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当对手持球或处于危险的切入区域或位置上时,防守者一般应背向篮板,占据人、篮之间的位置。当对手靠近篮下或有可能断球时,则应保持人、球之间的位置。防守主要是靠脑子和步法——二者缺一不可。任何时候都不要试图节省脚步移动。 2.给对手在得分区接球造成困难,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阻挠对手,不让他接球。 3.只要可能就要力求做到人、球兼顾。用2/3的余光监视自己的对手,1/3的余光注意球。 4.除非已被对手超越,为了快速追赶对手,否则决不要使用交叉步,而应采用滑步。 5.不要轻意去袭击对手,要以较低的防守姿势,谨慎地逼进对方,并随时准备后撤或  相似文献   

2.
专家邮箱     
切削飘飘我的网球偶像是冈萨雷斯,因此我的打球风格也与他很像——强力的全场闪身正手进攻,成功率还挺高;反手也能在对手上网施压时单手反拍搏命抽击穿越,打上就打上,打不上拉倒。但大多数没有压力但来不及侧身用正手的情况下,我都会把球切削回去。我现在的问题是,切削出去的球没有什么球速,飘飘悠悠的飞过球网。之前觉得这样还挺好,让对手无法借力进攻。可最近遇到一位"童子功"对手,压制我反手,发力打  相似文献   

3.
专家邮箱     
双打中的接发球专家你好,我的单手反拍技术比较薄弱,在相持过程中还能拉住对手,但是一旦对手的重炮发球发向我的反手,我就顶不住了。单打比赛还好说,我可以用切削的接发球技术将球挡深,可是在双打比赛中,我的切削接发球总会被守在网前的对手抢到,或是发球的对手直接发球上网,我就根本没有  相似文献   

4.
当我在教学生们切削发球时,他们会想象出一记外角发球滑离球场,将对手拖出场外,或是直截了当的ACE球。虽然传统的"开罐器"式切削发球是很普通的一种切削,但我教的这种发球在占先区(对右手持拍选手来说)和平分区(对左手选手来说)同样有效。我将这种发球叫做大力切削发球。本质上,这是一记带有更多力量的、结合侧旋与上旋的、发向"T"点的球。混合了侧旋和上旋的发球不但力量十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能让球像切削发球那样略微向左运行,同时也向上跳离对手的击球区域。这给对手较少的接发球选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很高的位置击球,同时要在球场中路制造角度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结合了上旋和侧旋的发球,可以是力量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发球。  相似文献   

5.
1)球拍当你被对手来回调动,被迫出现像克里斯特尔斯这样勉强能碰到球的情况时,就不得不采用切削球进行回击。这是你此时能够获得控制与力量的唯一击球方式。克里斯特尔斯使用大陆式握拍方法,在拍头高于球的高度开始挥拍。  相似文献   

6.
《网球》2010,(10):121-121
在比赛中,尤其是关键分,如果能让对手在低于球网的高度击球,就有机会瞬间把握一分的主动权。切削球就能让它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上届温布顿冠军毛瑞斯莫,是擅长全场打法的运动员,与大多数女选手不同,她善于来到网前得分。一但遇到浅球,或是软弱的二发,她最常用的就是反手切削随球上网,给对手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这个时代的比赛,我有些个人认识:每个人,每一分都不厌其烦地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是什么?——逼对手回出浅球。你若能掌控球场的中央部分,那你就有很大的希望赢得这分。要掌控球场的中央部分,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逼对手回出浅球。当你得到一个浅球的机会,就可以踏入球场,主控这分,压迫对手来回奔命,或者只得冒险一搏。说到这里,我顺便提醒一点,不要以为有了中场浅球机会就一定要一拍子打死。它还可能是一次做球,就像你打斯诺克一样,你绝对可以在接下来的一拍完全摧毁对面的家伙。此外,它还可能是一次计划周密的战术.你不要急于简单了结对手,控制住球,反复调动对手,直到彻底催垮对手的体能。好了,还是说说我的经历,如果凭我的经验教你些办法,相信对我行得通的办法,对你也应该会有所帮助。那就来吧我的朋友,接下来,我们就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休闲吧     
《网球天地》2011,(1):131-132
双打比赛中,在处理中路球时非常容易出现应有的失分。因此,只要出现机会,不要犹豫,直接把球打向两个对手的中间地带。同理,已方也要在球场上有保护中路的意识,预先定好处理这些球的人选。  相似文献   

10.
规则问答     
《网球》2014,(2):79-79
Q机不可失在一场双打比赛中,我的搭档还在捡球回网前的路上,对手就将球发向了我,虽然我把球接回去了,但我的搭档却将对手打过来的球打下球网,我的搭档认为对手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将球发出,因此这分应该重赛。但对手却以这分都已经结束为由拒绝了我们的要求。请问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专家邮箱     
《网球》2008,(7):115-115
高效的发球练习大多数选手练习发球都会选择拿一筐球,先在一区一个接一个的发,然后是二区。我认为,发完球后继续打对手回过来的球更有助于提高发球水平。因为在比赛的时候,你的对手能接起你的大部分发球。  相似文献   

