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写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中央、省级等60多家报刊(台),近干次留下他的名字,而是他以特别的技巧和表达方式能让稿子撞击编辑和读者的心。打开肖坤友的4本见报剪贴本,令我们大吃一惊:这个一直战斗在基层的新闻干事,不仅篇数多,而且稿件质量也不错。他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在中央级报刊上发表的。如在全国最有权威的(人民日报》发表的(雪山不会忘记)、(解放军报)发表的(冰峰热血》、(中国军法)杂志发表的(真假军人之战)等等,这些报道篇幅长,版面突出。他的笔触地域从巴山蜀水到塞外边关,从红裙子流行的都市到荒无人烟的…  相似文献   

2.
2、能力训练(1)使用动作迭现的方法填空按程序将包包子的动作写出来:①他仿佛把他的热情变成包子的滋味,全力以赴,,动作的节奏感很强。(汪曾祺《落魄》)②繁重的工作是无休止的:(写出工作的内容,要用整句)(2)采用肖像迭现的方法填空:请你在破折号后面写出眼晴的特点:①无数双眼晴——(),同时注视着这条受伤的手臂,各种语言同声惊叹!(理由《扬眉剑出鞘》)②他再次上岸假装抽烟慢慢走过去,蹲下身来检查皮包,证明确实存在,站起想回河里去时,忽然发现他被包围了,二十几双眼睛——()……一齐盯住了他。应该写出…  相似文献   

3.
柳萍 《出版参考》2007,(8):25-26
“老史志”的新发现 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贵族大夫,系周朝开国元勋周公旦(姬旦)之后,为姬姓展氏,名获,字禽,一字季(《展氏族谱》作季禽),谥号惠,食邑柳下(今新泰柳里),因称柳下惠。他生前曾任鲁国士师(法官),秉公执法,“三黜不去”。后来的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孟子称他为“圣之和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信访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倾听人民群众心声,为普通百姓排忧解难的途径。只要留心观察,人们很容易在自己的视线中发现这样的上访者:他(她)往往用纸或布写着一个大大的“冤”字举在手里,带着大包、小包,甚至铺盖和锅碗瓢盆,常年出现在当地、省城及首都的信访办、法院、检察院、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门前。他(她)们要讨说法,要搏一口气;他(她)们要诉冤情,要惩真凶;他(她)们要求赔偿,要求享受“应有的待遇”。有的是真有冤情,合法权益真的受到侵害;有的是期望过高,或不懂法律,真的无理;也有的则是胡搅蛮缠…  相似文献   

5.
“我一生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生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与(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语)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带,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现年98岁,一位世纪老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主的大家庭,“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时开始用的笔名(李的同学好友巴恩波投江自杀,为永远念他用“巴”作名,加上克鲁泡特金的金”,合成巴金)。巴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抚爱与教育度过的,尤其是他的母亲,巴金尊称“第一个先生”。在母亲的训导下,他每天背诵一首从《白香词谱》(舒…  相似文献   

6.
西汉编辑家刘向刘向(约前77~前6)是西汉的编辑家。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皇族后裔。成帝河平三年(前26),他与任宏、尹咸、李柱国等专家奉命整理编校皇家图书馆藏书。据载,他编校古籍的做法是:广收众本,相互补充,修别篇章,校雠讹文脱简,决定书名。...  相似文献   

7.
在修水县有一位人称“拼命三郎”的青年新闻工作者,他就是该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共产党员丁格非。丁格非1991年由行政部门调入广播电视系统,先后任记者、编辑、采编组长、专题部主任、新闻部主任。他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12年来,共采写(拍摄)各类新闻(专题)稿件2000篇(件),在市以上新闻单位发表作品1500多篇(件),16件作品获国家、省、市节目创优奖,同时,他还先后18次被市、县授予优秀通讯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记者、对外宣传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各种荣誉称号。这些数字和荣誉,折射出一位“…  相似文献   

8.
《鄱阳集》的作者洪皓是南宋一名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他字光弼,鄱阳(今江西乐平)人。出生于哲宗元三年(1088),“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宋史·洪皓传》)。徽宗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先后出任海宁县主簿、摄令事、秀州司录等职。在海宁,他下令按财力纳绢,使富户纳绢增加,而贫弱人家则得到减免;在秀州,他清仓赈济灾民,又甘冒“违制”之罪,毅然截留路经此地的浙东纲米,“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宋史·洪皓传》),在金兵进犯、许多高官都望风而逃、避之惟恐不及之时接受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  相似文献   

9.
刘果同志是一位平易近人、可敬可亲的长者。我乐意同他谈话、交心,喜欢听他讲话、作报告,爱读他的文章、专著。近日收到他的新著《出版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我立刻展卷细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读后如沐春风,感觉与读他的前两部著作(《刘果出版文集》和《刘果出版论集》)有所不同。《笔记》收录的是刘果同志1997年以后的文章,这段时间我们相继离职,  相似文献   

