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尔雅》是中国古代首部同义词典,该书主要辨释文化同义词。成书者坚持一义相同的同义词观,运用了三种辨释方法:1.围绕一个共义辨同中之异。2.抓住主要异点辨同中之异。3.结合文化义辨同中乏异。  相似文献   

2.
曾昭聪的《古汉语神祀类同义词研究》是一本关于古汉语文化同义词辨释及理论思考的专著,该书选题极富前瞻性,研究深入,为年来古汉语同义词研究领域少有的优秀之作。必将对古汉语词汇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读容易搞错的字音字形.识记字音字形面广量大.特别是有些不太好记辨的难点.更要作为最后阶段的复习重点,反复强化识记。二读容易搞错的近义词语及熟语。重点读辨清那些近义词的同中之异或意义之异,或色彩之异.或使用对象之异,或搭配运用之异.等等.需读辨的量也不少,最好是音、形、义三结合同步识记。  相似文献   

4.
段注同义词辨析代表了古代同义词辨析的最高成就,为了继承发展段注同义词辨析的成果,我们有必要站在今天同义词辨析的发展高度来清理段注的同义词辨析。本文主要从同义词辨析的三环节——构组、立义、辨异这三方面进行论述,力图廓清段注同义词辨析的长短优劣,为同义词辨析在继承段注的时候能够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文献词义系统较完整地保存了汉语早期语言词义及其凝聚的核心义;同义词的广泛运用则体现了古汉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古人思维的严密性.通过对<庄子>一书中的部分高频单音节动词同义词进行辨析,尝试运用词的本义、引申义、词源意义、语境义、配价理论等方法来发掘同义词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6.
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中使用了两种训释方法:一是同义词同训法;二是同源词同训法。两者都不仅仅是对某一个词的训释,而是注意到了一组词的词义同步运动的过程,这对于研究词义的系统性和词义演变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初贾公彦在《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中辨析了众多同义词。这些同义词辨析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本文对贾公彦义疏中的同义词辨析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和归纳出贾公彦义疏中的同艾词辨析的两种主要方法:对比衬托法和语境比较法。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6,(10):74-79
以《说文解字》人部字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人部字按一定的意义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人部字中的同义词现象,并分析人部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结果表明:人部字的义类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同义词,许慎在训释时采用了不同的训释方式,反映出其中不同的语义特点;从意义分类中我们也看到了人部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古人的地位、古人的审美观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诗经》中单音节名词类同义词做穷尽性的研究,构组出单音节名词性的同义词群,在此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辨析同义词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0.
古注的训释很大一部分是文意训释.《左传》杜注中有数十条“某犹某也”的训释,训释词和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可分义通和义隔两大类,前者指义同或义近,但又同中有异,后者表面相隔,实际相通,异中有同.两类中又各自涵括多种不同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段注》作为一部权威性的语言巨,其释义方式独具特色。段氏关于汉语词汇形、音、义、三互求的统一观;以本为基点,探讨词义引申演变规律的基本理论;辨析同义词、注重“含俗语”等释义特色,值得当今辞书编纂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客观地评价了词典在翻译工作中的作用 ,着重介绍了词典的活用 ,并指出词典中的释义是有限的 ,所以 ,在翻译中要对词义进行引申、衍化 ,决不能一味地照搬词典中的释义。  相似文献   

13.
潘宗乾教授编写的《汉英双解英语同义词词典》不仅对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做出了汇总,同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首次以汉英检索的形式呈现同义词辨析信息,从而为汉英词典和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该词典在编纂体例,同义词的收录标准, 同义词的例证选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寻找更科学严谨,更符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需求的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词典的解释应力求准确完备。动词“想”的“回忆”义经常使用,但几部主要的字典词典都没有把这个用法作为一个义项列出。本文通过语料考察和义素分析认为,可以把“回忆、记起”作为“想”的义项在词典中列出。  相似文献   

15.
同义词丰富是英语语言的一个特点,在教学中应对同义词在词义、色彩及语法三方面进行辨析,进而达到帮助学生准确使用同义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它对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尔雅》辨明同义复合词语素的字异形情况;探求同义复合词语素在什么义项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探询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单音同义词向同义复合词转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英汉同义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同义词一般分为完全同义词和相对同义词两种;汉语同义词分为等义词(或完全同义词)和近义词。英、汉同义词的主体构成分别是相对同义词和近义词。英语的相对同义词之间在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语体意义、搭配意义等许多方面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汉语的近义词与之相比,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8.
《尔雅》同义词的界定,既涉及对同义词的一般认识,也涉及对《尔雅》释例的认识。我们以“一义相同的聚合标准审核该书词条,符合这一标准的,词条中的词就形成同义关系,否则就是非同义词。《尔雅》的训诂形式非常复杂,既表达同义词,又表达非同义词。  相似文献   

19.
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及归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义词在整个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学习同义词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语言实践是帮助学生认真辨析同义词、正确理解同义词、准确使用同义词必不可少的过程。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加深对同义词的理解。同义词大致分两种:绝对同义词(Complete Synoayms)和相对同义词(Relative Synonyms)。  相似文献   

20.
从意义相同相近上看同义词有杂糅说,近义说,区分说三种,我们认为,同义词是某种词汇系统中词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近义词是某种记词汇系统中词汇意义相近的一组词组。词汇意义和概念对应性的相同是确定同义词的根本依据,也是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的标准,将同义词与近义词进行严格的界定并区开来研究,是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