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跨栏跑属于速度性的径赛项目,它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完善合理的跨栏步技术和跑跨结合的能力。全程跑技术可以分为起跑到第一栏的技术、跨栏步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和终点跑技术等四个部分。由于全程跨栏跑主要是由跨栏步和栏间跑若干跨栏周期所组成,因此,跨栏步和栏间跑是跨栏跑技术的重点。110m栏距离短、速度快、技术复杂、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高,是跨栏跑最具代表性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改善跨栏跑周期节奏的标记法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栏跑技术教学中 ,根据优秀运动员起跨、下栏和栏间各步步长以及所占栏距的百分比值 ,确定学生不同栏距各步步长的比例分配 ,用标记法给以限定 ,并通过抓两腿配合时机掌握跨栏步技术 ,对栏间跑的节奏产生良好影响 ,建立较合理的跨栏跑周期节奏 ,并通过教学实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跨栏跑技术教学中,根据优秀运动员起跨、下栏和栏间各步步长以及所占栏距的百分比值,确定学生不同栏距各步步长的比例分配,用标记法给以限定,并通过抓两腿配合时机滨握跨栏步技术,对栏间跑的节奏产生良好影响,建立较合理的跨栏跑周期节奏,并通过教学实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弯道跨栏跑的教学,一般都是在直道栏教学之后进行。我们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应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会学生弯道跨栏步技术,掌握栏间跑的节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目测调整步子的能力,以及抓好安全教育等。 一、切实掌握弯道跨栏步技术 弯道跨栏步的技术是弯道跨栏跑教学的重点。过栏时,身体应向左侧倾斜,一般用右腿起跨过栏(这样有利于少跑距离,避免犯规),右脚前脚掌的内侧踏上起跨点的用力方向是向左前方蹬出。左腿前摆时膝稍外展,左肩低于右肩,右臂积极向左前伸,以维持身体平  相似文献   

5.
跨栏跑是“三固定”(固定栏架数量、固定栏高、固定栏间距离)的竞赛项目。由于它的技术特点是节奏性较强,柔韧性要求高,又要在快速奔跑下完成的技术项目,所以说在径赛中跨栏跑是技术较复杂的项目之一。但是任何项目都有关键性技术,抓住其主要技术,其他技术则“迎刃而解”。那么跨栏跑的关键是什么呢?良好的跨栏成绩取决于平跑速度及跨栏架的完善技术。也就是说:一要跑得快,二要完成跨越栏架一系列动作快。简而言之,跨栏步加栏间步即是关键。实践证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已的特殊运动形式。表现着不同时间,空间关系。跨栏跑中的跨栏步和栏间步也就是指人体在运动中表现的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6.
浅谈跨栏教学中“栏间跑”心理障碍的克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跨栏教学中“栏间跑”心理障碍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建立栏间跑三步实际距离概念、培养栏间跑节奏、延长栏间距离、确立适宜步长等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田径教学中,跨栏跑是一项技术较复杂的短距离运动项目,在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在过栏中出现“跳栏”现象, 极大影响跨栏效果。通过研究跨栏的基本技术,克服“惧栏”心理因素,起跨距离以及栏间节奏这几个方面,才能使学生消除“跳栏”现 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1.“跑栏”理念的建立:在目前的短跨技术中,比较流行的是“跑拦论”,即运动员采用高重心和高支撑下栏技术,步频快,栏间三步步长,跨栏跑和平跑技术更趋一致,给人的印象是“跨栏跑”即是“短跑”。2.跨栏跑节奏理论的提出:在跨栏过程中,运动员必须跨越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栏高的栏架,因此决定了跨栏跑只能是一种按一定的节奏完成动作的周期性项目,提高每个栏周期的动作节奏是提高跨栏成绩的重要途径。3.速度核心论的提出: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认为,现代跨栏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速度为核心,全面提高周期动作速度和跑动速度。速度与跨栏…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跨栏步技术应体现出起跨速度快,起跨时重心高,起跨角度适宜,人体重心空中运动轨迹“平直”且接近栏顶,空中滞留时间短,下栏快速、支撑平稳、水平速度损失小,能顺利转入栏间跑,摆动腿参与了跨栏步动作全过程。因此,其技术必须符合上述跨栏步技术规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东 《体育世界》2011,(12):65-66
在跨栏运动训练中,要提高跨栏专项成绩,就必须解决好栏上的过栏速度和栏间跑技术,也就是跑跨结合和跨跑结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现代跑栏技术要求运动员起跨腿应有适宜的起跨距离和角度,摆动腿应屈膝攻摆,积极"鞭打式压着地";另外,运动员栏间三步应有鲜明,快速的节奏。通过一些专门性练习可以诱导运动员合理,平稳的由跨栏技术向跑栏技术过渡。  相似文献   

