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说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功劳。他说:“我的新东西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贡献在于揭示了阶级存在的社会根源、阶级斗争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正如列宁指出的,“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敌对阶级之间,存在着根本利害冲突,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它们之间的斗争,由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关系,有时会显得缓和一些,但不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史学界对“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历史发展的真实内容”等问题展开了多次讨论,至今意见尚未统一,大体说来有如下几种:第一、生产力和生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阶级斗争是推动私有制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要弄清楚人民内部是否存在着阶级斗争,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恩格斯曾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马恩选集》第一卷232页).列宁也说过:“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列宁选集》第一卷443页)毛主席也曾指出:“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一八五二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讲到自己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时说:“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史学界正在展开认真的讨论,有些同志否认农民的阶级斗争和农民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认为生产力或生产斗争是比阶级斗争更为根本的动力,这个新提法符合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实际呢?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整个阶级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一开始就说:“迄今存在过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只有阶级斗争才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毛主席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我是搞公安工作的,直接参与对敌斗争,对阶级敌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经常通过阶级斗争得到实现;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阶级斗争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唯一手段;在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劳动人民在较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9.
一八五二年,马克思在总结他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成果时,深刻地阐明了阶级、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他说:“(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的学说,了解原始公社解体以来阶级斗争的历史,对于学好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有直接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的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与文化的含义何谓历史?历史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生产斗争的情况及其发展过程,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同时又是阶级斗争的情况及其发展过程。而历史学则是采取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情况进行总结,以寻求它们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体系(是一门科学)。可是人们在总结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它们的发展规律,必须对各族的民族面貌、社会面貌和文化面貌进行探索,以解决各族历史上的各种问题,以便恢复它们的历史原貌,才能寻得它们的发展规律。这种探索就谓之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四七七页)而生产,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下进行的,并体现着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由于唯物辩证法的启迪:“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互相依赖和互相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二八○页),我们有理由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过程的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是历史发展最基本的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现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因此又可以说这三大实践活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由于三大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有主次之分,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这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动力,在另一历史时期又以那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动力.以哪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动力,取决于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哪种实践活动.当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就是这种历史时期的主要动力;当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是这种历史时期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在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不少同志都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历史发展的具体事实,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大家所提出的历史发展动力大致有如下七种: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二、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四、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五、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六、人类的物质经济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上观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毫无疑问,它们都有存在的理由.然而,人们总是希望,在众说纷纭的“动力”中,找出一个科学性、逻辑性和概括性都比较强的表述方式,使大家的认识统一起来.我们想,这种“统一”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这是讨论深入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也是讨论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些意见,以就教于同志们.我们认为,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对“四人帮”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强调唯物主义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辩证法.这就是说,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论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党性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向题。邓小平同志号召:“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①.因此,先从理论上搞清楚党性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所谓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并为维护,实现其利益,为执掌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是所有阶级社会都有政党,它只是近代社会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并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建立政党.是由资本主义社会中和无产阶级一同出现,并作为其对立面的资产…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新时期阶级斗争的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开展阶级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时期阶级斗争的对象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一般是指利益根本对立的完整阶级之间的斗争,它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三种形式。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前各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均属这种完整形态的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5.
好的文风,是在同坏文风的对立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九四二年,我们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由于清祘了党八股,结果就使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获得了充实和普遍的发展。今天,我们要恢复被“四人邦”糟踏破坏的我们党的优良文风,就必须开展清祘邦八股的斗争。只有在和邦八股的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才有可能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文风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风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沅和阶级根沅。一定的文风,是为一定的阶级和政治路线服务的。因此,被深深地烙上了一定阶级和一定政治路线的印记。邦八股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特点。邦八股最本质的特征是:玩弄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宣传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空喊“革命”的口号,为反革命阴谋活动大造舆论。邦八股的其他特征,都是由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1987年新版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是在1978年和198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过渡性教材。经过认真阅读,我们认为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大量删节了对奴隶起义、农民战争的过多叙述,注意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用于中学历史教材之中。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认为阶级的斗争、发展、灭亡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研究历史上各阶级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讲述阶级之间的斗争都是非常必要的。但  相似文献   

17.
一、解放前党在语言战线上的斗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组织社会进行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在进行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交际,交流思想,才能协调其共同的活动,才能使物质生产不断进行,人类才能存在并向前不断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人们除了生产物质财富外,还必须进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语言既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并论述了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生产力如何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完整地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希望哲学和史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从事生产斗争和阶段斗争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科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记载和总结。因此,历史教学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和地主的斗争,影响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部形象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