12.
如果防守队员逼上来,你可以用身体左侧或右侧斜倚着对手,并通过身体的转动背对对手。当你用脚外侧转身托球至身体同侧时,你的眼睛应盯住球,确保自己稳稳地控制球。 当防守队员从正面冲过来的时候,你会更容易摆脱对手的纠缠。以手能看到球的运行方向,并会在球到你的脚下之前试图进行阻截。如果你能摆脱防守,你就会有更好的机会转身控球突破。 一旦摆脱对手的纠缠,你必须尽快射门。有时你会有一定的空间来调整球,然后去射门。但你最好不要这样做,而应在第一时间里射门,因为防守队员总是紧跟在你的身后尝试着下一次抢截。 你只需用…  相似文献   

13.
专家邮箱     
《网球》2006,(8)
如何对付双底线?刚参加完"DUNLOP·《网球》杂志杯"的业余比赛,碰到个令我很郁闷的问题:当对手发一发时,他们采用一网前一底线的阵型;而二发时,网前的人就会退回去,形成双底线。对手的二发其实很菜,但是,一旦他们形成双底线站位后,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往哪儿打好了?每次这样的接发都搞得我很犹豫。还请教练帮我出注意,谢谢。张琪:双打基本的战术思想就是:攻后避前,攻弱避强。对手一旦形成了双底线站位,你接发球时,先可以考虑如何把球打向对方较弱的队员,另外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你是擅长接直线,还是斜线,然后再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假如对方两名选手实力比较平均的话,把球回向对手的中路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这样的回球不但容易造成对手在配合上的失误,而且还有利于本方同伴的封网。反手切削,该不该动手腕?我反手是用双手握拍,但被动时就得用单反切削了,而我长期以来都对单反切削存在一个疑问:切削的瞬间,手腕到底应该是固定的呢,还是  相似文献   

14.
发球不能只以发球本身为目的,只想着发球入界……最好是Ace球……不要双误……期待对手失误……而应该力争打出“战术性的发球”。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定要对对手的接发站位、击球点及回球路线做出预判,自己同时也要掌握具有战术性的发球技巧。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7,(9)
球也喜欢亲热吗?Q我们正在进行单打,我把球打给对手,没想到击中了场上的另一个球。我打过去的球象火箭一样,弹上了天,对手把它当作一个高压球暴扣下来,把我"打死"。可我认为这个高压球不算,因为之前这就是一个死球了。请问专家:落到对方球上是不是一个死球?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16.
《新体育》2012,(4):111-111
中学课本有个“赔本儿赚吆喝”,到末了卖东西不图赚钱,图个痛快。亚冠首轮,广州恒大客场打全北现代,打到后来,一伙子做体育编辑、记者的朋友吆喝着宁愿要郜林那一球闷在对手身上,不要进球了。显然。他们认为5比1在手,再进个球对他们分泌的多巴胺数量影响不大,倒是想教训教训韩国全北现代“输不起”的熊样,让肾上腺激素和多巴胺再次决堤。  相似文献   

17.
专家信箱     
1.在一次比赛中,我的对手在网前猛地切削一记小球,等我冲到网前正要挥还反击时,不曾想这球过网落地后却魔术般地反弹回落在对方场区,结果我没打着,这个球该怎样判罚呢。如果我追打这个球会不会过网击球?(北京晓晓)  相似文献   

18.
如何击败你的对手 这部分我阐述的是带球过人,在比赛中通过各种假动作摆脱对手的能力是每名球员应该具备的神奇武器,也是击败对手的必要手段。在大部分的职业生涯中,我都能够运用自己的速度和控球能力突破对手,但是如果你没有与生俱来的速度,你就必须掌握一两个假动作。练习内容 1、将球趟向防守队员,眼睛 盯着对方而不要低头看球; 2、稍微弯腰,上体在球上,身体重心移动至左边; 3、开始用左脚在球前面迅速绕一周,让防守队员犹豫不决; 4、身体重心迅速转至右边,而此时防守队员已经失去了身体平衡; 5、在防守队员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一点通     
迎上去打当你的对手打过来一个短球或落点在中场的“肉”球时,你可不要向后移动失去这一好时机,反变成被球追打。向后移动意味着你会退到球场更深的地方,这样你回球的角度就减小了,也就意味着你的机会减少了,而你的对手因此赢得了时间调整好了位置。记住,你要做的是:采取攻势向前移动尽早击球,你就能在球弹地上升时击到它。也许你会因此打出一记高压球,或者获得挥击式截击的机会,如果你手感好的话,还可以放出高质量的小球来。  相似文献   

20.
1号Rocket Man     
有一个男人.他为篮球而生。他拥有"联盟最快第一步"的突破;他喜欢把球扔在篮板上接球双手灌篮;喜欢在外线晃一下对手,让对手认为他要突破,却以干拔让对手望尘莫及;他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