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上急剧变化的时期,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学校要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满足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在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心理素质是第一素质。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好,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纵观学生成长的整个环境,可以发现,导致其心理素质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因素。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对塑造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等心理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及长辈们的疼爱,甚至是溺爱,使他…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6.
王花 《考试周刊》2013,(84):176-176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运用有关的心理教育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关心初中生成长的热点多集中在用餐营养、学习成绩及升学率等问题上,却忽略了与每个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致使少数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突出,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同时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加上中学生生理快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困扰和障碍。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时代在发展,中学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变化,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中学生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利用其有利的条件对学生展开以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课堂结构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设置,教法的运用,教师的语言教态等。学习是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其活动效率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心理有着很强的情绪性,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作用于人的思维活动;反之,则对思维造成阻碍。心理因素对英语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55):174-175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健康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影响中学生性格建立与完善的内在要素。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心理问题仍存在。中学生日趋独立,但看问题依旧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自我独立意识日趋强烈,但生活能力与经验严重不足;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中学生一系列心理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影响。为了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为其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张静 《考试周刊》2012,(56):108-10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和班集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能否准确的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帮助中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中学生成长中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日益关键,特别是在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学习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面对这种现象,学校教育还需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强化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渗透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让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平衡阶段。基于此,本文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时代正处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中学时代的心理健康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学校方面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系统地分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几个方面,并且对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在心理等方面处于良好的 状态,才算一个全面健康的个体。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 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 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 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障碍的阶段。如果 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 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姚登奎 《考试周刊》2011,(18):224-225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着家庭幸福、国家的未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从分析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入手,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学校教学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以高职学生生命成长的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的深层次问题.遵循高职学生生命内在需要和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组织运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高职学生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实生命教育与心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在海量复杂的信息面前,中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化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冲击谈起,就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解决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