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级跳远起源于爱尔兰,现代三级跳远的发展是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发展而兴盛起来的,是运动员经过助跑,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要完成三次身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一系列相适应的技术动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全跳失  相似文献   

2.
<正>一、跳跃项目第一、二次试跳的重要性分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跳跃比赛中,对于高度跳跃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每一高度的第一次试跳成功与否对最后的名次有很大影响。而对于远度跳跃项目来说,无论是及格赛或决赛中,第一跳或第二跳能否发挥出接近个人的最高水平则对于比赛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菲利普斯在第一跳就跃出了8.59米,给其他选手造成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三级跳远的成绩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二、三级跳远的类型1.弹跳型(亦称高跳型):第一跳跳得既高又远,且每一跳都相对跳得较高,三跳比例约为:38%左右、30%左右、32%左右。2.速度型(亦称平跳型):第一跳  相似文献   

4.
许玲君 《中华武术》2013,(10):32-33
三级跳远属于田径类跳跃项目,是田径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三级跳远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借助快速的助跑,进而获得足够的动能,以帮助其完成连续的三次跳远。三级跳远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跳:单脚跳,运动员单脚起跳落地,奋力获得向前的动能。第二跳:跨步跳跃,运动员通过第一跳获得的能量跨步起跳,实现空中摆动腿落地,在落地的过程中,发力获得第二次动能。  相似文献   

5.
霍俊哲 《体育科技》2010,31(2):41-44
通过高速摄影和录像解析等方法对湖北省2008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各阶段水平速度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比较与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各时相水平速度在助跑、踏板、起跳、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由于诸多因素造成水平速度降低,特别是跨步跳造成的损失成为影响总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花样滑冰的技术水平已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尤其是跳跃动作,更有新的突破。在世界上已出现三周半跳、勾手三周跳等高难动作。由于跳跃动作在自由滑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引起世界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注意和广泛的研究。为使我国的花样滑冰尽快赶上国际水平,我们对跳跃动作的各参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与国外运动员的跳跃参数做了对比,目的是为了肯定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刘颖 《冰雪运动》2014,(5):22-26
鲁茨跳是花样滑冰六个主要单人跳跃种类之一,是最难也是最容易错误用刃的跳跃,在单人滑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花样滑冰中得分最高的几个跳跃之一,是花样滑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标志。特别是女运动员要想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如果没有过硬的鲁茨三周跳和鲁茨三周联跳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目前我国运动员在鲁茨跳中存在起跳变刃、右髋下落、旋转轴不正确三个较大的技术问题。起跳变刃是运动员动作扣分的主要因素。对鲁茨跳常见技术错误和辅助训练方法进行讨论,以期解决当前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鲁茨跳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效帮助运动员实现成绩目标。  相似文献   

8.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7,(10):48-49
当今,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这无疑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和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要在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阶段进行三次快速有力的起跳,因此,力量素质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俗话讲,三级跳远运动员应练就成"铁腿钢腰",就是这个道理。三级跳远  相似文献   

9.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运动员在助跑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速度,说明运动员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速度水平,并在助跑中很好地发挥了水平速度;2、在前两跳中尽量减少了水平速度的损失,说明运动员的前两跳跳跃节奏快,着地动作更加积级;3、运动员的第三跳的远度明显加大,说明运动员在前两跳中较好地保持了在助跑中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且运动员的弱腿具备一定的跳远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评定跳跃训练水平的方法,如对运动员纵跳能力的研究是相当多的。但是对跳跃耐力——运动员进行连续跳跃的能力的研究是注意得不够的。本文提出了两个任务: 1.制定运动员跳跃耐力的评价方法。 2.制定运动员跳跃训练水平的综合评价标准。由于通常评价运动员的跳跃能力是用弹跳高度,所以跳跃耐力的评定相应地采用这一度量单位。作为跳跃耐力的一个参数我们用连续跳跃的平均高度H_cp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三级跳远是运动员在助跑之后连续完成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其关键技术如下:第一跳(单脚跳):起跳脚蹬离地面后,及时屈膝前摆,随后积极下压扒地。第二跳(跨步跳):摆动腿屈膝前摆,经腾空后积极下压扒地。第三跳(跳跃):跨步跳结束后及时收腹举腿,双脚  相似文献   