10.
叶新 《出版史料》2010,(2):127-128
马克斯韦尔·珀金斯(Maxwell Perkins,1884~1947)1910~1947年担任美国斯克里布纳书局(Charles Scribne’SSons)的编辑。在近四十年的编辑生涯当中,他发掘和提携了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和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等美国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1.
李阳波  凤鸣 《出版参考》2005,(11):25-25
西方人喜欢把一项重大事业的创始者称为某某之父,那么,谁是“百科全书之父”呢?研究百科全书历史的人说法不一。西方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根据是:第一,他最早搞学科分类,把当时已有的知识分为理论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实践科学(伦理学等)和创造科学(诗学),而知识分类正是编百科全书的基础;第二,他最早概述人类已有的全面知识,  相似文献   

12.
冯玉祥究竟留下多少遗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发祥 《浙江档案》2003,3(1):34-36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处处为民请命,时刻准备为国牺牲。每逢国家外患日亟,或自己处境险恶,他就预先写下遗嘱。因而,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遗嘱。对此,史家已有多文论述,如韦《冯玉祥四立遗嘱》(《档案与史学》1994年第3期)、郑永彪《冯玉祥的四次遗嘱》(《民国春秋》1999年第1期)、郑永彪《冯玉祥的五个遗嘱》(《炎黄春秋》、《中州古今》1999年第4期)、王冬霞《冯玉祥六留遗嘱》(《北京党史》,2000年第4期)。但冯玉祥在其一生中,究竟留下了多少遗嘱?笔者通过对《冯玉祥日…  相似文献   

13.
我无命     
我无命从前,有父子两人都是出了名的别字先生。有一回,儿子出外经商,走到半路,忽然下起了大雨,他没有伞,就写封信告诉他父亲说:“父亲大人,儿走到半路,天下大雨、别人有命(伞),我无命(伞).有命(伞)带命(伞)来,无命(伞)带钱来买命(伞)。儿上。”父...  相似文献   

14.
“啊”与“哇”(西非、北非)一个富翁雇了一个工人,叫他干一个月活,并答应付给二百个里亚尔(按: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的钱币。)可是到了月底,富翁却说:“你必须先到城里拿两样东西来,否则就别想拿到工钱。”其实,他要的那两样东西,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他...  相似文献   

15.
肖剑  浩然 《出版参考》2006,(5):11-11
一个聪明的家伙决定开始一项冒险活动,他大胆地预测一场万众瞩目的球赛的结局(会有很多人赌球),他发出一万封信,对其中的一半即5000人预测甲队胜利(邮费用不了多少钱,发E-MAIL更便宜)。无论如何,他总会说对一半。然后下一次,他又开始预测一场新的比赛,  相似文献   

16.
刘万平 《军事记者》2005,(12):11-12
在解放军报社,很多人与徐海均逢面总习惯喊他“徐副主任”.因为他曾在社办公室(政治部前身)当过3年副主任,后调任时事部副末任3年,再后复网政治部任副主任(正师职)达5年之久、“为官”11年,特别是在政治部这个“要害”部门主持工作期间.他一心为公、一身清廉,留下了有口皆碑的“官声”,至今仍被大伙儿不时提起。  相似文献   

17.
清朝皇帝的顺序努尔哈赤及1616年印位,宣布建立国家,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他的第八个)L子皇太极即汗位(]628年),改为天聪元年,他就是以后清朝的太宗皇帝。明崇顿十六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去世。皇位传给只有六岁的)L子福临,第二年改为顺治...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人看来,人至老年,其日常生活无非是养养花鸟,搓搓麻将,打打牌,聊聊天。然而,青岛警备区离休干部李治亭的生活情趣却是舞文弄墨写文童。近几年来,他的署名文章频频见诸报端,其作品有言论、论文、散文,也有大块的回忆文章,他精心撰写的(毛泽东心中的雷锋)、(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历史的军人)、(普通一兵)等文章,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68岁的李治事,14岁入伍,戎马生涯近半个世纪,是一位从战争烽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我军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曾任鲁中军区前卫报社、第八纵队前卫报社记者,济南军区前卫报社…  相似文献   

19.
<正>尼科·卡彭铁尔博士(Dr. Nico Carpentier)目前系捷克查理大学杰出教授,兼任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曾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讲席教授。他于2020年7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主席(2020-2024)。他也是欧洲传播研究及教育学会(ECREA)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该学会副主席(2008-2012),还曾担任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受众研究分会和参与传播研究分会主席等职务。  相似文献   

20.
第六届“京台科技论坛”开幕式后,赵老约尹仪芝(“台湾经济之父”尹仲容之女),一位旅居海外正巧回来讲学、与他们相熟的女科学家,以及周继来(尹仪芝的孙儿)和我,晚上到他的客房里聊天。尹仪芝问到赵老的生活,他说只领“中钢”的退休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