11.
<正>一、跨栏技术教学步骤与练习手段目的任务:掌握直道栏跑的正确的有节奏栏间跑及过栏技术。教学步骤:跨栏跑是人体在有节奏地快速跑进中连续越过10个栏架的短距离跑项目。不同项目的跨栏跑在田径竞赛规则中对栏高、栏间距离都有明确的规定。栏间跑的速度和过栏速度直接决定了跨栏跑成绩,平跑速度是取得优异的跨栏成绩的基础。现代跨栏技术的"跑栏"技术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在学习跨栏跑技术的初  相似文献   

12.
“跨栏步”是跨栏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难点,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跨栏跑时,经常出现跑到栏前不敢跨或向上跳跃过栏的现象。下面介绍一种循序渐进的“三步走”辅助练习教学法。第一步助跑跨越技巧垫的练习目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跨和前摆技术,预防跳栏现象的发生,为“跨栏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如何提高110米高栏栏间跑的教学质量,历来都是高栏教学的中心问题。110米高栏栏间跑与其它跨栏项目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110米高栏栏间距离是9.14米,栏高是1.06米,所以跨栏技术和充分发挥速度都会受到栏间距离和栏高的限制。标准的栏间跑是三步,可是我院体育系普修课学生普遍存在着步数不等和不规范以及跑跳现象,都会影响速度的发挥。鉴于这些实际问题,本文拟结合跨栏基本技术动作与普修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跨栏跑技术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由于对男子110米栏在关键技术上的理解不同,因而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训练方法、手段亦不同。在完整的男子110米栏的技术概念上,从教科书、资料的叙述和许多教练的认识是一致的,即跨栏跑是“跨栏步”和栏间跑相结合的技术。从组成部分上可分为自起跑至第一栏“跨栏步”、栏间跑及最后冲刺四个部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现代跨栏跑  相似文献   

15.
<正> 跨栏跑技术复杂。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学生模仿优秀运动员或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效果都不太好,不易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我们设计和运用了“直、快、高、前”的简明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直、快、高、前”技术要点的含义 1.直——直线性。表现在起跨时摆动腿前后直线摆动;起跨点和落地点基本呈一直线;栏间跑和起跨、落地点成一直线。 2.快——速度快。表现在积极上栏,栏上腾空时间短;跑跨结合好,中间无停顿;栏间跑速度快。 3.高——重心高。表现在起跨攻栏重心高,下栏着地重心高,栏间跑重心高. 4.前——动作向前。表现在摆动腿积极前摆,起  相似文献   

16.
跨栏跑属于非对称的周期性练习。在跨栏跑项目中以110米高栏技术最为复杂。高栏技术一般分为跨栏步、栏间跑、起跑过栏等几个部分。跨栏步是由一个平跑单步的动作演变而来,腾空过栏时,运动员要完成特殊形式的交叉换腿动作,上体前倾及两臂摆动均与平跑不同。过栏技术,以身体重心腾空抛物线最高点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栏”、“下栏”两个阶段。两  相似文献   

17.
1 学生跨栏跑时的主要心理障碍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一个项目。学生在学习跨栏跑时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由于“栏高”的阻挡,不少学生怕字当头,缩手缩脚,以致动作僵硬,步伐紊乱,技术动作变形;有的学生因“恐栏”心理加剧,甚至不敢跨越栏架。上述现象在学习过栏技术时尤为明显。 第二,栏间跑时,对3步过栏缺乏自信心,以致“拉大步,捣小步”,或跑到栏前急停,影响了栏间跑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对男子400米栏世界名将的栏间跑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他们栏间跑的特点划分3种跑法。第一13步跨栏法,即同一栏间节奏(不改变的)跑完全程;第二13步结合14步跨栏法,栏间改变节奏的跑法,左、右腿分别做起跨腿跑完全程;第三13步结合15步跨栏法,全程一次改变栏间节奏跑完全程.通过3种类型所取得的成绩与栏间跑法对比起来分析,近几届奥运会冠军和新的世界400米栏纪录的诞生均被13步跨栏法所拢断.肯定了13步跨栏法是当今世界男子400米栏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9.
跨栏练习不但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心理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实践中有些素质较好的学生,由于他们缺乏应有的心理训练,影响了跨栏技术的掌握。为了促进跨栏教学质量的提高,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学中把运动心理学的认识过程运用到跨栏教学的实践中,对跨栏教学中的主要心理障碍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一、克服跨栏步中心理障碍的方法正确跨栏步的技术应该是“三快一准”,即起跨落地快,攻摆上栏快,下栏着地快,起跨点和落地点要准。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表现为:(l)怕栏高、怕碰栏、怕起跨点远、犹豫不…  相似文献   

20.
提高跨栏栏间跑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田径跨栏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难以完成三步栏间跑节奏的教学难题。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于1987年和1993年先后进行了两轮教学测试与教学实验,发现了栏间跑第一步步长与下栏着地点同栏架距离之比是影响栏门跑能力的重要因素,首次提出了“K值”理论及其作用,证明了提高“K值”系数是提高跨栏栏门跑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