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书名是书的“灵魂和眼睛”。一本书的书名,既要能表达出书的内容,还要求能吸引人。既忌老面孔,也要避免耸人听问。有人说,一个好的书名能顶半部书,是说书名关系到书的销路。不只是现在。自古亦然。例如,只不过是从《三言》《二拍》中选了一些文章,加上一个略为新颖的书名——《今古奇观》,结果,“青出于蓝”,非常走俏。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古今笑》(冯梦龙编)。不少人没听说这部书,有人以为是“笑话大全”之类的消遣书。其实它是《古今谭概》(冯梦龙著)的易名。《古今谭概》这部书,虽不够雅俗共赏,却久已为人所知。冯梦龙何以要给它改名?据与冯梦龙同时人李渔(笠翁)说,是因《古今谭概》这书名太文了,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读  相似文献   

2.
浅谈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徐云(暨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每天要接待众多读者,他们通过书籍文献的传播吸收大量的知识与信息。本文就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谈一些初浅的认识。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是图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是根据书名来...  相似文献   

3.
袁金玉 《新闻前哨》2007,(11):70-70
新闻标题对读者是第一视觉冲击,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调动读者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标题就像美女的"眼睛"。眼睛炯炯有神,传情达意,就会使人赏心悦目,产生急于一读的强烈愿望。反之,眼睛呆巴巴、直勾勾,就会使人生厌,不愿意去读下面的文章。所谓题好一半文,的确不失为真知灼见。因此,在新闻写作中,给文章制作一个好标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制作标题呢?  相似文献   

4.
书名尤宜细推敲熊成乾北京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它同时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人学者历来重视对...  相似文献   

5.
书刊命名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出版经济》2004,(10):34-36
俗话说:看报年题,看书看皮.封面是书(刊)的的脸面,能给读者第一印象和直接感受,而书(刊)的名字则是封面的眼睛,一个好的书名就如同一双会说的眼睛,水汪汪的,充满着灵气、智慧和魅力.在当今万花齐放的图书市场上,"读书读名"的趋向已渐为凸显,名好岂止"一半文"?抢眼的书(刊)名已成为畅销书(刊)或常销书(刊)的基本物质之一,在媒介经济大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用.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 ,图书品种和数量增长很快。即使是同类或是类似内容图书 ,其书名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要想让图书书名得到读者的瞩目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文艺作品中 ,利用书名的标新立异来吸引读者已十分常见 ,出于竞争的需要 ,取书名往往极尽夸张和渲染之能事 ;而对于非文艺作品 ,书名则很少会考虑到吸引读者和影响读者等因素 ,往往仅限于概括图书内容和相互区别的作用。事实上 ,对于科技类专业图书 ,除却图书内容质量和装帧质量等基本要素 ,不一样的书名也可能带来不同的出版效果。对书名作用的认识始于数年前曾担当责任编辑的一本书 ,书的…  相似文献   

7.
书名的艺术     
书名的艺术郭以实书名是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写书需要真功夫,取好书名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考虑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艺书的书名讲究艺术,科技书的书名讲究准确,而科普图书的书名则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讲究艺术。在决定书名时,要考虑读者的水平和心理,运用艺术...  相似文献   

8.
科技书起名艺术中国劳动出版社张维新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要有神韵,有魅力,才能吸引读者。如果一本书一看到书名,就非得让你看它的内容不可,说明该书起名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例如,《神·奇·秘21世纪》、《一分钟经理》、《说话的艺术》、《英语考试制胜术》、...  相似文献   

9.
新闻忌空。空洞无物的报道,从报纸来说,是浪费版面,对读者来说,读了白读。在时间增值的今天,它的危害就更大了。但现在有些来稿,还患此症。比如:只有事情的开头与结尾,缺少最关键的、读者最需要知道的中间过程;或者即使  相似文献   

10.
报纸是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错误,引起读者很大意见,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忌猎奇。尽管印度狼孩引起世界轰  相似文献   

