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杂剧壁画凝固了北宋杂剧演出精彩的一幕,其杂剧人物的脚色归属向来众说纷纭。此前学界释读壁画脚色,多依据描述南宋晚期杂剧的史料,试图为壁画人物与史料里的脚色寻求某种对应关系。更为历史主义的视角则强调回归北宋杂剧演出语境,后者表明,北宋杂剧演出前,有不介入演出的引戏勾演员入场,演出时演员人数不定,可以由副净副末两类脚色扮演,必要时会添加其他次要脚色如装孤、裝旦、装孔子等。净末之间存在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但要到杂剧高潮的"打诨"表演时,这种关系才会凸显出来。韩城壁画恰恰表现了"打诨"刚刚结束后的刹那场景,场上人物脚色因之明朗化:二副末二副净一装孤一引戏。  相似文献   

2.
康保成 《文化遗产》2015,(1):38-41,157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开头一段的标点进行讨论,指出:一、"孟子书"不是书名而是人名,"张廷叟、孟子书主张"指的就是张廷叟与孟子书担任杂剧中的末泥色;二、"教坊减罢并温习"指的是宋钦宗"罢教坊额外人"之后教坊艺人在民间恢复演出,而薛子大等六人原本就是民间的杂剧艺人;三、这批艺人的活动时间很可能是在1126年2月至9月间。本文还对既有的学术成果被忽略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3.
"院本"一词最早见于金末元初人杜仁杰的散套【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以往研究者多根据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言"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认为金代院本等同于杂剧。其实,既有的材料足以说明,金代"院本"并非杂剧之别名,而是杂剧中的专名,其在戏剧体制功能上相当于宋杂剧艳段,但较宋杂剧艳段更为复杂;院本可与正杂剧结合,也可与正戏文结合,都起导引正戏的作用。进入元代以后,院本获得更大独立性,发育更为充分,与正戏结合方式更多样化,数量也颇为可观。  相似文献   

4.
明脉望馆本教坊编演杂剧和清南府、昇平署戏本,是历代宫廷演剧唯一存留的剧本。其中,尤以主要演出于宫廷宴飨场合的清代仪典承应戏存世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且从剧本结构来看,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追本溯源,通过与明内府本和宋代教坊承应演出进行结构和内容的对比,认为清代仪典承应戏,继承了教坊致语的内容,通过角色内化,继承了教坊承应演出的基本结构。而"参军色"从游离于演出之外,仅充当串联者到成为剧中角色之一,体现了历代宫廷曲本创编手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自王国维开创戏曲脚色研究之后,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元杂剧的"外脚"及"外"的研究相对薄弱,往往将"外脚""外""外末"三者混淆。根据相关文献可发现,元杂剧演出中的非主唱者统称为"外脚";《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外脚"的省写,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是敷补脚色的标识;元代还产生了具有一定脚色意义的"外末"和"外"。元杂剧的明本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元本对"外脚"和"外"的理解,但又有所变化,在臧懋循编选《元曲选》中,"外"成为一种仅能扮演正面男性角色的脚色。臧懋循对"外"进行改注更多依据的是角色的性别和个性特征而非社会地位及年龄,同时他还可能参照的是传奇脚色的净脚和旦脚,而非南戏的脚色体制和传奇的"老外"。  相似文献   

6.
"元刊杂剧三十种"①题目标有"古杭新刊"、"大都新编"等词,表明它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读物,刊刻于杭州。这些剧本系正末、正旦用的演出本。从马致远杂剧中出现吴文正(1249-1333)谥号等情况,可知其刊行于元末,而且在传演中受到不断的改动,某些版本有覆刻、补刻的痕迹,其刷印已迟至明初。据版式行款,可知是由四个左右书坊的刊本汇集而成。这些版本大多留有祭祀演剧的痕迹,并且多有帝王或类帝王角色出场,因明代不允许"驾头杂剧"演出,这些便在明代传本中被删削,或是不再演出而无明刊本存世。  相似文献   

7.
明代无名氏杂剧主要分为民间戏剧和宫廷戏剧两大类,民间戏剧的题材以武打历史剧和神仙道化剧为主,体现了民间百姓喜欢热闹、喜庆的特色;历史剧的众多还与明代的历史小说、说书艺术兴盛有关;言情剧则反映出明代民间较为宽松的爱情婚姻观念。在艺术上,民间戏剧重叙事,情节较为曲折;语言通俗;在剧作的结构上,多为一本四折加一或二楔子,间有五折;剧后多有说明角色服装道具的"穿关"。宫廷教坊剧的内容以道教神仙故事为主,剧情较为简单,多为皇家的庆典演出,多颂圣之语。  相似文献   

