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羽毛球双打是体育比赛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对比赛中的客观规律进行分析极为必要。基于此,本文尝试研究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首先给出羽毛球双打场地分区方法;其次选取比赛样本,以数据为基础获取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规律;最后给出羽毛球双打技战术建议。本文尝试通过样本数据分析的方式,对羽毛球双打内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双打晋级     
《网球》2006,(5)
1 稳定可靠的发球即使偶尔你能"轰"出时速120英里的 ace,在看我来,这也不是你真正所需要的。你最需要的是保持高成功率的一发,兼具有控制的落点,以便为你的发球上网获得更好的拦网位置。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双打组合之一"双伍"兄弟——伍德布里奇和伍德福德——从来都缺乏势大力沉的发球,可是他们却具有极高的保发球局成功率。什么原因?关键就在于他们具有高人一筹的发球命中率,  相似文献   

3.
关于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及稳定性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发球点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规则规定没有发球权就没有得分。发球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比赛的胜负。而发球落点的变化性是高水平双打选手发球技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女子网球双打比赛竞技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拍数分布特征:多拍结构呈正偏态分布;正偏态分布的峰值为二拍基本单元竞技过程;80%集中分布区间为第一至八拍。②发球是网球双打比赛中十分重要的单项技术,前五拍击球是攻防对抗的焦点。③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优于接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④在发球技术中,右区第一发球以中路为主,内角、外角使用灵活多变;左区第一发球结合“澳式”站位,发球落点分布均匀。⑤发球战术过程的空间位置变化灵活,力争主动得分;中路落点的击球是接发球方攻防对抗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金路 《网球》2014,(3):93-93
双打组合中的两位选手彼此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便良好执行比赛的计划和策略。右图中两位双打大师展示了在发球局中"I"字型站位的精要所在。发球选手要与网前选手在每次发球前商量好发球的落点和双方的站位方式以及移动线路。发球选手发球后向前移动,去和守在网前的搭档控制网前。网前选手正处于准备位置,她知道这一分在对手击球时该向哪个方向移动,也知道身后的搭档会来到网前。网前选手的第一个动作是先向前移动,然后试着截断对手的接发球线路。  相似文献   

6.
短盘制的网球双打项目,深受中老年人的欢迎。现将几种适宜于中老年人的配合技巧介绍如下,供球友们探讨。 一、发球配合 1.本方发球时,队友应站在网前,封锁对方接球队员的回击球路线。第一发球速度快、落点好,应靠近网站位。第二发球时,应根据对方击直线球的水平和自  相似文献   