12.
三级跳远是人体在快速助跑中,以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种形式,连续完成三次高强度跳跃的运动项目。它是一项需要速度、力量、爆发力、协调能力的项目。优异的三级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各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跑得稳。就是说,要用一种适合自身条件的稳定的步长和步频来跑,才能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起跳。第二,要想跳得远,还要有较大的力量和爆发力。跑得速度越快,所需要的力量和爆发力也越大。第三,要在快速助跑下、连续完成三次跳跃,跳跃中的身体平衡和控制能力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三级跳远技术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其技术是由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动作组成。在三级跳远的发展过程中,曾在不同的时期出现过三种不同的技术类型。一种是以前苏联运动员为代表的“高跳”型,一种是以波兰运动员为代表的“平跳”型,一种是以英国运动员为代表的“跳跃”型。 一、三种技术类型的区别 区别三种技术类型的主要标志,是看运动员每一跳的远度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即三跳比例如何。 (一)高跳型:第一跳的远度所占比例最大。如前苏联运动员费多谢耶夫,他在1959年创造16.70米的世界纪录时,三跳比例为38.9%、28.9%、32.2%(6.50米、4.82米、5.38米)。  相似文献   

14.
三级跳远是运动员经过助跑,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它的整个过程包括"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落地",整个技术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运动员要完成三次身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一系列相适应的技术动作。合理的助跑节奏;积极的加速上板,快速有力的起跳;支撑阶段富有弹性的缓冲;腾空阶段自然平稳的交换腿动作;以及最后落地时双腿高抬向前远伸。这些动作构成了三级跳远技术的整体结构。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全跳失败。因此,它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三级跳远是由助跑开始,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根据田径规则规定,三级跳远的第一跳为单足跳,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为跳跃。三级跳远对人的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对跳跃能力的要求更高,跳跃能力的提升可直接提高三级跳远的成绩。在日常训练中,学生往往对单  相似文献   

16.
跳跃的四个项目,跳远、三级跳、跳高、撑竿跳,可以测验运动员的腾空能力。 跳远及三级跳的目的是分别以一次或三次跳,越过最大水平距离;跳高的目的是使运动员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而撑竿跳的目的则是借助于撑竿的力量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作为跳跃项目的教练员,我们可以发现这四个项目有共同的基本动作,了解这些共同的基本动作可以简化初级教练员的工作,使其对这些项目的介绍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项目里,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强的,力量与耐力较多的协调性项目。三级跳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组成,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即简称为:一跳二跨三跳跃。要想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身体素质和跳跃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笔者经常运用负重半蹲跳、水平多级跳和60米加速跑这三个训练手段,对提高运动员力量、弹跳、速度和综合身体素质行之有效,并对田径各个项目的训练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短跨跳跃运动员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三级跳远和跳远一样,都是属于田径运动中的水平跳跃项目。不过,与跳远有所不同的是,三级跳远的技术更为复杂一些,需要把单足跳、跨步跳、跳跃三跳的技术动作有机地联接起来,所以又有其独特的技术要素。从一名初始训练的少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开始,要想达到17米以上的成绩,一般需要进行8~10年的系  相似文献   

20.
王明明 《新体育》2023,(2):28-30
三级跳远考察了运动员专项跳跃能力和下肢爆发力,为了提高青少年运动员三级跳远水平,本文选择了深圳市宝安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50名青少年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分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和跳深训练,通过为期20周的训练后,观察两组运动员三级跳远成绩,得出跳深练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三级跳远水平的结论。另外,本文也对如何有效策划跳深练习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