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智慧 《语文知识》2002,(12):18-19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振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文学史上,宋代以词著称,而苏轼辛弃疾相继冲破了词以婉丽为宗的传统藩篱,开创了一代豪放词风。高中语文第四册选用的《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清平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是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根据教材特点和高中二年级实际,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计以两课时分四步引导学生精读两词并比较  相似文献   

3.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放在一起调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相似文献   

4.
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派",我们设想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讲授"苏辛"同一题材的两篇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两首词开头写景、中间怀古、结尾抒情的比较去把握同一流派诗人的不同风格.一个豪放,一个悲壮,一样怀古两样情.  相似文献   

5.
文本细读是建立在文本语义细致分析上的一种批评方法。通过对苏轼、辛弃疾两首著名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苏、辛虽然都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二者的词风在豪放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还是有差别,主要表现在:苏词往往由历史进入更为广阔的思考,多呈现超脱旷达之风,词境壮阔,气象宏大,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辛词则多雄浑悲慨,表现出炽烈的英雄豪情,追求的是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时写的散文小品,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被林语堂并称为苏轼四篇“最精的作品”。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它的美趣。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抒写革命爱情的词作三首《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和《蝶恋花·答李淑一》,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是毛泽东人格魅力和独特风格的诗化表现 ,堪称是革命爱情的史诗 ,为当今和后世的诗人和词家抒写这类诗词 ,创立了学习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8.
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回声”不绝如缕,“千古江山”尽显风流。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念》]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从遥远的大宋王朝走来,又裹挟着今天的声音向未来走去,它们永恒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诵读、品味并比较鉴赏这两首词。哪位同学先来介绍苏轼?生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人。他长于诗、词、散文、绘画、书法,是我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他才华横溢,性格乐观、旷达…  相似文献   

9.
按照原文填写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2.,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3.,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存者且偷生,。(杜甫《石壕吏》)7.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望天门山》)8.,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9.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10.,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1…  相似文献   

10.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复杂,许多内容很容易混淆。为了正确地学习知识,准确地应试答题,需要将那些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加以归纳辨析。一、有血缘和流派关系的作家作品容易混淆。法国的大仲马和小仲马是著名的父子作家,他们各自创作了著名的作品,大仲马的名作主要是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度山伯爵》,小仲马的名作是小说《茶花女》,不能把他们的作品弄混。又有一句评述语说:“苏轼、辛弃疾、姜夔都是豪放派词人,其代表作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扬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在给中学生解释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心里总感到不够踏实,查阅了一些资料,还感到有些地方讲的比较含糊。最近看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略论辛弃疾的一桩公案》颇受启发,因此写了这篇读书心得,敬请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毛泽东的词,必须放在对豪放派词的研究的历史中来进行。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苏轼、辛弃疾、毛泽东豪放词产生的背景分析。二、苏轼、辛弃疾,毛泽东豪放词作的情感取向的走势分析。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毛泽东豪放词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的《永迂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词,已编入我省高中一年级语文补充教材。  相似文献   

14.
在现存辛弃疾的六百二十多首词作中,有三首是写登建康赏心亭的。其中《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事呈史留守致道》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同一时期的作品。这两首词都写得悲愤慷慨,表达了爱国诗人辛弃疾的优国心情以及他被南家统治集团排斥打击,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衷,被认为是辛弃疾前期最沉郁的两首词作。了解这两首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将有助于人们对这一时期辛弃疾爱国词的了解。先看《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皇史留守致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解。虎踞龙幡何处是?只有兴古满目。御外斜阳,水边归乌,陇上…  相似文献   

15.
阳江波 《文教资料》2005,(30):117-119
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对历史进行反思,或凭吊古人古迹,或借历史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写作的诗词。长久以来,咏史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永远供人欣赏和借鉴的珍贵的文学遗产。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就选编了三首以“怀古”为题的咏史词,它们分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这三首咏史词进行比较鉴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咏史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一、写…  相似文献   

16.
却敌未遂的抑郁──谈范仲淹词《渔家傲·秋思》的复杂情怀田林范仲淹不仅是宋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将领,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其词意境阔大而深实实,风格沉雄而豪放,冲破了“词为艳料”的樊篱,在宋初词坛上,是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的先驱。范仲淹的词,现存六首...  相似文献   

17.
选入高中语文第六册教材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京》)这两首词都堪称宋朝豪放派词创始人和代表作家的代表作 ,它们既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各有千秋 :1 都表现了重大题材和主题。《赤》叙史事 ,绘江山 ,写英雄 ,谈人生 ;《京》思明君 ,议北伐 ,抒黍离之悲和报国之志。两词均突破了婉约派的狭隘内容 ,而是“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 ,“以诗文为词” ,拓宽和加深了词的境界。2 都是写景、怀古、抒情、言志相结合 ,咏史、咏怀相交织的佳作 ,且体现了宋人“以理入诗词”…  相似文献   

18.
管窥一斑略知全貌──从《长沙》、《游泳》二词看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周培烈中师《文选和写作》选了毛泽东的两首词:《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尽管教材是将其以现代诗歌的角度选入,以使学生了解现代诗词典范之作的风貌;但如能将毛泽...  相似文献   

19.
一、蓄积底蕴(共20分)老师忠告:相信自己能行,发挥你的水平,对你来说题目并不难。(一)按要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每条横线上只写一句。(共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2.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5.了却君主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6.诸葛亮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贯穿《出师表》全篇。7…  相似文献   

20.
爱读书的同学可能知道,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同学们可知道“稼轩”这个号是怎么来的?辛弃疾在江西为官时,为新建成的房子起名“稼轩”,作为这所房子的主人,便自号稼轩居士,《清平乐·村居》就是他住在稼轩时创作的。辛弃疾与北宋时的苏轼齐名,世称苏辛。但是要论到在词上的成就,无论是数量之多,还是质量之优,辛弃疾足可称雄两宋。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与北来侵略的金国不断开战。辛弃疾在21岁时,就组织民众,成立义军,树起了抗金的旗帜。第二年,他曾亲率50余人,奇袭金兵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真可谓英勇善战。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