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及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是几何学习的一个热点.它之所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不是简单、机械地利用图形巾的线段、角度等几何元素来进行.而往往采用等积变换的方法来简化计算:二是有些几何问题.虽然没有直接涉及面积.但若能灵活运用几何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也就是说,许多几何问题可以通过“面积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涉及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是学习几何的一个热点,它之所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不是简单、机械地利用图形中的线段、角度等几何元素来进行,而往往采用等积变换的方法来简化计算;二是有些几何问题,虽然没有直接涉及面积.但若能灵活运用几何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也就是说.许多几何问题可以通过“面积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等积变形法”在解题中的应用长庆石油勘探局采油二厂学校刘芳一、用“等积变形法”解题,化难为易所谓“等积变形”是指几何形体的形状变化后,它的面积或体积仍相等。本文仅讨论平面图形的等积变形。例1.求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解法一根据题意,学...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的第110页明确指出:(第1步)先用向量表示相应的点、线段、夹角等几何元素;(第2步)通过向量的运算,特别是数量积来研究点、线段、夹角等元素之间的关系;(第3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从而得到几何问题的结论.这就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代数或几何问题中,有很多基本的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各自的(代数的或几何的)基本知识模型,这些模型构成我们解决综合问题的基本“积件”。构建、积累“知识积件模型”,有利于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综合性解决问题。本文试以一道中考几何综合题的解答为例,谈一些个人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转化图形的方法有等积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折叠变换等,其中等积变换是好方法、好“帮手”.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从面积的角度审视一些图形关系,通过面积的数量关系转化图形,借助中心对称进行剪拼,利用平行线实现等积变形转化图形,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面积很早就成为认识几何图形性质和证明几何命题的工具.利用面积法和等积变换的思想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许多平面几何问题,如求解面积、定值问题、几何作图、线段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等等.正如张景中院士所说:抓住面积,不但能把平面几何课程变得更容易学,而且使几何问题求解变得更为有趣.  相似文献   

8.
<正>平面向量既有“形”的神韵,又有“数”的内涵,它常常出现在圆锥曲线的世界里,给圆锥曲线问题带来无限新意和一派生机.由于向量身兼“数”和“形”两种身份,因此可用它来简洁明了地表示多种几何关系.通常情况下,向量会“变身”为共线、平行、垂直、线性运算、数量积等.一、向量变身为三点共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圆锥曲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一条直线上三点的位置关系及线段的长度关系可用向量来表示.例1 已知F是双曲线的右焦点,  相似文献   

9.
“算两次”原理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不仅在代数中应用广泛。几何中常用的等积法也是“算两次”的典范。在经历了“不以为然”“有些厌烦”“产生好感”“非常喜爱”这样一个漫长而耐人寻味的过程后,不由地感叹“算两次”原理的功能之强大。  相似文献   

10.
等积变形是一种重要的几何解题方法.在初中阶段,主要运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来进行有关几何问题的证明、计算和作图.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会遇到在一定几何条件下证明某一变动的线段有定长,或证明某些变动线段的和、差、积、商为定值,或证明变动线段过定点、有定向、夹定角等等.这类问题我们统称为“定值问题”.它是研究几何图形在变化过程中某些几何量不变性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渗入了可变几何量,对只熟悉固定几何量之间关系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证题的难度.而这类“定值问题”在教材中时有出现.现在就这类问题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寻求解题途径,探索出一些规律来.一、研究定值问题的着眼点定值问题的结构特点,在于题设和结论中既…  相似文献   

12.
在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时,需注意两点:①“形”中觅“数”,很多数学问题需要根据图形寻求数量关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以数助形,使问题获解.②“数”上构“形”,很多数学问题,本身是代数方面的问题,但通过观察,可发现它具有某种几何特征,由这种几何特征可以发现数与形的新关系,从而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同一图形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或不同图形面积相等的关系,给出了如何识别、制造和应用等积图形,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面几何中解决多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常常借助于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根据它们对应边、角之间的关系来解得线段间的数量关系.“截长补短”思想是辅助线法的核心思想,可以为构造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创造出重要条件.本文列举三个通过“截长补短”思想讨论多条线段之间数量关系的问题,阐述“截长补短”思想的应用思路,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几何解题技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韩建光 《山东教育》2002,(29):53-54
“几何画板”被誉为“21世纪的动态几何”,它以数学为基础,以“动态几何”这一特殊的方式表现图形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保持“动态中的几何关系”是其灵魂所在。画板中的几何图形无论如何变化,它们之间设定的几何关系不变,在不断变化的几何关系中研究不变的规律。许多物理问题都可以提炼出相应的几何背景,这样以不变的几何关系来对应变化无穷的物理情境的需要,从而克服了静态图形容易掩盖一些物理规律、以偏概全、以特殊代一般的缺点。构造几何图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利用“工具栏”绘图工具栏提供了作“点”、“线”(线段…  相似文献   

16.
构造法是一种解题方法。通过构造辅助元素来寻求条件与结论间的关系,揭示问题的背景,显现问题的实质,这种方法具有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灵活多变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本通过构造等价命题,构造函数,构造几何模型.构造方程来说明应用“构造法”解题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利用同一图形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和不同图形面积相等的关系,给出了如何识别、制造和应用等积图形,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知识互相渗透,便于完成矛盾转化、问题的解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独到的功效.构造法的实质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满足条件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中隐晦不清的关系或性质在新构造的数学对象中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有效解决.用构造法解题,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立体几何高考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是: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线线、线面、面面所成的角及有关距离的计算.试题的特点是:融推理论证于几何量的计算之中。以推理论证为主;融线面关系于立体常见图形之中,以线面关系的分析为主.试题在考查“四种能力”的同时,非常重视对数学素质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主要体现了立体几何的通性通法,突出了化归思想、转化思想,以及反证法、割补法、模型法等积变换等思想和方法.因此,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030012 太原在使用“截长补短法”解答几何问题的时候,同学们经常会在审题的时候遇到含有■线段关系时,往往通过构造全等或相似三角形的形式,将要探究的两条线段通过转化法放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