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新中国考古学事业发展60周年,各地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考古工作成果汇报。多家博物馆以展览形式对新中国考古学发展、现状与收获进行回顾,展现白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的发展情况、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考古学研究成果等。  相似文献   

2.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研究历史的学科,而博物馆是文物的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它们涉及的对象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当然博物馆也搜集近、现代文物),所以,我国博物馆一般都设有考古部门或有专职的考古工作人员.如何处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博物馆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一、考古学如何为博物馆服务考古学如何为博物馆服务,这在研究博  相似文献   

3.
苏秉琦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考古学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苏秉琦创建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道路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过程。以"两论"为代表的"苏秉琦学术思想",是指导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国考古学派形成和存在的重要标志。在没有出现新的能够超越它的理论或学说以前,中国考古学仍然处于"苏秉琦时代"。  相似文献   

4.
裴志勇 《中国广播》2004,(11):69-72
1986年10月14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10月15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广播电视系统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学术团体。它的工作范围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接受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委托承办全国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优活动。学会的成立,掀开了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新的一页,从此走上了有序正规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苏秉琦是中国高等学校考古学教育的开拓者,他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长期负责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田野实习和年轻教师的培养,成绩卓著。在北大先后成立考古学系和考古文博学院后仍然不断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他有教无类,奖掖后学,全国有许多考古学者都曾得到他的指教与帮助。他为提高考古学研究的水平,为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而竭尽毕生的精力。他崇高的风范受到学界普遍的推崇,他是我们永远的导师。  相似文献   

6.
苏秉琦先生一生为创建中国考古学学科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而不懈努力,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考古学结合、考古学与现实结合上取得瞩目成就。晚年在思考科学未来时提出"动态考古学"及古与今、中国与世界接轨等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状若“天书”的中国古谱译解之繁难,使国际性的中国乐曲考古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王德埙先生在“乐曲考古”概念和建立“乐曲考古学”学科构想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乐曲考古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它是论述乐曲考古学这门新学科的第一部学术专著。 通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其构  相似文献   

8.
植物考古作为考古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在探讨古代人类食物结构、生业模式、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囿于田野发掘工作、植物考古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这种方法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科学的考古学研究中,应当承认植物考古方法所得假说并非确凿无疑的定论,在加大样品力度、运用多种方法和证据阐释相关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多使用"可能"、"或许"等或然性概念,尽量避免使用"绝对"、"一定"等必然性术语。  相似文献   

9.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档考古探秘类文化节目,不仅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考古学提供了多元的展现空间,还创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路径.该节目强调考古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动意义,实现了媒介情境中考古现场的独特演绎,即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沉浸式考古、社会意义深度阐释的文化式考古、历史事物多维展现的故事式考古.多种意味的考古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宣告成立。全国已成立或正在筹备成立的三十七个省,市(包括计划单列的市)、自治区新闻学会和全国性的专业新闻学会、研究会的代表共五十人,在山东省烟台市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新闻学会代表会。在这次代表会上产生的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是我国新闻界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11.
李静 《兰台世界》2012,(4):11-12
1928年10月至1936年6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5次有计划的发掘,为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科研资料.殷墟发掘在推动各个学科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梁思永先生在殷墟考古中,先后主持了后冈遗址以及侯家庄西北冈的发掘工作.其中,后冈遗址的发掘被评价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1].今年是梁思永先生逝世58周年,也是后冈遗址发掘81周年,本文通过对梁思永先生考古工作及其成就的回顾,以此来缅怀这位近代考古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云南档案》2011,(10):59-59
<正>1.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中华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相似文献   

13.
水下(沿船)考古,在国际上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考古学的分支之一。我国的水下考古,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已经在广东正式建立了水下考古基地,而且还建立了国家级相关机构——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展的项目十数项。本文仅以"碗礁Ⅰ号"沉船资料为例,通过出水瓷器品种、器形以及装饰风格等方面特征的分析,主要探讨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和海上"陶瓷之路"贸易情况以及清代瓷器外销路线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是国学大师,而且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不仅如此,梁启超还非常关注和热心于考古,并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济是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当时也是清华国学院导师,虽然与梁启超年龄相差23岁,但二人却走得很近,非常投缘,个中原因,除了梁启超对李济有推荐保举之恩外,还缘于二人对田野考古的共同兴趣,梁启超是最早把西方考古学理论、方法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非常重视遗址的搜寻和挖掘工作,因此,在担任国学院导师的同时,还担任中国考古学会会长一职.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1,(3):73-83
电视的未来考古,是电视媒介考古和电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电视媒介的技术特性,使其必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作为人类曾经最为亲近的"视觉机器",电视未来的失却中依然潜藏着可能。从"动态视窗"到"全知视觉",再到"交互视界",电视未来一般想象形态的流变与人类社会的媒介化进程相同构。电视的未来考古研究,即是从"过去的电视媒介"中发现与译解电视未来想象的文化密码。虚拟媒介考古学和未来考古学等理论资源,为其研究的路径及方法制定提供重要参照。作为电视史研究的新视角,以中国电视为例进行未来考古初探,有助于在回思过去中重识当下,进而开拓未来寻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78年前的1938年3月30日,在武汉青年会二楼礼堂,"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隆重宣告成立。这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性质的群众团体。它担负起见证传播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神圣使命,其成员始终活跃在抗日战争最前线,被誉为"手无寸铁的百万兵",书写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涌现了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近现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仿效近现代西方公共图书馆运动的精神与办馆理念,掀起了一场持续近20年的新图书馆运动(1917-1936年),新图书馆运力图革除封建藏书楼的陋习,提倡图书馆平民化教育。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后,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图书馆学”和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图书馆运动”由自发步入自觉时代。回顾新图书馆运动历史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业考古"到"世界遗产",国际社会对近现代工业遗产走出了一条认识、保护、利用之路。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虽然起步较晚,却也有后发优势,应积极扩大遗产影响、深化学术研究、加强保护利用。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申遗"既有国家重视、地方积极、"申遗"经验较丰富等优势,也存在国内研究相对薄弱、对近现代工业遗产价值认知不足等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4月20日在北京辽宁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社、长期开设书评栏目并有影响的报纸以及全国性书评杂志的代表、全国书评骨干、新闻出版领导机关的有关同志共62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在认真、热烈的气氛中通过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章程”,产生了中国书评学会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纪念夏鼐诞辰101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于2011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推出《夏鼐日记》。考古学家夏鼐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