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以青州和寿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共享行为、知识获取、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山东省寿光和青州两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知识共享行为越充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农民从外部获取的知识越多,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农民的吸收能力越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也越强。这表明,为了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农民的知识共享行为,拓展农民的知识获取途径,同时也应该注意提高农民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蔡荣 《软科学》2013,27(2):32-35,49
利用山东省52家果品经销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契约选择与决策权配置问题。研究表明:资产专用性越强或货源质量要求越高的龙头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生产契约,并且对农业经营决策权的控制程度也越高;龙头企业的成立时间、资产规模和主营业务所占比重对农业经营决策权配置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契约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及其环境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也是农民纯收入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利用199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城乡就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农村的工业化程度、政府对基本建设和教育投资等因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工业化程度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村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当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就越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途径。因此,地方应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扶植地区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几个策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存在不少问题,亟待克服和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仔细分析目前的农业市场环境、技术层次、组织程度、农民素质、区域差异等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5.
授权的影响因素:基于私营企业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锋  井润田  冯天丽 《预测》2007,26(5):24-30
个人持股比例、前期业绩作为授权的前因因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2年、2004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私营企业的规模越大或组织正式化程度越高,私营企业主越倾向于授权;前期组织业绩越好,会更倾向于集权的方式;个人持股比例越高(其他高管和主要技术人员持股比例越低)也会更倾向于集权。另外,个人的文化程度越高,越会倾向于授权。本文说明了私营企业主在经营业绩越好的时候,越趋向于风险回避,从而相对来说,授权的意愿更小,这些结论对于理解私营企业中高层内部权力结构动态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研究团队学习的文献只关注团队内部的影响因素,而对团队外部的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关注组织层面的因素——组织文化对团队学习的影响。采用Cameron和Quinn提出的对立价值观框架(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CVF)作为组织文化的测量变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文化越倾向"灵活性"和"关注外部",越能促进团队学习行为的产生,而组织的"稳定性"和"关注内部"倾向越强,则越不利于团队学习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 《资源科学》2011,33(6):1178-1185
本文以四川、湖南和湖北三省四个水库移民安置区共318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意愿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安置区距离省会城市的距离、家庭人口、劳动力人数等13个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农民教育年限的增加,其土地转出有增强倾向。因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外出打工就业的几率就越高,有较为稳定的非农收入,土地已不再是生活的主要保障,他们更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而获取一定的补偿;②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土地转出有反向作用,劳动力人数越多,越不愿意转出土地。而家庭总人数和农业人口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家庭的土地需求,对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并不显著;③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比重越大,说明对农业依赖程度越高,越不愿意转出土地;④家庭总人数和农业人口数并不能准确反映农户对土地的真实需求,因而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了实现移民安置区土地的主动流转,建议采取5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超越对数型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1996-2008年中国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变化进行了测算,同时对影响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平均技术效率值只有0.61.从农业生态区划来看,华南、华中、东南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要高于东北、华北、西南、西北地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农村科技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文化教育发展状况及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科学利用农业科技活动经费、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利用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将成为提升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效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2600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对科技人员激励因素偏好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收入、学历层次与单位性质对科技人员激励因素偏好有影响;收入越高,科技人员对金钱财富的偏好程度越低,对业务成就和个体成长的偏好程度越高;学历越高,科技人员对金钱财富偏好程度越低,对个体成长的偏好程度越高;企业单位科技人员相对比较重视个体成长和业务成就,政府部门科技人员相对更重视金钱财富。根据分析,文章提出了若干激励科技人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西藏老龄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以农牧民微观调查数据为依据,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需求特征、认知特征四个方面筛选了18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牧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子女年收入、"养儿防老"观念和"新农保"了解程度对农牧民养老意愿影响显著;男性、文化程度越高、婚姻状况越差、"新农保"了解程度越高、"养儿防老"观念越淡的农牧民选择社会养老意愿越强;女性、年龄高、文化程度低、婚姻状况好、职业层次低、子女年收入低、"养儿防老"观念强的农牧民选择家庭养老意愿强烈;而年龄小、文化程度高、职业层次高、子女年收入高的农牧民对自我养老模式较为偏好。依据定量分析结果,构建了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三个层次的农牧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