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订启事     
《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 《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一书,于2006年4月由京华出版社出版。本书选编了陶西平同志近些年来所写的一些短文,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有关教育和谐发展的问题。读“陶西平教育漫笔”,感悟作者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之深刻、角度之独特、剖析之锐利,引人掩卷深思。这是一本值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阅读并收藏的好书。  相似文献   

2.
陶西平同志的教育论文集《让失败率为零》已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陶西平同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基础教育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担任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领导职务,是北京市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的思考与设计者和推进与实施者。《让失败率为零》选编了陶西平同志20多年来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章60多篇。这些文章,有的是近几年对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有相当部分是前些年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探索。该书内容大致可分为4部分:关于教育整体改革和整体优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督导工作者既要做教育警察,又要做保健医生。"在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后,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为督学们作了一场题为《一路走来——呼唤加强教育督导的科学研究》的报告。他表示,"教育督导工作务求取得实效,应当剔除一切不必要的环节以提高效益。"陶西平首先回顾了我国教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参考》2006,(6):47-47
《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一书,已于2006年4月由京华出版社出版。本书选编了陶西平同志近些年来所写的一些短,《走出“二元体系”的困惑》、《莫使教育责任边缘化》、《不宜“一切”从简》、《洋思春早》、《德育流程——一个值得重视的探讨课题》、《培育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什么样的教师是好的教师》、《推进中国民办教育的合理转型》等120多篇,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有关教育和谐发展的问题,既有理念的阐述,叉提供了丰富的个案.集聚了对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思考之精髓,处处体现了作的智慧与真情。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陶西平同志《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被振奋着,被激励着。陶西平同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位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也是我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后又担任过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等多个领导职务。不论是当教师还是当校长,不论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还是退居二线,陶西平同志始终笔耕不辍,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本书选编的120多篇短文,收集了陶西平同志在不同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对教育的所观、所思、所悟。该书涉及到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的教育追求就是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陶西平"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是陶西平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研究员曾撰文指出,这一核心主张从萌芽到形成,到发展,再到结出丰硕的果实,直到先生走的最后一刻,念兹在兹。这一核心思想建构了陶西平教育思想的体系,也是陶西平教育思想的魂与魄。  相似文献   

7.
近日,被收入"北京社科名家文库"的陶西平自选集《沉浸于求索之中》新鲜面市;同时,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以及《在反思中创新》也在加紧重印。这三部选集共收录了作者1986年至2012年间写就的255篇文章。陶西平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写"、"有话要说";他写得那么"实"、那么"深"、那么"杂"、那么"广",是因为他的研究与写作从不囿于个人的理论偏好与学术口味;他最兴奋、最纠结、最在意、最关注的主题,全部来源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原问题"与  相似文献   

8.
2015年1月29日至30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美中国际教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美知名高中校长论坛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在本次论坛上,中方代表团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陶西平作了《面对时代挑战的高中教育改革》的主题演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教育的改革将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乃至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因此,陶西平先生才说:"教育改革不是表面文章,是扎扎实实的系统工程,不要只求一时表面看得见,还要想到历史看得见,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陶西平先生的一生,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幼儿教育、教育规划、教育立法、教育决策咨询、国际教育以及教育科学等领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成为我们认识当代教育家的风范与境界、追求教育创新发展的光辉典范。本文回顾梳理了陶西平先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的贡献,并窥探其身上彰显的教育家特质,以此缅怀陶西平先生。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本刊编委会主任陶西平前不久在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上表示,教育家应有定力、能创造、肯担当。当前,关于教育的言论太多、太杂,各种教育微改革层出不穷。陶西平提醒教育改革者,要真做教育、做真的教育,在遇到批评、讽刺、反对意见甚至某些部门的阻碍时,要有定力,不随风转,坚持朝着自己认定的  相似文献   

11.
刊首语 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全面发展 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教育公平 为学前教育注人充沛的活力 需要实实在在的跨越 聚焦高考 引导人的生命发展方向 教师的智慧 为课程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而努力 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前进 无尽的追求 要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陶西平 方中雄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1 .1 2.1 3.1 4.1 5 .1 6.1 7 .1 8 .1 9.1 10.1 1 1.1 12.1 j﹃月弓 2.通:4 ,二︸j‘曰,f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的重大改革 —关于《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编辑陶西平同志《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被振奋着,被激励着。  相似文献   

13.
在编辑陶西平同志《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被振奋着,被激励着。  相似文献   

14.
在编辑陶西平同志《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一书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振奋着,激励着。陶西平同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位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也是我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后又担任过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北京市市长助理(分管教育)、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总督学顾问、北京市社科联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主席、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主席。不论是做教师,还是做校长;不论是做官员,还是做顾问;不论是工作在教育…  相似文献   

15.
书讯     
一、电视教学系列片《国防教育课堂》(VCD);二、《中华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全体理事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9月23日-25日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贺乐凡、常务副理事长卢元锴,秘书长方中雄及各地区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围绕“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的主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名教育管理专家、学者、校长进行了热烈研讨。陶西平、杨进分别做《实现保质量、有活力、可选择的教育公平》、《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7.
在编辑陶西平同志《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被振奋着,被激励着。陶西平同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位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也是我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后又担任过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等多个领导职务。不论是当教师还是当校长,不论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还是退居二线,陶西平同志始终笔耕不辍,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本书选编的120多篇短文,收集了陶西平同志在不同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对教育的所观、所思、所悟。该书涉及到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多个领域,关注到西部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其中,有对素质教育的阐述与探究,有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和追求,有对教育和谐发展的执着与求索,有对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呼唤和企盼,有对教育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有对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与呼吁,有对学校特色的诠释与讴歌,也有对教育弊端的鞭笞和谴责……读陶西平同志的书,能得到理论上的提高。书中的文章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教育和谐发展的问题,每一篇都渗透了陶西平同志对教育理论的深入思考,对教育现象的高度关注和深入解读。文章...  相似文献   

18.
刊首语人品与学识同步卓越——高中教育的理性追求陶西平1.1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陶西平2.1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陶西平3.1将美育融于学校教育全过程陶西平4.1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的必然要求陶西平5.1呼唤中等职业教育新的腾飞陶西平6.1少年强则国强陶西平7.1树立科学的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抨击了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他呼吁别让孩子从作文开始第一次撒谎——教育活动中一定要重视价值观教育,否则社会将承担没有进行这种教育的后果。此言论引发人们的热烈议论。陶西平在  相似文献   

20.
"何"为贵? 我这第一个"何"是取"什么"的意思.我想每一个读完《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这本书的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从中学到在我们的教育中到底应以"何"为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