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课异构:“变”与“不变”的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得到空前关注。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建构抑或同一教师在不同环境中的一课两上,其最大特点为构思不同、教法各异,益于教师教材处理、驾驭课堂的历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研形式。研究它,如果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同课”在“异构”中“变”与“不变”的定律,或许能给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以一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对"同课异构"下的"异构"进行分析与探究,并结合中职学校不同专业英语课堂的学情现状,分析"同课异构"下的"异构"改进更适合中职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它能规避无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也是教师提升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闻达 《辅导员》2010,(18):7-8
读了朱慧琴老师的《同课不同形,异构不异法》很有感触。她在文章中首先说出了“同课异构”的好处,接着对“同课异构”作了简单的解释,然后重点从“异构的形成要遵循平等”“教材的激活要遵循灵动”“课堂的生成要遵循个性”“开放的反思要遵循理性”和“过程的体验要遵循自主”等五个方面对“同课异构”必须遵循的教学准则和教学规律一一说明,这些也就是作者强调的“不同的课堂建构”的“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一次县级“同课异构”课堂展示观摩活动为基础.通过分析和反恩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同课异构"是一种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基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营造良好师生互动与交流空间的有效的行动教学研究。笔者基于高中政治"同课异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课堂生成等方面进行了评述,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高效生成的原则,并提出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校“多维异构”这一研训模式是在我们对其母体即“同课异构”的概念构成维度、开展同课异构的依据、意义和实施流程等问题予以探讨和实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展教师们的校本学习渠道,丰富教研形式,特别是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年老师提供更多的实践展示平台而创设的。我们大胆地对“同课异构”的内涵进行了创新性的拓展,在同课异构的传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将“同”和“异”的场域进行了扩充与丰富,即创生传统的“同课异构”为具有我校特色的“多维异构”。  相似文献   

7.
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学习经历、情感体验,教学现场呈现的学生实际情况也不同,自然就建构出不同的教学设计,处理手法,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其折射出的设计理念,思考模式的差异性等等,都值得我们潜心揣摩并学以致用。文章通过对四节同课异构课中“同”与“异”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恩华 《学语文》2013,(5):68-68
一、“同课异构”:对问题本身的追问“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课程,用不同的方法、形式完成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同”的是内容。“异”的是方法、是形式。但是,笔者认为,对该问题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同课”之“同”不仅包括课程内容栩同,且应包括相同学生群体在教学理论中,教师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一个教师在面对不同群体的学生时,  相似文献   

9.
王娇杨 《考试周刊》2010,(6):209-210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课堂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如何在课堂内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一堂有效的课堂探究课是以学生的“课堂生成”为主,还是以教师的“课前预设”为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以“葡萄糖结构的探究”这堂课为例来谈谈对有效的课堂探究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指同一学科、同一主题、同一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方案,在不同班级上出不同风格的课。笔者在所在学校正好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并将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一课多上的课例研究一直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随着“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推进,语文教研组根据组内的研究专题,针对教师们在教材处理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尝试改变课例形式,采用“同课异构”的研究方法,直面课堂,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201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以四年级《家乡的桥》一课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秋,我校教研组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同课异构”为模式的主题教研活动。所谓“同课异构”,其基本程序是: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课前会课-研讨课例也就是递进式授课(行为改进-发现新问题-又进行新一轮研究)-课堂观摩-教师论谈-综合评价。具体而言就是“三阶段五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化学课堂“引课”效率,改变引课缺乏目的性、激发点、激情度、有效度的现状,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堂实践中,笔者拟从“引课的准备”、“引课的方式”、“引课的反馈”三方面对提高课堂引课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潜心研究,以实现课堂转型,减负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缘起:跟岗学习促思考 作为广东省骨干教师学员,2012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安排在中山一中跟岗学习,师从该校校长、省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锡文老师。学习的核心内容是“目标导引下的历史教学新模式”。同课异构是每个跟岗学员学习的一部分,我的同课异构课题是“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的比较与反思——从“二分法”三节课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同课异构”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理解教材、领悟教学。下面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我校数学科组进行“笔算除法”教学研讨活动,三四年级数学教师分别选取本册教材中的笔算除法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在“分桃子”、“买文具”两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虽然是“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一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的两堂实例入手,通过比较导入呈现、课堂提问、任务设置、拓展提高等环节,剖析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对于刺激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及能力、内化学生情感态度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该文还提出了“同课异构”之于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通过比较、研讨、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及策略,更好地践行新的教材观,有效达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实施中的五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同课异构”,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目标,由一位或多位教师,面向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构思、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它是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和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讨方式。“同”是基础,有“同”才有可比性和可辨性;“异”是发展,通过“异构”才能在比较中扬弃,才能形成异彩纷呈的不同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李韶竹 《文教资料》2014,(23):193-194
为进一步推动"三品"课堂建设,我校实施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大比拼。作者积极参与"同课异构"活动,就课堂教学目标预设、课堂教学结构、课堂形式安排等诸多教学细节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借鉴听课记录的教学片段,结合听后反思,就如何关注教学细节,构建高效课堂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所谓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课文中同一课时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授课。观课教师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领略“异构”带给人们的视觉、听觉盛宴。同课异构给教者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