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莲 《华章》2008,(20):155-156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而在冰心的作品里.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2.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便开始了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如"问题小说"、小诗、散文和儿童文学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而"冰心体"的创造,则是她最杰出的贡献。"爱的哲学"的提出又使她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个性,最有特色的一位女性作家。但是,至今冰心的作品受到评论界充分关注的仍只是她20年代的作品,她三四十年代作品所体现出的一以贯之的对爱与美的追求及其艺术风格,却一直为研究者所忽略,这自然有碍于对冰心创作全貌的把握。本文拟以冰心三四十年代的生活为立足点,试图对她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精神及艺术风格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王艳蕾 《文教资料》2010,(21):12-14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本文就其儿童散文的艺术风格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细品冰心     
冰心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人们称她为“文学祖母”,她的读者有整整五代人,是整个文学界的最长者,又是作品最多的人。冰心19岁走上文坛,很早就出了名。她在燕京上大学时,教授是周作人,但教授一点都不知道冰心就是谢婉莹,而且就在他的课堂上听课。他在课堂上讲冰心,下面的谢婉莹羞得抬不起头来。这可以看出冰  相似文献   

5.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冰心奶奶及其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她年轻时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下了许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等。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曾风靡一时。事实上,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以散文见长,  相似文献   

6.
冰心,是中国现代相当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讲到冰心,人们便很自然地想起她的一系列作品,并且仿佛感到“冰心”这个名字和她的作品的风格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感觉,是那样朦胧,却又那样真切;是那样空泛,却又那样突出;又仿佛是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似的。是的,冰心这位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特色:创作不丰,却影响很大;具有深刻的历史内容的作品几乎没有,却名闻遐迩;题材也并  相似文献   

7.
李琴 《现代语文》2010,(10):89-89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成就获得评论界的高度赞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爱与美一直是构成冰心散文的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冰心——《荷叶母亲》和《观舞记》就是爱与美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冰心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作为二十世纪同龄人,她诞生在福州一位海军军官家庭。在她成年后的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她童年的生活环境和父母对她的教育和影响。本文摘选了冰心先生回忆童年教育的片段。  相似文献   

9.
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意。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在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1932年出版第一个版本的《冰心全集》,1998年出版第二个版本的《冰心全集》(8卷本)。主要作品有:小说《小橘灯》《空巢》等;诗歌《繁星》《春水》等;儿童文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散文《往事》等;翻译作品《园丁集》等。"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是非常真诚、非常纯粹的人,冰心的作品即是她的精神境界。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类,对和平,冰心总是怀着博大精深的爱,对黑暗、腐败和丑恶,她又无比憎恶。她的创作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她爱了,也抒写了,她的生命因之丰富而高贵。  相似文献   

10.
据中新社重庆消息,正值冰心诞辰112周年之际,冰心文学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重庆举行。作为中国当代文坛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冰心又被誉为中国"文坛祖母",她的《寄小读者》、《小橘灯》等作品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小读者。上世纪5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仓石武四郎邀请冰心做东京大学的客座讲席,使其成为日本第一个外籍女性客座讲席。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曾见过到日本访问的冰心,"远远看到,她个子很小,一直温和地笑着"。"虽然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我们常常能读到冰心的作品。 她用清丽典雅的语言、柔和细腻的笔调为我们带来关于童年、关于亲人、关于成长的故事。她给自己取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这也是她作品的印证:可以说,冰心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心尖上开出的圣洁之花。  相似文献   

12.
1918年8月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直到90年代初依然健笔凌云,创作不已。七十多年来,她共发表了约六百篇散文,出版了十六部散文集。她的散文清新优雅、明丽隽秀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散文的一代新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殿堂上占有引人注目的光辉地位。当我们在阅读她的散文时,就如同在明媚灿烂的春光中谛听云雀那清亮婉转的歌唱。纵观冰心七十年的创作,其作品的主题并不复杂。“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然而她的散文作品却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魅力何在?我认为主要在于她的自然率真、清丽澄净。散文是最接近生…  相似文献   

13.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大部分作品对青年人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学生文库精选──冰心读本》便是冰心女士为广大中学生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书收集了冰心女士在20至30年代所创作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它们虽然形式各异,但都运用了优美、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对青年人的喜爱和期望。 散文是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本书所选的散文作品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富含作者独特柔美的浪漫色彩。其中既有对祖国名川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女作家廖若晨星,屈指可数。若将她们粗略地按代排列,从五四到建国前,冰心、丁玲、萧红、张爱玲,各领风骚七八年。就萧红而论,(?)崛起于文坛是在外敌入侵那个民族最屈辱的年代,而此时文坛上,她的前辈女作家,“第一代”的冰  相似文献   

15.
1999年2月28日21时,倍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文坛世纪老人、本刊顾问冰心女士,因病不治在京与世长辞,享年99岁。冰心,原名谢婉莹,出生于1900年10月5日,祖籍福建长乐岭乡。冰心是她19岁发表小说《两个家庭》起使用的笔名,她的《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与世纪同龄的冰心老人,将330万字的著作留给了人间亿万“小读者”,她的创作正如她说的:“我希望人民生活得更好。”冰心老人的辞世是我国文坛的重大损失.本刊恃致以最沉痛哀悼。冰心女士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6.
冰心小说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行列里,冰心的名字是引人注目的。这个本世纪的同龄人,数十年来,在文学的沃野上辛勤耕耘,创造出大批堪称艺术珍宝的作品。她以独具异彩的散文,奠定了自己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她在小说艺术方面的成就,反被其所淹。本文试图就冰心解放前的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作一些初步的自然也是肤浅的探索,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领域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 冰心与许多有成就的中国现代作家一样,在开拓新文学的百花园时,具有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的胆识和气度。她不仅从千姿百态的西方文学宝库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对古老而年轻的东方文学也进行了广泛的摄取。她在当时被称为“最善学泰戈尔”的女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众多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中的一个佼佼者。冰心具有不同于别的中国现代作家的美学情趣和创作天地,她象一个爱的使者,以其轻扬柔曼的歌喉唱着爱的颂歌,传播着爱的福音;冰心的“爱的哲学”,就是择取了泰戈尔的同一学说中的成分,加以发挥创造而完备的。  相似文献   

18.
冰心是铸型中国白话学转型期的作家,她的教育、经历、创作中有不少洋气,本主要考察冰心的本世界中最显的外来影响在风格方面的作用,这些外来因素更具有行为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冰心以不同方式赋予这些外来因素于中国新的行为哲学方面的意义,以此表明冰心接受外来影响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冰心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和关注,冰心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翻译家,而她作为一名女性翻译家的身份被人们忽视。随着译者地位的逐渐提高,国内对译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已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冰心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在翻译实践中,由于译者所处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背景不同,翻译的作品也会有所不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翻译作品的完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文中从译者主体性影响翻译活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冰心的翻译活动在题材选择、翻译特点以及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所展现的译者主体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冰心,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儿童文学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冰心那充满爱与美的童心世界,通过其儿童文学作品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表述了她对人生中美好事物深切的爱以及热切地追求.本文从冰心的经历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探索其童心童趣,最后再回归到冰心的文章中来,探寻冰心是如何通过其儿童文学创作呈现其童心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