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职院校"思政"课践行"服务学习"教学模式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开展"服务学习"模式的实践教学,乃是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出现新特征、新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新"精神引领来指引教学方向,为高职学生成才奠定思想基础.本文阐述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思政教育的新内涵以及"新"精神引领对高职思政教育发展的意义,深入剖析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高职思政教育"新"精神引领的最佳路径,以期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高职思政教...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式,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四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存在着内容契合、目标一致的相似之处.对高职思政课而言,"四史"教育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理论深度、激活课堂活力."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仍存在着系统化教学资源缺乏、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把握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切实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应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教材、发挥思政课教师主观能动性、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四史"虚拟仿真平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入手,研究"职业口语"课程创设及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建设高职院校汉语言教育教学的新体系以及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能力本位,以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思政课程教学"孤岛化"等现实困境.立足于高职院校,基于"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认知与职业能力教育等,形成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横交错的多元整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将营销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方针指引下,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高职教育的教学特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均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建立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将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处境较为尴尬,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教育教学工作者人文素质欠缺,学校人文底蕴浅薄,人文教育评价机制缺失.对此,高职院校强化人文教育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通、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者人文教育素质与能力、构建独具高职院校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人文教育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双证教育"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伴随着高职教学制度的改革,更好地培养出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着重论述了"双证教育"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及今后的发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需尽快转型为"双师型"教师并形成EOP教学团队,以推行EOP英语教学模式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分析EOP教学理念的特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以及英语教师转型的困境,着重讨论高职"双师型"EOP教学团队的培育和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16.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8.
千谒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应用文体,从应用文的实用效果来看,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应在宋代。本文通过三苏的干谒文,兼与唐代干谒文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苏干谒文的成功之处,即构思纡徐婉曲,曲折往复;自我展示,恰如其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19.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