8.
孟祥笑 《文化遗产》2023,(2):67-73+159
关于韩休墓“乐舞图”的内容,学者多认为是舞蹈表演场面。从画面诸要素出发,结合相关的文物图像资料可知,该图展现了多方面的戏剧要素,与唐代盛行的歌舞剧《踏摇娘》相契合。“乐舞图”中的竹竿子,指挥戏剧表演,和后场人员配合引导演员上场等,与宋金杂剧中的引戏色功能类似。凡此,皆反映了唐代戏剧表演和搬演组织的完备程度,显示出有唐一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9.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102种剧本末附穿关,它们当源于内府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有些剧本虽无穿关,但《述古堂书目》中标注"内府穿关本",它们也可确信为内府本;剧本末无穿关的教坊编演本、历朝故事剧等也可推论是内府本。以清代钱曾《述古堂书目》相佐证,可知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内府本应有130多种。内府本是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杂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脚色行当、锣鼓、音乐、身段、舞台调度组合而成,用来表现特定的情节或情境的表演片段。作为粤剧传承的核心内容,排场在粤剧的编剧、表演和演员培养中都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特别到了清代,粤剧提纲戏编演中大量使用排场,使得粤剧排场在提纲戏的编写和表演中都形成了一定规律,与此同时,提纲戏的表演生态也影响着排场演出,使得熟识排场成为了许多粤剧演员"扎起"①的重要因素,成为了粤剧演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影响了现代粤剧发展。总结粤剧排场在粤剧提纲戏编写、表演中的运用规律,可为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考察臧懋循《元曲选》的特点和清代以后对该刻本的接受,随后介绍《元曲选》在欧洲、北美的元曲研究中所占领的主导地位,以及西方应不同时期的需要元曲译著的演变。《元曲选》的底本多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明朝宫廷,但是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中六部杂剧的发现使我们得以一窥元杂剧流传的另外一个渠道。一方面,宫廷本应内廷演出的要求常常减少曲词并大量增加科白。宫廷审查还响应禁止搬演帝王的禁令改写杂剧中的"驾"角、减少社会谴责的成分,并加强君主作为政治中心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李开先及其门人编纂的《改定元贤传奇》迎合阅读趣味,保留了十四世纪杂剧刊本中全部的曲词并添加了简短的科白,而现存的六部杂剧中四部都有皇帝一角的出现。李开先本与内府本在编辑方针上大相径庭,但却从两个不同的途径为我们提供了元杂剧在十六世纪经历大幅改写的案例。要研究元代的杂剧,则需要考察从十四世纪流传下来的本子,即所谓"元刊杂剧三十种"。本文结尾将考察对元刊杂剧和比《元曲选》更早的本子的日、英文译著。这些译本在近年的持续增加有助于海外读者了解杂剧从十三到十六世纪末期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福建"作场戏"又称"阔公戏",乃是向地方神张大阔公祈福祝保的宗族祭祀演剧,目前仅存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丰场"与永安市槐南镇槐南村"人场"仍搬演。作场戏演出时,阔公与田公各司所职,各显神通。阔公神舆及香炉坐镇后棚,作为乡里宗族祭祀仪典中受享香火的主神;而子弟以"肉身"妆扮变身为田都元帅,在祭祀仪典中作为神灵化身"尸",甚或再手捧田公神像,或是与郑二连袂,以"双重"灵威坐镇前棚为场主,发挥戏神的职能神通。而作场戏以"祈丰保民/禳灾祈福"为戏出核心主旨,组合串连为"杂剧群"戏出结构,展示宗教科仪、歌舞、科诨与武术杂技等多元演剧型态,呈现兼融神圣祭仪与世俗娱乐的演剧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是否分折,是曲学界的老问题,时至今日仍未彻底澄清,各方观点分歧很大。元杂剧有"折"的概念,其本义是特指主要由主唱的正末或正旦以外的其他脚色所表演的独立完整的科白戏。而以"套"为单位对元杂剧进行分折的观念始自元周德清,其后,钟嗣成借鉴并发挥了这一观点,并形成了"宫调—韵部—折数"的分折理论。但其时钟氏对"楔子"是否应独立为一折,并没有完全确定。至明初的曲学家朱权,元剧体制的理论真正完成,元杂剧"一本四折"外加"楔子"的体例结构被构建起来。周、钟、朱等人虽仍借用元杂剧本身既有的"折"的概念,但已完全抛开其本初的意思,而将散曲中"段数"、"套数"的概念内含赋予杂剧身上,其着眼点是在杂剧以宫调统摄曲牌的唱辞上,而将已成定例的科白忽略在外。我们以现存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来检视周氏等人的分折理论发现,现存的三十种元刊杂剧中,并非全部与其理论相合。只能说,"一本四折"的体制规划是理论家们的设想,实际的杂剧创作是可以突破这一藩篱的,元杂剧的结构体式并非死板一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