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充分肯定革命文物的重要历史地位,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文物是历史的实证材料。近现代革命文物形象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我国历史悠久,我们这个民族有重视和维护自己的历史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物的整理、研究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进入了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2.
苏联时期,为适应政治动员的需要,创建了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极强表现力、巨大鼓动性的宣传画绘画模式。画家们运用各种政治符号,采用独特的形象表达方式,构建了意识形态的视觉文化系统,将国家的执政意图内化为一种视觉秩序。本文将以"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中的部分宣传画为主要媒介,从苏联政治宣传画如何从传统图像叙事画法转变为追求视觉冲击,如何运用特定的图像符号来宣示其政治观点和信仰,以及如何通过强化领袖和国家的崇拜仪式来增强国家形象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联政治宣传画在叙事方法和视觉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是20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和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7年适逢十月革命100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推出的"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230余件文物、油画、雕塑、照片等,向观众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一段中苏友好的真挚纪念。展览中展示的部分中国政府、组织机构或个人赠送给苏方的精美礼品,既体现了中苏间的珍贵友谊,又是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实物见证,同时也是研究中苏关系的重要文物资料。通过它们,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更能感受到中苏关系对中国几代人的情感影响。  相似文献   

4.
思想徐迟在讲到报告文学时说得好,“文章要站得起来,它的脊梁骨应当是思想性。一个作品不单要有思想性。而且,这个作品应该和当前的政治任务相结合。”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和时代合拍。关于报告文学的思想性,我以为有四点应引起重视。第一、要写大事。什么是大事?列宁说:“政治上重要的,为大家所注意的,涉及更迫切的问题。”也可以说,关系全世界、全人类、全中国、全民族以及广大群众命运、前途、兴衰、苦乐的事件,都是大事。比如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目睹了十月革命的爆发,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因为它反映了重大的革命事件,受到列宁的十分重视和称赞。三十年代,斯诺  相似文献   

5.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是20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和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7年适逢十月革命100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推出的"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230余件文物、油画、雕塑、照片等,向观众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一段中苏友好的真挚纪念。展览中展示的部分中国政府、组织机构或个人赠送给苏方的精美礼品,既体现了中苏间的珍贵友谊,又是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实物见证,同时也是研究中苏关系的重要文物资料。通过它们,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更能感受到中苏关系对中国几代人的情感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11月1日头版头条刊登的新华社记者的通讯《党心与民心》,是一篇焕发着绚丽异彩的社会反映通讯佳作。它道出了我国亿万民众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三大的心声,描绘出改革年代人们对党的情怀和精神风貌。报道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的社会反映,不仅是为了记录时代列车的轨迹,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舆论这面镜子,反映出重大政治、历史事件本身的价值。因此,要报道好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记者必须准确和深刻地把握事件的脉搏,深入采访和剖析社会反映的情况,从两者的结合中,寻找最佳的报道角度和焦点。在这一点上,《党心与民心》的作者可以说是精心谋划,独具匠心了。党的十三大是全国人民久久盼望的盛会。因为这次历史性的大会将回顾九年来改革、开放、建设的历程,为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方向、目标,制定路线政策。它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也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人民的评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场政治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理论上,她使"一国胜利论"得到确证,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在实践上,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参考。更为重要的是,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且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和引导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转型以及美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大量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被创作出来,一批批散发出艺术魅力、洋溢着革命激情、再现开国元勋形象的油画作品相继走入人们的视野,在美术界掀起一股影响深远的红色浪潮,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时代经典。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为例,从开国元勋形象的历史演变、艺术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这类作品中历史与艺术相统一、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特点,进而研究其中构图、色彩与表现技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时妍 《兰台世界》2017,(18):84-86
尽管目前十月革命在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评价不尽相同,但是在中国,十月革命的地位无法取代,被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中国革命指引了方向。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寻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始逐渐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之一,毛泽东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初次接触、内心认同、以俄为师、自觉实践几个阶段,毛泽东等一批有识之士的思想改变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国外现代档案学思想的总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的十月革命不仅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世界档案史现代时期的序幕.同时世界档案学思想走向了一个成熟与完善阶段,并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名家辈出,名著倍现,思想理论最丰富、最活跃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国外档案学思想有着不少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11.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关绍岚 《大观周刊》2013,(3):203-203
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是相当可贵的,当今的中学生是国家的后备力量,如何在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能从了解历史、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来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是世界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于1971-1975年间在中国所拍摄的纪录片作品,作品长达763分钟,深刻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后世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作品拍摄的"真实性"也在纪录片界引起广泛争议。而回溯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了伊文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摄这部《愚公移山》。本文将从伊文思个人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时代发展下技术进步引起的拍摄观念革新和伊文思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三个方面分析《愚公移山》的拍摄动因。  相似文献   

