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磁铁”一课要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种类和性质。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磁性,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指南北方向四点。教学难点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课前应准备磁铁、指南针、铁钉、缝衣针、曲别针、细绳等,以便将进行分组实验。若磁铁不够,要动员学生收集,教师按课文的方法制作一部分。教学可分四步进行。一、认识磁铁的性质。教师提问:磁铁对所有的物体都能吸引吗?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用磁铁分  相似文献   

2.
《磁极的相互作用》是教科版科学课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四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①认识磁铁与方向的关系。通过观察悬挂的磁铁静止时的方向.发现磁铁指示方向的磁极是固定不变的.并认识磁铁的南极与北极。在实验前我让学生讨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引导他们学会有步骤、有序地开展实验。②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出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规律。但极少有学生能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句话来概括发现。教师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区分能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2.学生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能否被磁铁吸引。3.学生能用定量的方法,观察磁铁吸引曲别针的“能力”。4.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学  相似文献   

4.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一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自然第一册第十课《磁铁游戏》隔着东西能吸铁吗?可设计这样的实验。 材料:条形磁铁一根,细线、曲别针一支。 操作:细线系住曲别针、一手握磁铁,另一手牵细线,使磁铁与曲别针保持一定距  相似文献   

7.
“老师,老师,大发现!”“老师,我们的磁铁相同的磁极竟然也能互相吸引!”——这是我在浙江省电化教育馆录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发生的一个插曲。“意外”的产生《磁铁的两极》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时,是《磁铁的磁性》一课的后续研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将继续经历探究磁铁性质的学习过程,并自主构建以“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两极一端是南极、一端是北极;磁铁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等为主的知识结构,从中继续培养学生对磁铁的探究兴趣、相互合作探究的…  相似文献   

8.
曾红梅 《科学课》2009,(7):32-35
《司南的启示》是《磁铁的奥秘》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神奇的磁力》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磁铁有磁力、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磁极。本节课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指南针,研究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这也是为下节课研究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认识,修正错误看法。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一部分不锈钢,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让学生们清楚地感受到磁铁吸引力的这种特点,加深对磁铁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唐冲 《科学课》2009,(3):26-27
本课是《磁》单元的内容——《磁铁的力量》第一课时。本课以磁铁的性质为线索,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哪种情况吸得多?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磁极的指向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决定在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及活动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教材理解《磁铁的力量》是小学阶段学生了解磁知识的开门课,是学生认识、探究磁现象的基础,能起到激起学生创新热情、并根据磁铁磁性进行发明创造的的作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但是对磁知识了解的却不多,教师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找出这些材料性质的不同;用定量的方法设计多种实验方案,观察认识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物体距离之间的关系。2.能通过反复实验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将课上学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分析《研究磁铁》一课编排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二是研究磁铁的性质。包括:磁铁能吸铁;磁力有大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活动三是制作活动,自制指南针,自制磁铁玩具。活动四是引导学生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 《研究磁铁》一课编排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二是研究磁铁的性质。包括:磁铁能吸铁;磁力有大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活动三是制作活动,自制指南针,自制磁铁玩具。括动四是引导学生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认识几种磁铁 :条形、蹄形等。2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 :磁铁能吸铁 ;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3 .培养初步的实验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磁铁吸铁的性质。2 .难点 :对学生掌握、概括知识能力的培养。3 .课型 :科学实验课。  三、课前准备物品 :各种形状的演示磁铁各一个 ;每组若干个磁铁 ;每组一盒实验用小物体 (曲别针、大头针、木片、纸片、玻璃片、布、钥匙、硬币、笔帽、小刀、牙膏皮、金属钮扣等 ) ;每组一个盛有水的玻璃杯 ,内装两个曲别针 ;两个水槽。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5.
齐静 《科学课》2008,(12):56-56
教学分析 《研究磁铁》一课编排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二是研究磁铁的性质。包括:磁铁能吸铁;磁力有大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活动三是制作活动,自制指南针,自制磁铁玩具。括动四是引导学生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林云娥 《科学课》2009,(2):46-49
教学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3.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目的要求《电磁铁》一课是学生在已学习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电源的正负极、电流的方向大小等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性质;通过实验对比观察,认识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条件和电磁铁磁极变化的条件;通过实验比较,认识磁铁、电磁铁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联系实际,结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难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进行研讨、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新景 《科学课》2014,(5):43-44
教学目标 1.能设计实验证明磁极的磁力最强,能用图正确记录各种形状磁铁吸引力最强的部位。 2.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实验证明磁铁的两个磁极的不同,引导学生产生对磁极指示方向不同的猜想,教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证据来验证此种猜想,促使学生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主动转变观念,形成科学概念,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采用悬吊法、水浮法、支架法,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南北两极,培养学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分析 《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2课,与它相关联的还有《指南针》内容,都是对磁现象的研究,教材安排4课时教学,本节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形式,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从而了解磁铁的磁性与磁极,发现磁铁间的互相作用,建立“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科学概念,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