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促进教育公平是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目标。通过数理推导,刻画财政教育支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机理,进而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相关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可通过"扩张效应"和"补偿效应"影响教育的代际流动,前者提高底层家庭子女基础教育的入学率和完成率,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后者通过缓解家庭信贷约束,弥补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投入的不足,而发挥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当前,政府应加强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财政支出的精准性,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在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代际流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特征,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关键,然而制度化教育的特性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羁绊.分析制度化教育过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和教学行为中所凸显的有违于教育公平的种种表现,寻找变革制度化教育的改良措施,力求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中,保障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体现了政府追求教育财政公平的内在诉求。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的完善,应明确各级政府对中职教育的财政责任,建立中职教育经费分担、保障、监督和审计制度,逐步把中等职业教育全面纳入到公共教育财政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2):38-4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是教育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在承担基础教育责任的同时,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作为实施政策和发展计划的必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间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增加地区教育投入、保证地区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1.北京市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教育资金的转移支付在北京市早已有之,主要是通过政府间教育事业费、教育专项资金和补助款的拨付来实现的,只不过当时…  相似文献   

5.
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道义的要求,政府应该保障青少年得到充分的和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要在全社会普及教育并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投资就必须有国家财政的强势介入。但是,国家对教育如何投资,如何选择侧重点?文章在对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后认为,一方面基础教育比高等教育具有更强的公共产品属性;而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收益会向发达地区外溢,引发社会不公平和破坏社会和谐,因此,我国中央政府的教育投资应侧重于基础教育和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育不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教育政策制定是国家引导和干预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一种积极作为。围绕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教育政策的理念变革与机制建设能更好体现人类对公平诉求与政府责任的内在统一性。为此,教育政策必须要在理念上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城市中心”转向“均衡发展”、从“市场产业化”转向“公共利益性”;在机制建设上,完善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机制、建立教育资源优化的配置机制、建立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完善教育政策公平的评价机制、健全义务教育责任追究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教育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任务的转变,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导向逐渐从"教育效率优先,兼顾教育公平"过渡到"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反思3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政策中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关系的变迁历程,清醒认识、总结经验,以期为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追求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之一,财政政策是教育公平发展的核心政策。美国教育财政政策调整与变革中投射出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其早期教育财政诉讼强调平等,要么提高贫穷地区的教育经费,要么降低富裕地区的教育经费,或者二者兼施,随后诉讼逐步出现从公平到充足的转向,实践中,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经验观察、专业评估等模式,制定教育充足财政政策。充足财政政策是由教育结果引导的政策,基于教育标准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是教育公平发展新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低下和教育不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际,特许学校在教育市场化浪潮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生了。十多年来,特许学校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得到了社会认可。作为政府和市场以及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一种新型学校类型,特许学校有望在政府承担教育责任的方式方面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特定使命,是夯实人才成长“基础”的必要担当,具有特别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公平失衡、课改征途坎坷、教育评价有误。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变革教育观念、调整课程政策、推进教育公平、完善教育评价、优化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基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对近年来有关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康安峰 《中学教育》2009,(10):30-33
教育选择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本要素。父母及其子女教育选择权的行使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可能带来双重影响。本文主张在法律上确认教育选择权,在实践中引导和规范父母及其子女教育选择权的行使,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是制约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主要瓶颈.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分布的重要载体,大型公益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具备学生自主学习、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和在线答疑等功能.当前,良好的软硬件设施、迅猛发展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及在线教育平台,为大型公益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提供了现实条件.而大型公益在线学习平台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其建设、运营和维护等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因此,从助推教育公平视角,政府应大力支持和资助大型公益在线学习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特征,义务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努力地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关系到国家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行和均衡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仍然存在的不公平问题,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供给有效性的衡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衡量与评价教育供给是否有效是提高教育供给有效性的前提。教育供求是否平衡、教育供给效率高低、教育供给是否公平是衡量教育供给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教育供给有效性的 衡量 要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具体考察,在个人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还要根据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结合我国国情来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16.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公平及其借鉴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公平是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此也更加重视。坚持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借鉴国际经验很有必要。其中,各国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教育界热衷于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各国积极制定政策,形成稳定持久的法律保证;保障教育经费,倾斜基础教育;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农村教育等经验,给人启迪,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在推进城乡和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实现教育公平。应以规划标准为原则。通过改善校园规划,完善教育设施配套体系和教育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从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保证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并以此来推进和谐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需以受教育权利与受教育义务为切入点,将该问题放到社会体制的背景中,社会体制便是探讨教育公平问题的正义维度,以分配正义与补偿正义、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为基本的分析概念。由此,在法哲学与伦理学的视域内,教育公平问题便转化成了受教育权利作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如何公平实现的问题。同时,在应然与实然的范畴内,在国家与公民、国家与个人等关系范畴内,公平与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则指向了受教育权利如何得以公平实现上。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与教育制度相关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教育权利,规定着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教育权利的行使也往往因为主体自然禀赋的差异而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需在充分认识正当程序对实现教育公平的价值基础上,努力建构合理的程序,为教育资源分配的正义提供程序规则依据;充分运用"商谈理论",为解决教育的公平问题提供民主化程序基础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