14.
1970年代末,对鲁迅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而开幕戏,则是对"两个口号"的评价之争鲁迅是文学家,以杂文著称于世,但因时代的因素,被贴上"革命文艺的旗手"的政治标签,这个并非中共党员的人,就此拥有了巨大的政治"场域":自1940年代他在延安获得尊崇以后,他就不再是一个可以任学者自由评价的人,对他的作品的任何质疑,都涉及到革命文艺的方向问题,甚至还会卷入到所谓"两条路线斗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出版是一个国家、一个历史时代最重要的中介载体,历史与当下的一切都反映在出版物当中.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各种原因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质,具体表现为出版的文化制度、职业伦理和道德素质等诸多外在特征,从一个历史时代刚性的出版法规到出版物的装帧、封面设计等产品形态,再到出版群体的精神追求,都是时代出版特质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6.
时光已流入 2 0 0 0年 ,面临新的世纪转折 ,用长时段和大视野的眼光回看上海和中国百年来所发生的变化 ,有助于历史地认识过去 ,更好地把握未来。中国是一个走后发性现代化道路的国家 ,进入二十世纪后 ,明显地表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时代”特征。二十世纪是人类、也是中国的历史上变化最大、斗争最剧烈、动荡最多的一个世纪。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二十世纪上半叶显露出“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先后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 ,发生过俄国十月革命和包括中国革命在内的世界近代第二次民族运动。战后又出现“冷…  相似文献   

17.
杨明 《兰台世界》2013,(22):131-132
<正>一、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瞿秋白祖籍江苏常州,出生于1899年,牺牲时仅36岁,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散文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领导人之一。作为一名革命家,瞿秋白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整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让马列主义开始在世界传播,一些国家将马列主义作为本国社会革命的思想,正是在这样思潮的影响下,瞿秋白不甘心做"旧时代之孝子贤孙",在他看来,如果再不寻求变化,中国很可能会被"西方文  相似文献   

18.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连接"是一个关键词。"三重革命"——社会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以及移动互联革命为崭新的"人-人"连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进入到了Web2.0时代,甚至是Web3.0时代,"连接"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是人与信息和服务、资源与需求之间的连接。文章将以知乎为例,分析"三重革命"是如何将人们从传统的社会组织中解放出来,并带来"连接革命";阐述互联网时代崭新的"人-人"连接如何催生大规模的知识生产与分享行为,并试图揭示从知识共享到知识付费时代,知乎社区的关系网络结构、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发生了何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真诚地评价历史其实比如何客观地记录历史更重要。上世纪80年代后,国内浓重的政治气氛开始逐渐消退,一批反思和批判过去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和文学作品开始涌现。与此同时,现在的年轻人也开始不再相信所谓"客观历史"了,人们愿意认为,"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更愿意历史写作者是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诉说者,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任周干峙先生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很高的品质,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需求、经济张力、时代变迁导致了名城的保护已难以求全,许多城市采取了由全面保护到重点保护的策略,改造更新已是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无法回避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