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鸢尾花     
谢明 《网球》2010,(9):184-184
她在周三的早上.披散着头发,开始打扫房间。在送走儿子之后,她曾经在镜子里端详自己的眼睛.她长久地凝视着镜子,像吉普赛人一样.企图看见先知的光芒.从深不可测的瞳仁中反射出来.她的脸在镜子里无限重叠下去:水晶球里的脸孔.21.24.25.31,34,35……她足足发呆了两分钟.脑海里变幻过很多机场.商场或者酒吧里的画面.那些画面像剥离碎片一样飞舞。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6,(4)
盼望了许久,我的QQ终于变成“太阳”了。我迫不及待地创建一个群,又迫不及待地在另外两个群里公布消息。欢喜之余,我打算兑现以前的承诺,将云雾小姐的群还给她。以后,请大家不要申请加入12167335这个  相似文献   

3.
闪闪的晨星     
贾倩 《围棋天地》2013,(19):6-9
第一眼见到王晨星.就会感觉到她的阳光、爱笑.深入接触下来,会发现她乐观、单纯、耿直、有一说一。在她的字典里.似乎只有是非对错,从没有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4.
住在研究生楼内的大一新生我们轻而易举的接触了莫慧兰——这个“世界冠军”的生活。每天早晚在水房里如期而至,或在拥挤的电梯里,或在等待电梯的长长的队伍中,或在食堂里你会遇见她,一身李宁牌的运动服,甜甜的微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有一群群的男生、女生徘徊在门口的走廊上,间或也有人敲门,或打错电话询问“莫慧兰在么”?隔壁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到晚上十点、十一点仍笑声不断。原本光秃秃的阳台先晾上衣物,不久又伸出一只电视天线来。莫慧兰的待遇属于“博士级别”——两个人一个宿舍。她的室友是一位刚从澳大利亚回国的博士,亲切地称呼她兰兰。  相似文献   

5.
王涛 《中华武术》2001,(8):54-55
初初见你.入群中独自美丽。认识范雪平已经好几年了.她是这样一种人。在竞争激烈的比赛场上,无论输赢: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上,无论顺境逆境;她永远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像个一直在校园里念书的学生,却多了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成熟与超然。我一直找不到很贴切的形容词来形容这种“范氏美丽”。范雪平静静地坐在我的身边。朴素而灵动,就好像景色已现,却有意淡化山水,而那种稀释后的浅色美丽更让人心动。忽然,有个调冲出了我的心房:从容。是的,这正是我搜索枯肠而一直没有找到的那个词.为范雪平量身订做的调。  相似文献   

6.
宋斐  郑迅 《乒乓世界》2005,(9):34-35
她16岁才进专业队,此前每天只练三个小时的球,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把刀”.她打球时从未中断过学业,从小学到高一.她在全日制的学校里上到16岁.她在九运会上率领广东女队异军突起.获得团体第四.并在女团半决赛中击败了张怡宁.她来去匆匆地在国家队待了不到两年.最终自己选择了离开.她曾有机会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子,面对千载难逢的良机,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她在27岁时被任命为广东女队的助理教练兼队员.拿到了学士学位后,她还想继续攻读一个在职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埃拉尼赞     
华夏 《网球》2012,(10):183-183
身高仅164厘米,体重60公斤.埃拉尼的身材条件在巡回赛里毫不起眼。因为长得很瘦小.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相信可以和身高力壮的球员们抗衡。2012年初.她支付了昂贵的违约金.换上了一试钟情的新球拍.一切都开始改变。用了9个月的时间.她完成了由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她打八澳网八强.法网获得亚军.美网闯入四强.成为首位在法网之外闯入大满贯半决赛的意大利人。她最辉煌的战绩来自法网.手下败将包括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娃、德国一姐科贝尔和斯托瑟。  相似文献   

8.
寒冬腊月里,无缘得见周玲安热辣身材,小麦色健康皮肤如果不搭配比基尼总难免暴殄天物的遗憾.好在她已经决定从新加坡回国发展,然后我约她夏天的时候定要拍一组泳装大片。关于美女旁边总有野兽的传说.周玲安未置可否.在短短的相聚中,她不紧不慢的回忆着类似经历,措辞总有种精致的感觉,难怪她希望在国内进一步向双语主持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的乔晓卫活脱脱一个假小子.整天混在男孩堆里玩,舞刀弄枪.爬树掏鸟蛋这些男孩子的游戏经常让她玩得不亦乐乎。如果有人欺负比她大两岁的哥哥.乔晓卫能找到人家里去算帐。当年.做海军的爸爸积极响应“体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给女儿买来一支乒乓球拍.初衷是想让她锻炼身体。没想到,天性顽皮的她却被那个在球台上跳跃、旋转的小小银球拴住了心。不久.县乒乓球队相中了她.而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让乔晓卫把打球当作玩游戏.让她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0.
罗马 《网球天地》2010,(6):20-20
戈夫列拉。达布罗夫斯基.一位刚满18岁的加拿大女孩,但你不得不承认.小姑娘的名字并不“加拿大”,反倒很“波兰”。没错.她的父亲是个地道的波兰人,母亲则是正宗的加拿大金发美女。在一个网球并不发达的国度,戈夫列拉(昵称:盖比)堪称惊喜.年纪小小的她已是同年龄段里的佼佼者。时间最终会告诉我们她能否到达女球员的顶峰。  相似文献   

