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作为"人类的记忆",其内涵十分丰富,是文化的"母资源";从社会意义上而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文化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再繁荣,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济宁市档案局五项并举:宣传先行、丰富资源、举办展览、积极编研、网络助力,深度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济宁文化名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正 《声屏世界》2003,(8):48-48
电视文艺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融入伟大的民族文化之中。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表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举世罕见。电视文艺创作必须弘扬民族文化,光大民族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九江地处长江流域,鄱阳湖畔,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用心思索、挖掘开拓,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艺创作源泉。如九江电视台摄制的文艺专题片《千年书院白鹿洞》,承载了中国文化教育上千年厚重的历史。在创作中,我们怀着对历史、对时代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摄制这部集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文艺…  相似文献   

3.
刘烨  张毓龙 《声屏世界》2013,(11):48-49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价值诉求及其现状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与表达,并以此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4.
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文化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研究、探索民族精神和档案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坚持档案文化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积档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形成、升华的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随着民族的形成而形成,并随着民族的发…  相似文献   

5.
吕海茹 《新闻世界》2011,(6):235-236
"文化帝国主义"伴随文化全球化而来,通过文化渗透等方式侵略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而且其侵略的目的和手段更隐蔽。奉行"文化帝国主义"的国家为他们的文化侵略发明了许多看似高尚合理却充满侵略性的论调,例如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第三世界和弱小国家要对这种文化入侵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建立起本国的文化安全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6.
王伟 《出版广角》2013,(7):52-53
只要拿出内容、制作俱佳的影视文化作品,就一定能够获得读者、观众的认可,甚至影响和改变市场的风气。《中华民族生存状态全影像纪录》是由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承担的"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骨干工程、山东省2012年年度出版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民族文化要发现和保护,更要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生存状态全影像纪录》正是源于这样的责任感,通过对民族文化、民族生存状  相似文献   

7.
贺俊兰 《兰台世界》2005,(10):55-55
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史化的过程中得以再丰富、再发展、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即真实性、历史性和权威性,是民族义化教育的生动素材。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瞿小蕾 《大观周刊》2012,(28):46-47
苗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灾难深重和曲折迁徙的民族发展史练就了苗族人民刚毅的民族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也使得这个民族至今仍保持着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从说其音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湘西和黔东南是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两个地区,集中体现了苗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特征;本文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为指导,对两地苗族音乐的异同作比较全面深刻的比较研究,对我们全面的了解苗族的历史,认识苗族音乐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内容,为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苗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系列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部真实记录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的纪录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对黑龙江省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客观真实的影像记录,包含音乐、舞蹈、传统戏曲、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民俗等丰富的内容。这些珍贵的资料对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片以文化关怀的视角,记录一个民族在文明进程中的瞬间,用朴素真实的影像引发受众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石绍军 《今传媒》2011,(5):151-152
方言节目的兴起对方言文化来讲意义重大。方言节目文化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人们对方言文化传承方面作用的认识及方言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方言文化重新定位;促进了方言文化的百花齐放环境形成;有利于政府对方言文化政策的调整。方言节目的消极意义,首先方言节目消解了新闻媒体的示范性;其次容易造成狭隘的地域文化影响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石绍军 《报刊之友》2011,(5):151-152
方言节目的兴起对方言文化来讲意义重大。方言节目文化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人们对方言文化传承方面作用的认识及方言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方言文化重新定位;促进了方言文化的百花齐放环境形成;有利于政府对方言文化政策的调整。方言节目的消极意义,首先方言节目消解了新闻媒体的示范性;其次容易造成狭隘的地域文化影响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文化类深度报道在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四川《自贡日报》文化周刊推出的文化类深度报道封面版稿件,主要以“大文化副刊”的视觉,聚焦文化现象、反映文化事件、报道文化人物、介绍文化遗存,以此来折射当代自贡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它有利于地域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弘扬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强化人类命运的共通感,引发人们对于文化的向往;也是让外界通过文字、图片认识一座城市或地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化灿烂的多民族国家。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与弘扬民族文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西域研究》杂志以刊载与新疆有关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为主,杂志社始终把杂志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正确阐明新疆历史、弘扬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坚持双百方针,走特色办刊的路子,从而使杂志在学术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历史上的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正确阐明和宣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3,(Z4):50-51
<正>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物态结晶,也是一种凝结着一个民族价值趋向的文化载体。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档案文化内涵,全方位、多层次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挖掘档案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弘扬历史文化,打造白城软实力"的"五个一"文化工程,即编辑撰写一本书、拍摄一部系列电视专题片,开辟一个报纸专栏"岁月见证白城"、编排一个吉剧、提炼一句城市精神表述语"激情创业地,草原生态城"。通过对白城悠久历史文化进行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完整地搜集、保存并利用民族地方文献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弘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保存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藏书建设的重点。在民族地方文献中蒙古文文献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献。  相似文献   

18.
武陵地区地域性文化与地方文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萍  蔡清万 《图书馆》2006,(3):97-100
武陵地区是湘、鄂、渝、黔四省(市)的边远山区构成的一个特殊地理区域。在这一特殊地区里长期较封闭地世居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研究这种独特的地域性文化而形成的地方性文献,包括这些文献的载体形态、范围、特征等,不仅有利于对武陵地区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而且对于保存、继承、弘扬武陵地区的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一个民族文化的消亡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所以说,一个民族的灵魂便是它的文化。坚持好、呵护好、弘扬好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共同责任。广播电视在传播本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根、是魂,是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灿烂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应当从儿童教育开始,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始终秉承"文以载道,心系青少;书以传世,追求品质"的出版理念,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