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邮箱     
切削飘飘我的网球偶像是冈萨雷斯,因此我的打球风格也与他很像——强力的全场闪身正手进攻,成功率还挺高;反手也能在对手上网施压时单手反拍搏命抽击穿越,打上就打上,打不上拉倒。但大多数没有压力但来不及侧身用正手的情况下,我都会把球切削回去。我现在的问题是,切削出去的球没有什么球速,飘飘悠悠的飞过球网。之前觉得这样还挺好,让对手无法借力进攻。可最近遇到一位"童子功"对手,压制我反手,发力打  相似文献   

2.
专家邮箱     
整合技术我是一位3.0级的选手,已经打了3年网球。我有一个好朋友,同时也是我同一天开始学球的球友,运动天赋很好,虽然没有我练习的多,但是他的移动能力、体力和对球的判断都要比我好。他动作不是很正规,反手也不是很  相似文献   

3.
我打乒乓球,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记得40年代李宗沛、薛绪初二位高手来无锡打表演赛,激发了我的兴趣,但没有钱,只好找块木板作球拍,往墙壁上打。后来进入无锡电报局工作才有了场地、球桌和球拍,也有了球友。 我以守球为主,总琢磨着如何才能战胜对方,打出绝招。有时学李宗沛的样子送短球,放高球,打刁球。球友们输了,常不服气,总骂我是“怪球手”,叫我“刁无锡”。我反手以削球为主,时转时不转,在空中飘忽不定。正手以砍球为主,砍出的球全是下旋球。特别是反手突击球,可以说又准又狠。我还能发各种各样的刁球。发球常用假动作,比如眼看对手的右方,却将球发向对手  相似文献   

4.
深泽  远峰图 《网球天地》2012,(7):135-135
在国外,网球诊所(Tennis Clinic)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网球培训方式。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如周一正手、周二反手、周三发球、周四截击等),网球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病症”前来“问诊”。教练则颇有些“守株待兔”的意味,他们在固定场地留守,回答不同“病人”的问题。本次交流会活动,我们也采取了类似的模式,罗宾教练扮演网球诊所的“大夫”,帮球友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部分优秀网球运动员反手切削球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丹  乐仁油 《体育科技》2007,28(4):36-40
采用文献法、观察与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球反手切削球技术、战术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总结分析国内、外优秀网球运动员运用反手切削技术、战术的特点及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网球运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深泽 《网球天地》2009,(7):96-97
每名球员都希望拥有出色的反手击球,一部分人使用单手反手,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双手反手,当今网坛,使用双反的球员越来越多,业余球友们通常会使用关闭式站位打反手,请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网球三悟     
韩文志 《网球天地》2014,(1):136-136
“拍心”并非是“甜点” 打了二十年网球不知“甜点”的准确位置,我一直把“拍心”当“甜点”,教练也常说要“击中拍心”。但据我所知,这对中、老年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并不稀罕。挂拍后我翻阅日本球友送我的一本日文网球书,我方知“拍心”并非“甜点”。书中说:“拍子中心涂色部分叫‘甜点’,这是击球的最佳区域。甜点的位置大体是在拍面中心、稍稍靠近拍柄一侧,球如果击在‘甜点’上,手掌几乎感觉不到震动;而且球也飞得最远。”  相似文献   

8.
现在有很多球友不认为穿网球袜是必需的,那他们一定有过因长时间奔跑击球而脚底打水疱,或趾甲因与鞋子过分对抗挤压而变色的“业绩”。换双网球运动袜就可能远离水疱和黑趾甲,因为我就身先士卒过,最坚定我改穿网球袜的是一次崴脚事故,由于那双平凡的运动袜不能很好地让我的双脚与球鞋合为一体,导致跑动时脚在鞋里不稳定而滑动。  相似文献   

