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我上初中时很爱看老师写的作文批语。那些批语既不是隔靴搔痒的批评,也不是廉价的表扬,而是一连串让我思考的问题.每次发下作文本来,我总是按照篇末的批语一条一条地对照着检查文中的问题,每次都恍然大悟似地得到不少启发.尽管老师一字也没改我的作文,我却从老师指出的问题中找到了修改的办法.我认为,这种在篇末一条条写批语的办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办法.后来,我自己也当了语文教师.有一次,学校领导为了研究如何批改学生作文,要求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批改一篇学生作文,交上去进行评比。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批改了一篇,唯恐别人说批改不  相似文献   

2.
聂珍云 《班主任》2001,(9):20-20
七月,又一届的学生已经毕业.九月,又一届的新生跨进了校门. 那是开学的第一天.早晨7时,我满怀信心和喜悦走进了教室.我必须是第一个进教室的.为开学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我特地换上一件乳白色的衬衣和一条漂亮的蓝地白花的裙子.我必须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留言     
上学期,我常从学生的记事本上一条条美丽的留言里感受一次次快乐--为学生的长大而快乐;体验一次次的怦然心动--为学生真挚的情感而心动;沐浴一次次幸福--为家长的合作而幸福……那段时间,我每天几乎都盼着看学生的记事.同时也想了很多……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今大接到一个毕业已经两年的学生的电话,要我到校门口和他们一起出去吃饭.我走到校门口一看有十几个学生.他们看见我马上围上来和我热烈地拥抱.接过我手中的遮阳伞替我遮住太阳,拿过我手中的包替我背着.一路上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饭店,有个学生马上就拉开一条凳子让我坐下来,有个学生递过来了冰矿泉水,我心里很自豪,两年时间他们已完全成熟适应这个社会了.  相似文献   

5.
那年的春节格外冷,赶集那天,我在街上邂逅了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 她叫陈丽兰,是我12年前教过的学生,那时她12岁,刚从外地转过来的. 陈丽兰个子很小,一头短发,经常穿一件旧的粉红色上衣.令我惊讶的是,她的小手布满了一条条淡绿色的痕迹,那只有经常劳动才会出现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哪里会让他们干农活呢?  相似文献   

6.
近日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听了几节课,其中有两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思考. 片段一:"老师,我是按纸张的颜色来分的" 一位老师上"平行与垂直"一课.新课导入后,老师就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让学生在纸上随意画两条直线.所有的学生都画完后,老师选择9位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然后让学生把黑板上的不同画法进行分类.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把展示在黑板上的画法分成两类:一类是两条直线相交(含延长后相交),另一类是两条直线永远都不会相交,从而引入平行与垂直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言论     
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得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13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要了解学生、了解家庭、了解家长,对学生要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 "崔老师,你今天有空吗?"星期天早上6点,还在梦中的我被闹醒了,我手机上收到一条学生发来的短消息. "什么事?有空."我一看可能学生遇到了麻烦,我及时地回了过去.  相似文献   

9.
我一再地告诉自己,主要是为中小学校长提些建议,但我又不太可能不联系自己的经历,只是尽可能与中小学靠近. "学校姓'学'",这也是一条建议吗?还真可以算一条.原因在于,有时候有的校长也忘记了学校姓"学".其实,这一条的内容还很丰富.学校里的人是学生,教师是学者,校长又叫做学长.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课上,我常告诫学生:作文要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可是从收上来的作文中看,总有一些同学的作文写得干巴巴的,读起来也枯燥无味.教师要把作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步入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那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就成了首要问题. 一、解放身心,投入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的途径,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自己感受大自然中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一条是间接的途径,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次临摹课上,我出示了一幅《今日小镇一角》的水彩画.画面上新楼林立,树木葱绿,宽阔的大街,微笑的人群……接着又出示一幅《昔日小镇一角》的水彩画.面面上一条污浊的小河从街心流过,河里一条破木船,两岸是低矮的平房……我让学生看这两幅画,并问:同是一个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使学生懂得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借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情  相似文献   

12.
分界线     
在老师的眼里,我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从三年级开始,"噩运"就降临到我的头上.老师为了同学间在学习上能互帮互助,把成绩最差的张楠松调到我的旁边,于是他成了我的同桌.为了分清各自的"地盘",我用红笔在桌面上画下了一条粗粗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其实是有一些捷径可走的.如教学<挂花雨>一课,一位教师就走了这样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4.
感谢学生     
我们班上农村留守学生多,有些外出务工的家长怕孩子在家受苦,给孩子的零花钱比较多,于是有的学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为了让他们学会理财,我定下了这样一条规矩:星期天晚上他们到我那里"存钱",然后每隔三天取一次钱.  相似文献   

15.
数学小论文,对广大教师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它是我们在教学中每天都会面对的,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会撰写的.关于如何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发现了一条途径:想要让学生学会写数学小论文,首先要从我读起,从我写起.  相似文献   

16.
一张小条     
“老师,明明写小条!”下课的时候,一个学生一边嚷一边递给我一张小条,刚才还热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了好多,许多学生正向这里看。我看看递条学生的表情,意识到不会是什么好事。“姗姗,我爱你!”一张小条,几个小字,还在“爱”字的上面画了一颗心。“又是这种东西。”我看后并没有表示出惊讶,最近学生隔三岔五就来这么一回,看来应该说说了。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在一年级听了一节美术课,题目是<穿花衣的热带鱼>.上课时,老师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那是一条条用纸折成的"热带鱼",经过彩笔精心修饰,真是栩栩如生,美丽极了.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相似文献   

18.
课堂回放 课始我先创设情境: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老师拿了一条8.55米长的绳子.如果需要剪成0.95米长的短绳.可以剪几条?学生列出算式:8.55÷0.95.并尝试计算.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收到一位学生信息:老师,我的数学……挂了.这是一位正读初三的学生,小学时我陪伴他4~6年级,数学成绩挺好,也属于有学习后劲的学生,只是做事有些拖沓,怎么就“挂了”呢?我忙着回复,一条还没发出,他的信息又来了:“其实那些题我都会.”“噢,是单元考试吗?怎会又挂了?得反思一下啊!”“是,我反思一周了,有成果了.”“成果?”“彻底纳入体系”……  相似文献   

20.
星期六晚上,我正在网上冲浪,忽然屏幕右下方的QQ头像不停闪烁起来.我轻轻点击了头像,对话框里立即跳出一条消息来:沈老师,您好!您在吗?我想应该是学生找我吧,大凡他们找我聊天都是这么开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