以攻破社会之黑暗。……故欲知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观其报纸所载社会新闻之意向,即可洞察其大概。”第二类歌颂性社会新闻大量诞生在建国后,名篇有新民晚报记者吴承惠采写的《他又走上了正路》等。建国后,我们给社会新闻所下的定义无不集中在这第二类。如丁世义:“社会新闻是以…  相似文献   

10.
记者的新闻敏感来源于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新闻的价值要靠记者的眼睛去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记者都能很好地发现新闻事件的最大价值。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1.
蒋颖 《新闻界》2004,(6):15-16
什么是社会新闻,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至今业界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一般而言,那些反映社会生活,体现社会伦理道德,报道有关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逸事,以及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读者某种情感或富有情趣的新闻均被认为是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其实是众多类别的新闻中的一类,是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相对而言的,  相似文献   

12.
警惕电视民生新闻背后的立场预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鞠斐 《青年记者》2005,(4):42-43
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地方电视新闻近期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它在开拓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扩大电视新闻影响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总的来看,民生新闻对于社会与新闻自身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在电视民生新闻走热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如果忽视了电视民生新闻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一些反理性思潮的泛滥,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3.
林新 《新闻界》2005,(5):62-62,59
在传媒业迅猛发展,传媒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增强的现在,作为传媒在社会中活动的个体--新闻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新闻自律,强调新闻人专业素质就成为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要强化新闻自律,提高新闻人的专业素质,首先就得提升新闻人的思想素质,因为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有了较高的思想素养,新闻人才有可能在自己的新闻实践活动自觉地约束自己,较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价值范畴是对事物满足某种需要的功能的概括。价值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它具有相对性。社会行为的显著特点是目的性和选择性。所谓选择实持上是价值的发现、选择与发扬。所以,任何社会行为都有相应的价值标准。所谓新闻批评价值,就是体现在被批评的新闻事件、事实中的一种满足受众和社会正义或正当需求的功能。这种功能越强,新闻批评价值越大,批评报道就越能得到社会的欢迎。可以说,新闻批评价值的大小决定着批评报道的成功与否。探讨新闻批评价值,对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保证新闻批评的有效性,提高批评报道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洪 《新闻前哨》2001,(4):24-25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难说还有它没有涉足的领域。因此,许许多多的社会新闻中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科技的成分。至于科技新闻,那自然是科技含量更高了。 按照丁世义编著的《中国杜会新闻选评》中的叙述,“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反映当前社会现象(和某些自然景象)、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人际关系)变化并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这类新闻因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故“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有广泛的社会性。” 而按照《科技新闻佳作选》中的定义,“科技新闻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  相似文献   

16.
刘建勋 《新闻知识》2004,(10):30-31
新闻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社会新闻的提法是新闻内容分类的一种。然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使得新闻实践的追赶步伐越来越快,理论的研究往往难以跟上。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新闻,早已和传统新闻事业中的社会新闻在其性质、特点、采写编排方法、导向和效果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而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足以引起新闻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充分关注。如媚俗猎奇,追求感官刺激:性别歧视,造成心理伤害;虚假失实,可信程度不足等等等等。我们对社会新闻热做冷思考,不是要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的电视新闻“软处理”,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让“软新闻”真正软下来,进而使“软新闻”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二是让“硬新闻”在不失“硬”特征的前提下,合理地保留“软”内核和深化“软”内容。“软新闻”即社会新闻。尽管学术界对社会新闻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并没有影响社会新闻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软新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强化,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软新闻”和由“软新闻”引申出的“软处理”。这里的“软”是指情趣性,“硬”则是指思想性。“软”并非软绵绵,更不是追求低级庸俗的东西,而是指新闻事实的表…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新闻的这个天地中,除了一部分时政新闻,对电视观众极具收视感召力的是大量的社会新闻。近年来,省市级电视台相继开设了一系列主要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们凭着社会新闻与观众的贴近性、现场感强等特点,充分调动了电视观众的收视兴趣。可以说电视社会新闻处在异军突起、如日中天的阶段,但同时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报业的繁荣,社会新闻以其贴近性、可读性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包括机关报在内的新闻媒体的殿堂。新近10年间崛起的都市报,在社会新闻方面以观点新锐、反应快捷、信息密集等特色,狂飙突进式地抢滩市场。都市报的新闻立报,几乎就是“社会新闻立报”。迄今为止,社会新闻依旧是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对于晚报来说是主流新闻的“富矿”,晚报需要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需要晚报,但社会新闻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值得细心研究,大力提倡.不断提高。在本期“泸州晚报杯征文”栏中首推的《地方晚报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