9.
孙海光 《网球天地》2013,(5):144-144
先后供职于《网球天地》杂志、新京报社。2001年起靠网球码字度日.且或依赖终生。2005年末首摄“金花单飞”之概念.终有幸见证中国网球与职业化暖昧全过程。北京有两三个小范围网球媒体队,这是我打球的主要场所,球友自然也相对固定。当然,偶尔兴致来了,也会出去打个业余比赛,但感觉并未如想像中的好,一来有时技不如人,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传统直板打法的反手位都是一个明显的弱点,您可能会提到王皓的直板横拉,抑或是柳承敏那天马流星般的步法。的确,这些技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反手的不足。但是对于众多业余球友来说,这两项技术似乎有点可望而不可及。这类球友多属直板单面攻打法,试想打了几十年的单面攻,突然要去练习横打,能否熟练掌握尚且不谈,就单从比赛的运用上也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1.
总是在网球场上感觉被对手压着反手打,吃亏的总是自己该怎么办?比起压削和平削打法,反手切削拥有更多的球路变化和飘忽的落点,是暗藏杀机的绝招。掌握了反手切削的攻守秘诀后,反手才是你真正暗藏杀机的有利位置。让你的对手会在不知不觉中中了你的杀招。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6,(7)
《网球》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蕾蕾,萨拉波娃的铁杆"粉丝"。由于对集球技、斗志、美貌、身材于一身的萨娃 MM 严重崇拜,从去年春天开始,蕾蕾我终于开始了向往多时的网球梦。回头看看这一年多的学习成果吧:虽然保持了每周打球一次以上的稳定频率,但是总体来说,进步缓慢。尤其是反手,如果说正手都达到2.5级了的话,反手最多也就1.5级,基本能"打哪儿,指哪儿"。最讨厌的是,正反手的差距好象仍在不断拉大,看不到反手有什么进步的苗头,好郁闷!闲话就不多说了,下面是我的反手"珍藏版"照片(呵呵),请大家凑近点,希望你能给点建议,多谢多谢!  相似文献   

13.
专家邮箱     
让握拍更舒服问:我正手一般用半西方式,单反用东方式反手,截击、发球、切削一律又都采用大陆式。可是每次打球时,我总要花一段时间来适应各种握法的感觉,否则老觉得别扭,特别是我打反手上旋时明显感觉握拍难受。请问:像我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介绍给我的?  相似文献   

14.
球友     
“喂,下午去打网球吗?”“喂——我还有很多书得看,明天有个小测验。”“我又不会打。”“我没拍子,没人肯借。”“恐怕我还得洗衣服。”种种的答复终于冷却了我突发兴起的念头,只好悻悻地坐下。 对于网球,我不是个expert,甚至可以说是个笨拙的未入门者。只是因为像喜欢听音乐或是喜欢看书一样地喜欢那一身漂亮的行头和优雅滞洒的动作。刚进大学门便开始在周围寻找球友,不幸的是尚未来得及找到便被一周近40节的课时给封住了。于是,绿色小球渐渐被我所忽略,我只是偶尔会想起高中时候的几位球友。  相似文献   

15.
去年在南宁参加中南协作区老年网球赛,湖北队两对“双上网”的选手取得了全胜,球友问我“怎样打双上网”,我信口答道:“只要中场能拦截,能扣杀,能跑回后场回击过头球就可以打“双上网”,回来几个月了,作了一番思考,写出如下几点,与老球友们共同探讨。 老年选手想从一前一后走向“双上网”,除了认清“双上网”的优越性,下定决心去练之外,必须解决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青青   《网球天地》2009,(9):76-77
反手一直是球友们较为热衷的技术.从反手主题活动历来的火爆场面便可见一斑。球友们在操练反手技术过程中.暴露最多的问题是握拍不正确,这直接影响了反手击球的技术动作和效果。所以,想要掌握或精进反手技术,不管单反还是双反都要从正确的握拍开始。  相似文献   

17.
深泽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0,(12):94-94
11月14日,“球技宝典交流会”首次来到格林威网球俱乐部。Dunlop Biomimetic仿生应用科技系列新品球拍同时举行了试打会。爵摩仕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还为参加交流会的球友准备了精美礼物。  相似文献   

18.
专家信箱     
Q 我和朋友们自学打球已有一段时间,到现在为止我感觉正手还行,可单反怎么也打不好,不是下网就是出界,要不只能轻轻将球挡回去,没有一点威力。请问,单反应该如何练习才能拥有一定的回球威力呢?(成都/程影)A 虽然你已和朋友打了一段时间的网球,但是由于无人指导,反手遇到了一些困难。对初学者来说,反手比正手难掌握些。因此,你应该首先把反手的动作原理搞清楚。所谓"反手",是指击球位置在持拍手相反的方向(对双正双反的人来  相似文献   

19.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0,(11):88-89
本篇为各位球友呈现的是横板反手拉下旋球的动作解析。反手拉下旋球是横板打法极为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娴熟的反手拉球技术可以在接发球环节更具“侵略性”,尤其在前三板环节可以抢占先机,更好地为下一板衔接创造绝佳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2009,(7):112-112
Luc aBonati是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意大利人,他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网球。5月2324日,他再次来到上海金地格林世界国际社区。“今年我又来了,碰到很多老朋友,去年我第一次参加“金地杯”国际友好网球邀请赛.打得不错,还认识了很多球友.今年希望能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