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行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新闻队伍的形象,关系到新闻工作的信誉,关系到新闻事业的生命。行风正则形象好、信誉佳、事业兴。但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新闻与经济的关联度日益紧密的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面临“义”与“利”的冲突和选择更趋激烈化、多样化。因此,新闻工作者辨明“义”与“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对新闻行风建设意义重大。把义利观作为新闻行风建设的道德基石,从理论上加以研究,从思想上加以明辩,从实践上加以运用,是十分必要的。义利观对新闻从业者职业行为、品德的影响及表现“义者宜也”。“义”一般…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今天,我来参加省记协、省新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议,同全省新闻界的同志们见见面,感到很高兴。“两会”换届,是全省新闻界的一件大事。在这里,我代表省委对“两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上一届理事会议召开以来的这五年,正是我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同样,也是全省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2,(9):1-1
近年来,通过“一线练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教活动和实施“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工程,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量优秀作品不断问世,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新闻报道方面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历年来获全国性新闻奖的作品比较少,还需要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多出精品,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水平.为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我省的新闻事业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喻星  廖小琴  王燕 《声屏世界》2006,(12):60-60
新余市政府纠风办在总结近年来“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10日在新余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开办一档新闻舆论监督专题节目,加强对政府部门及行业窗口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林剑海 《东南传播》2011,(11):137-138
“政风行风热线”是政府为了解群众呼声、促进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而开设的一种舆论监督类节目。本文围绕如何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这一主题,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实际,通过深入分析做好“三亲三疏”的必要性,试着探寻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11月8日是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中国记者节。200多名省市新闻工作者欢聚杭州武林广场,用走进大众、贴近生活、展示风采的形式共庆节日。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童芍素到会并讲话。她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鼓励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努力实践“三贴近”,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发挥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用,为我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  相似文献   

7.
满腔热情为百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21日,全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大会召开,我们感到,为了配合我省“两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以权谋私、弄权勒卡,乱收费、乱摊派,以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有必要搭建一个平台,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部门和行业新风。我们的想法与纠风办不谋而合。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筹备,《行风热线》于当年5月10日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的20年,是事业不断发展、影响日益扩大的20年。作为面向全省新闻界和广大新闻爱好者的业务性刊物,20年来,《新闻爱好者》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坚持政治家办刊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追随全省“三个文明”建设的步伐,密切关注全省新闻事业发展,刊发了一大批反映我省新闻事业发展、研究新闻宣传业务、交流新闻工作经验、探讨新闻传播前沿动态的精品力作,以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喜爱,成为新闻界瞩目的核心期刊,成为全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平台,成为外界了解河南新闻界的一个窗口,也成为河南新闻界的一个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9.
河北电台三年前创办的《阳光热线》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知名节目。它的诞生为我省新闻媒体实践“三贴近”原则,在政府与百姓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反映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为和谐社会鼓与呼树起了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我省新闻战线必将出现更多的好专栏、好节目、好报道,从总体上提升我省新闻媒体的引导水平。这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所期望的,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月15日,在全国新闻工作者刚刚庆祝自己的节日——新中国第五个记者节后不久,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隆重表彰了荣获第三届“全省十佳记者编辑”称号的同志。这是新闻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一大成果,是我省新闻界的大事喜事,也是我省宣传思想战线的大事喜事。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党的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舆论监督重在实效。“行风热线“类节目通过架设空中桥梁,让政府官员与群众直接对话,为政府行业树立新风创造了有利条件。2002年6月3日,河北省民主评议行风办公室和河北人民电台联合创办的热线直播节目《阳光热线》正式开播。经过不懈的努力,该节目逐步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政府形象的展示台”,受到听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2.
李湖 《记者摇篮》2004,(9):26-26
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新闻监督,不同于行政、司法等公权部门具有强制力.它主要是通过媒体曝光反映公众诉求.影响社会舆论。对被批评者产生社会压力.达到促进问题解决,推动行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4月21日,铁岭市纪检委、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联合在铁岭市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早上7点到8点的黄金时间开办了《行风热线》节目。开播到现在,一直备受党政机关和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收听率一直很高。可以说,《行风热线》节目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廉政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我认为,《行风热线》节目是广播新闻实现“三贴近”的成功尝试,它找到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季谐 《新闻实践》2006,(2):45-45
2月12日,来自省市新闻单位的250多名新闻工作者欢聚杭城,共度2006年元宵佳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海浩到会并讲话。他首先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全省新闻工作者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为新闻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新闻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说,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省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八八战略”,建设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台既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又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施的亲民政策,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电台在党和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铁岭人民广播电台从2003年4月以来开办的“行风热线”节目,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对于社会热点、难点的新闻报道,说到底还是个舆论监督问题。开展舆论监督,痛砭社会时弊,维护民主法制,既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权利。但是,作为党报和党报记者,由于担负的使命不同,舆论监督应当与其他新闻媒体有所不同。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课题”。事实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关于新闻工作“三贴近”指导方针的提出,为党的新闻事业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指出了明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为群工记者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打碎了桎梏、拓宽了思路,同时创造了新的机遇——乘“三贴近”的东风,让群众工作特别是舆论监督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各行各业都有一个行风和职业道德问题,《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就是规范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和端正新闻战线行风的重要文件,它是促使新闻事业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队伍的培养建设,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者非常关心,非常爱护,并严格要求。1959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强调:“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并号召新闻从业人员向群众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勉励新闻工作者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  相似文献   

19.
《新闻爱好者》的20年,是事业不断发展、影响日益扩大的20年。作为面向全省新闻界和广大新闻爱好者的业务性刊物,20年来,《新闻爱好者》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坚持政治家办刊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追随全省“三个文明”建设的步伐,密切关注全省新闻事业发展,刊发了一大批反映我省新闻事业发展、研究新闻宣传业务、交流新闻工作经验、探讨新闻传播前沿动态的精品力作,以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喜爱,成为新闻界瞩目的核心期刊,成为全国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20.
李湖 《记者摇篮》2005,(1):51-51
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新闻监督,不同于行政、司法等公权部门具有强制力,它主要是通过媒体曝光反映公众诉求,影响社会舆论,对被批评者产生社会压力,达到促进问题解决,推动行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