11.
“眼亮”更可人——刍议文章标题制作的技巧与五忌邓雷仓人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醒目就如同美眸流盼,靓丽动人;假如标题刻板,就会给读者以“似醒非醒”之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表达。比如《海军游泳队与上海队比赛传捷报》就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为书刊点睛     
江凌 《编辑学刊》2003,(2):77-79
俗话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封面是书(刊)的脸面,能给读者第一印象和直接感受,而书(刊)的名字则是封面的眼睛,一个好的书名就如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水汪汪的,充满着灵气、智慧和魅力。在当今万花齐放的图书市场上,“读书读名”的趋向已渐为凸显,名好岂止“一半文”?抢眼的书(刊)名已成为畅销书(刊)或常销书(刊)的基本特质之一,在媒介经济大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读书六忌     
一忌赶时髦,真正的好书往往并不时髦。 二忌轻信“必读书”或“排行榜”,读适合自己口味的书。 三忌“硬着头皮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 四忌“爱屋及乌”,不必因为某人读了一本出色的书,就去跟风。 五忌“相互克杀”,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即“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 六忌半途而废,好书愈是慢慢咀嚼,愈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侯孔光 《出版参考》2010,(14):15-15
在当今这个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版物的发行渠道正在发生变化,书店不再是唯一可以购买图书的地方,纸张不再是唯一的出版内容承载媒介,读者阅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版图书,都是为了将内容传递给读者。数字出版,又为读者增添了多种获取内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彩在《中国出版》199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读者的需要心理产生了图书的购买行为,同时,读者购买图书时的心理需要影响制约着图书的购买行为.读者的需要心理大致有三种:一为阅读需要心理,这是购买行为产生的主要心理,它又有求知型、实用型、成就型、娱乐型四种.二是自尊需要心理,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心理,如为了标榜自己具有高雅的情趣而购买自己不感兴趣,甚至一点也读不懂的图书.这种因自尊需要心理而购买的现象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比较普遍.三是收藏需要心理.此类主要是团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这个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版物的发行渠道正在发生变化,书店不再是唯一可以购买图书的地方,纸张不再是唯一的出版内容承载媒介,读者阅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版图书,都是为了将内容传递给读者.数字出版,又为读者增添了多种获取内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图书要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进入读者的选购范围,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首先要把读者的需要,购买水平,接受水平和审美兴趣纳入装帧设计的全部过程之中,读者对装帧设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图书的销售。所以装帧设计者要想读者所想,供读者之需,不仅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心理需求,而且要注意引导时代审美新风尚,使读者在对书籍设计认同、内化的过程中,产生购买欲望,引发购买行为。从而使图书增值最大化。读者在图书选购过程中,首先关心的是书名、作者及定价,但这些因素要靠书籍设计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如果传达不力,那将会使好的选题大打折扣,最终影…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写消息时常常不用心做标题,认为只要消息内容好标题好坏关系不大,反正编辑会给修改好,这种依赖思想要不得。 编辑也好,读者也好,读一篇稿子先是读标题,然后才读内容。好的新闻标题对于揭示新闻内容,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一看标题就不想接着再看下去,这篇新闻内  相似文献   

19.
在“读题时代”的今天,新闻标题对读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标题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读者、刺激读者感官、调动读者的注意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就像名姝的眼睛.“眼睛”水灵灵的、炯炯有神,就会使人赏心悦目,产生急于一读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20.
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的另一功能是揭示图书的内容和类别,为读者识别和检索图书提供方向。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大凡是一本好书,很自然的有一个好的书名与其匹配。其生命力可以延续很多年代。如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当代人按其模式编成《当代散文观止》、《当代诗歌观止》。世人皆知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也被后人编纂出《红楼新梦》、《红楼解梦》等等。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经常出现在报章作为栏目的标题。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辞典》以来,各种“鉴赏”版本不下几十种。这种事例还可举出许多。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书名对一本书的流传和影响是巨大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作为编辑人员重视对书名的推敲、审定应该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