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缺位、越位或错位的问题,这与核心素养的内涵背道而驰。思想政治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强化国家意识的重要阵地。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要求,更对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提  相似文献   

2.
赵顺元 《考试周刊》2014,(53):123-124
<正>教育宗旨是教书育人,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生存、怎样做事、怎样做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教师一切工作的服务中心是学生。教师从课程的选择、教材的开发、教案的设计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具有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效能,教人如何安身立命、完善人格、提升品位、升华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就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谈谈看法。1.以学生为主,凸显课程教材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关玲 《学苑教育》2019,(12):77-7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音乐教学体现的是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对学生进行人文德育资源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旨归标准是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终极目标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这是现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让我受益匪浅。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那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一、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拼音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也要注重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使汉语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的主要渠道。基于此,教师要秉持党的教育方针,关切学生的未来发展,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将鲜活的时政资源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怎样使语文教学在德育教学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迁移综合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德育教学必须要处于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德育工作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德育是基础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日趋复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在现实中,我们习惯于将简单的德育问题复杂化,习惯于单纯从教育部门和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德育工作,造成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需求脱节,突击性的"强制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小奇 《甘肃教育》2014,(10):30-30
正德育是教育之根本,对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学会做人,而后者是教育的根本落脚点。高中德育工作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更会育人。所谓教书,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育人,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会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一、更新德育观念,开展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因此,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简单的谈谈怎样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思想品德课做了全方位的修改,作为一门德育科目,旨在把当代青年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要求教学做到以德育作为目标,以践行作为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课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造成了教学目标与德育功能脱节,教学评价与学生践行脱离.为了符合学科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与德育功能统一,教学评价与学生践行结合.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规划纲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我理解,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德育基础的内容——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理应受到重视。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见效慢,需要长期不懈的营造。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持续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那应该怎样去做呢?1.培养兴趣,激励求知欲望;2.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高竞争意识;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环境下,思考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对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新理念、新思路尤为重要.基于课题研究结果,为学校德育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提供基本线索,呼吁学校德育主动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加强对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性和影响力,实现网络伦理价值观对学生美好网络生活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言传身教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在体育教学中适时融入德育,通过体育这一特殊平台,培养学生学会公平、竞争及团队意识等体育道德风尚,甚至将体育道德风尚带入生活中去,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教育之根本,对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学会做人,而后者则是教育的根本落脚点。中学德育工作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更要会育人。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在德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所谓教书,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育人,就是教学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第二章"战略主题"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  相似文献   

20.
卢德彬 《辅导员》2013,(8):33-34
<正>"规范养成"是德育的基础,学校应该致力于学生基础道德的形成,努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文化浸润"德育的灵魂,学校应以先进的文化陶冶人、塑造人、发展人,提升健康的人生品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谐育人"则是德育的宗旨,学校应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整合教育资源,协调教育要素,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一、立足规范养成。所谓"规范养成",就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德育要求,依靠外界以及自己的自觉控制与调节,反复进行练习和实践,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