11.
6+1=“齐”     
《新体育》2003,(4):24-25
中国传统里,七有齐整圆满之意。钩股定理中对七巧板的描述是“统中求变,灵易多态”。艺体队里也有一个七,那就是集体项目的教练何晓敏和她的六个宝贝队员。" 京城磨砺十几载" 从80年代初我国首批少儿艺术体操队正式组建起,何晓敏便进入了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开始艺术体操训练。这以后二十几年,随着中国艺术体操的成长,她也从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变成了国家队集体项目的教练。" 回忆起自己的过去,何老师觉得现在这群孩子好幸运。1981年,9岁的她在母亲恋恋不舍的泪光里踏上从广西开往北京的列车。怀揣着妈妈给她的七块钱(…  相似文献   

12.
《飘》里的斯佳丽·奥哈拉让我印象深刻,从初中开始到大学.每年的暑假都要读一遍,只因很爱斯佳丽,爱她的美丽.爱她的刚强.爱她的敢做敢为和颠倒众生的女人味.还有那猫样的绿眼睛。相信斯佳丽·约翰逊的妈妈肯定同样爱看《飘》.不仅自已的名字米兰妮取自《飘》中米兰妮·汉密尔顿.更是将“斯佳丽”这个某种意义上已经代表着女人力量的名字赋予自己的女儿。而斯佳丽·约翰逊也果然没有辜负母亲的心愿.像书中的斯佳丽一样.这位好莱坞最具潜力的女星如今正在用她致命的性感.坚韧的内心构造着属于自己的“塔拉庄园”。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见过她,就会忘不了她,那憨态可掬的小模样,便在你的心底里留下一个甜美的印象。她就是杨波。与她相识是在两年前,首都体育馆正在组织首次全国少年女子体操选手集训。一大群娉娉婷婷的女孩子,身着五颜六色的体操服,如同草地上的星星小花,煞是可爱。她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正在认真地练习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在场边一张红色的软椅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个身穿白衣的小丫头,抽抽搭搭哭得好伤心,使人忍不住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大鸟: 最近好吗?我是天津的一位体育发烧 友。在这炎炎夏日里,我希望大鸟的解答能带 给我一丝清凉。我喜欢关颖珊已经很久了,我好想知道她的资料,大鸟可否帮帮我? 1.关颖珊看起来很年轻,是否在20岁以下? 2.她的滑行技术很好,每次旋转都很完美。她练习花样滑冰究竟多长时间? 3.关颖珊最钟意的电影明星是谁?最喜欢的 电影呢? 4.她最喜欢吃什么?最讨厌 的呢? 5.像她这么出色的选手,每 天都要用很多时间来练习,可是又 要兼顾学业,她的学习成绩如何? 6.可否刊登一张关颖珊的照 片? (求求你,一定要登啊…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叶乔波活得潇洒——一年四季欧洲、美洲训练比赛没个闲,偌大个地球除了南北极,几乎有冰的地方就有她的刀印儿。她有时候军装笔挺,出入于党政军最高殿堂,和大人物们行礼还礼谈笑风生;有时又长裙飘逸,或在瑞士国际奥委会千人晚宴上举杯致词,或在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群里卡拉OK。有人说叶乔波活得太累——28岁还没出嫁。15年以上的训练比赛给她带来颈椎半脱位、膝关  相似文献   

16.
《体育博览》2011,(10):48-55
吕一拒绝冒险,比如她从不去游乐场,但却对旅行无比热衷。套用毕淑敏一句话,假如除去经济的因素.比如想旅行但是无钱旅行的女子.天下的女人,可分为旅行和不旅行的两大流派,她是后者。一辆车、几个人,不热衷名山大川,只挑顺路的驿站,山沟沟里拍戏就去聆听原生态的虫鸣鸟叫。她像是睡在山顶的女人,总想睁眼就看到万里河川,她说这不叫冒险。  相似文献   

17.
两次大满贯挂冠和世界排名第一,这自然让你想到她——达文波特。达文彼特1996年获得的奥运金牌——这个代表着为数极少的运动员达到运动顶堆的标志,并没有放在奖品柜里.也没镶嵌在墙L,它放在了她妈妈装袜子的抽屉里。””很难给它找到合适的地方、’”达文波特说,“我并不是自负才将它们搁在一起。”这位23岁的南加州人对成功标志的态度反映了她性格的本质:轻松自如,她的纯真、友好及不喜欢过分张扬的秉性。这种性格在光彩照人的冠军9上很难看到.不过.达文波特在她7年的职业生涯中已顽强地迈出了稳健的步伐:1995年排名第门,1996…  相似文献   

18.
萨格勒布世乒赛上,波兰独臂姑娘娜塔丽娅用笑容给世界乒坛带来了一阵别样的感动,她的积极,乐观和追逐梦想的信念感染着所有球迷。在中国,也有一群这样追逐乒乓梦想的人,他们自1984年首次参加残奥会乒乓球赛获得了19枚金牌,他们在这个领域里同样捍卫着国球的荣誉。  相似文献   

19.
陆云龙 《网球天地》2011,(5):120-120
女儿芊芊四岁的时候.亭亭玉立.一副天真可爱的模样,只是有些弱视.戴了一副矫正视力的眼镜,于是被我忽悠到网球场玩儿。那时.网球尚属名流贤达的休闲活动,我的潜意识里.打网球者气自华.我是为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将来立身处世着想。  相似文献   

20.
金路 《网球》2013,(2):114-116
市中心某小区的两片网球场上.一边球场上教练正在给两个学员喂多球.另一边有四个人正在打双打比赛.其中一个就是罗燕飞,正是记者专程去东莞要采访的对象。因为坊间流传着她的很多故事.从一个在学校网球场上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到现在东莞网球群、网球网站、网球联赛的创办者组织者.而且有自己的网球用品商店.罗燕飞可以说是东莞网球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