7.
高坦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4):417-418
对当今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一分球的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男子双打中发球上网几乎是所有选手在比赛中应用的战术,男子双打多场比赛主要集中再前五拍,发球方通过对一发二发的调整,以及接发过程都反应了男子选手在比赛中不仅要保证发球的质量、落点,还要注意提高击球的落点、线路等。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单打主要是靠耐久力、击球方式、奔跑能力和 精神意志力,那双打比赛获胜的诀窍却不同于此。首先配合的两个人要处于正确的位置,这样才能完成他们获胜的一击。同时,双打比赛不包含多种多样的击球,你甚至几乎不需要作过多调整。只要上网、截击,将球打过去就能得分了。在双打比赛中,你很少会与对手打来回球,但你一定要打好每一个球。双打中你要掌握好下面五种必不可少的技术:1外角发球 在双打中发球采用外角落点,比单打中这样发球能给你更多的机会。原因是你用不着独自负责照顾整个场地。你可以站到发球中心线与双打边线之间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外网球双打技术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男子双打多场比赛主要集中在前五拍,发球方通过对一发二发的调整,以及接发运动员在比赛中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都反应了男子选手在比赛中不仪要保证发球的质量、落点,还要注意提高击球的落点、线路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设置不同难度目标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发球落点成功率及自我监控能力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合理的目标设置对运动员的发球落点成功率及自我监控能力各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合理的目标设置训练能够较好的促进网球运动员发球落点成功率以及网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各维度控制效果的提高,为网球教练员及运动员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1.
双打训练ABC(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球:双打的发球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发好却不容易。因为一是定点.二是要求不出台,因此在练发球时强调三点:1.发球不出台,压低弧线,在此基础上注意旋转变化。2.要有两套发球,一是用于平时主要得分的发球,旋转强一点,有时出台也不怕。二是关键时的发球,要稳定,一定不能出台。3.发球的落点最好是从本方台面的中线到对方球台的中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选手郑洁2008年温网全程比赛的录像观摩,对其发球技术从身高体重、发球落点区域分布、发球球速、ACES和双误、发球成功率、发球得分率等方面与其他优秀选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郑洁的发球比较稳定,但在速度、力量方面与世界优秀女子选手存在较大差距;发球是其技术较薄弱的环节.建议从加强速度力量素质的训练、提高发球技术和完善发球技术动作、增加发球落点变化三方面弥补身高、体重带来的劣势.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澳网男单决赛选手的发球环节中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发球速度以及发球落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发和二发球的平均速度具有明显差别,而且随发球区域的不同一发二发的落点选择也不同。但是总体趋势都是意图控制对方的反手和中路,尤其是二发中路偏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发挥“澳式站位”在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中的优势,研究世界顶尖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中的应用“澳式站位”的成功率,以此提高我国男子网球双打比赛的竞技水平。方法: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网球双打比赛中使用澳式站位战术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布莱恩兄弟在16场大满贯决赛中使用澳式站位战术的总次数为741次;发球线路选择反手位、中路、正手位分别为306、27、198次;一发使用效率为78.8%,而二发使用效率仅21.2%;发球线路选择反手位时,网前人向发球区移动、向非发球区移动、不动的次数分别为168次、92、46次;第三拍网前截击得分成功率为68.8%。结论:在不同时机选择应该根据对手的实际情况进行抉择,在一发球选择使用澳式站位战术的成功率与使用率上要远远高于二发球的时候;在网前人向不同区域的移动下,发球人应该更多地选择发向接发球方的反手位;在为网前人创造截击得分的机会下,发球人在一发上选择发向接发球方反手位得分成功率更高;在选择使用澳式站位时,发球尽量减少发向接发球方的正手位。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高抛发球已经历了25年的历史,各代乒乓强手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但是,接发球方也在针对性地练习和适应。如果不注意总结和系统研究,很容易在发展中忽视一些有效的技术,或一齐效仿目前最流行的某一发球方式,使得高抛发球技术单一,战术变化不多。下面对高抛发球目前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①动作偏小,技术简化,只是越抛越高。②没有蛇形的拍形摆动动作,没有明显地飘忽感觉。③以侧身正手左侧下多,左侧上很少,右侧上、下旋几乎没有,也很少与奔球配合。④落点以左方斜线台内球多,而其它落点的配合少。⑤发球时手腕手臂太僵硬,动作不放松,左右摆不自如。⑥反手高抛运用太少,旋转变化和落点变化不明显。⑦由于发球单一,旋转与落点的变化没发展,使得外队接发球、接发抢成功率提高,使我方第三板的抢攻效果降低。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网球发球的质量包括:发球的成功率、稳定性、球的速度、球的旋转、球的落点等,发球质量的好坏与比赛的胜负有很大关系。因此,“怎样提高网球的发球质量”这个问题是网球运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前三拍技术决定着双打比赛的走向,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伊始的主被动关系,本研究对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女双决赛中前三拍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对陈清晨、贾一凡(以下简称凡晨组合)、杜玥、李茵晖(以下简称李杜组合)在十四运会女双决赛中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以比赛中发球的落点、得失分;接发球的落点、技术应用次数以及得失分;第三拍回球落点、技术运用及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基层梯队中女子双打、男子双打乃至混合双打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发球落点集中在1区和5区,发球技术较稳定;接发球运用最多的技术为推球和扑球;第三拍技术在两对运动员之间存在差异,且均有失分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8.
有发球必有落点,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比赛如能将大量的发球落点统计在案,分区汇集,加以综合,然后再查明比赛中发球落点在球场的具体分布情况,这对寻找发球落点的一般规律,进一步认识发球,指导一传垫击都同样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开始。它既是进攻的第一个手段又是防守反击的第一道关。在同等发球质量、同等接发球水平的情况下,发球落点区域的不同,其产生的发球效果也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发球作为乒乓球比赛开始的第一拍,有着无可厚非的主动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好坏,除了旋转的强弱,也体现在对落点的控制和变化上.发球好的运动员可以凭主观意识站在任何位置,发出任何线路、落点、旋转、弧线的球,通过高质量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为下一板击球争取主动,还能起到控制或破坏对方进攻的作用.本文选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4场有代表性的比赛(表1),分析其发球效应与发球环节的关系,为广大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