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白乌彝族教育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与教育的成功长期以来 ,教育人类学家们 (Ogbu 1987;Erickson 1987)一直关注着不同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少数民族学生难以获得与优势民族学生们同样的学业成绩②。在早些时候 ,人类学家们便提出了被Ogbu称之为的“文化中断假说”。根据这个假说 ,导致少数民族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语言上与文化上的障碍 ,或者说是少数民族的家庭环境与期望少数民族学生接受优势民族价值观念的学校环境之反差。少数民族孩子不仅要使用不同的语言或说各种方言 ,而且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但对中国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数学是理科学习的拦路虎。原因是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存在数学语言文字转换、生活风俗习惯、民族数学资源、数学思维方式及数学学习价值取向等文化差异问题,妨碍他们的数学学习。要克服文化差异产生的学习障碍,需实施教育回归,主要路径是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更要关注儿童基本数学生活经验,加强双语教学及"跨文化语言"的教育衔接,从数学是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让少数民族学生把握数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作为民族群体代代相传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其教育活动的社会人文基础,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当今社会普遍存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进行思考:一、女性教育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二、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文化重人文轻科技;三、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受宗教观念影响深远;四、"工具理性"价值取向在当前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表现突出;五、和谐之道: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必然选择。希望对当前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开展与实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滕星撰写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对凉山彝族社区学校的彝汉双语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撰写,并从教育人类学的立场对彝族社区文化变迁和双语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书从认识论上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重性特征的启发和思考:(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传承民族文化与融入主流社会的统一;(2)少数民族群体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存在工具性和情感性两大视角;(3)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中既要重视群体的文化传承,也要关注个人的发展需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体利益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目前发表的文章很多。我只想就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多元文化的视角,谈点自己对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看法。一是从宏观全局的高度上看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二是从政治、经济、多元文化的视角上看待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三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一是从宏观全局的高度上看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着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工作政策制定、调整及教育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差距。目前…  相似文献   

6.
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国家通过制定特殊政策和加大投入,使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多种客观原因,边境少数民族教育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向境外流失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学生可能出现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的边缘化倾向;边境地区乡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效果仍然较低。应继续加大专项投入,扩大"三免费"的范围和力度;重视边境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开展边境民族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汉族幼儿园里的少数民族幼儿,由于本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着鲜明的差异,以及对汉语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懂,因而客观上存在着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幼儿教师应与少数民族幼儿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与密切的同步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帮助少数民族幼儿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学习中。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26-32
教育游戏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通过教育游戏来促进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从理论上说具有可行性。文章反思了目前语言学习类教育游戏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面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语言学习类教育游戏的设计模型并提出了设计方案,分析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语言学习类教育游戏的相关案例。文章指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语言学习类教育游戏设计应该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把握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采用移情式设计,把握学习者的文化心理;应用虚拟技术,构建语言学习的文化氛围;通过视觉叙事,展示语言学习的文化因素;融入国学精粹,增加语言学习的思想内涵。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以语言学习类教育游戏促进双语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区域文化的共享。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及其发展的研究,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关于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的认识问题.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民族数学的教育和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之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数学和数学教育在民族文化中的不同的体现.(2)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的研究课题.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史的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少数民族数学教材(教科书)的开发研究;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研究;少数民族数学教师教育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和东盟国家都是多少数民族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比较类似的困境。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与有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模式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和东盟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模式上的简单对比,试图建立起一种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的合作,来促进我国及东盟各自的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并希望以此推进双方在教育、文化以及经济方面更深入广泛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传承价值。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来探究其传承问题,得出教育是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黑衣壮的干栏式建筑是少数民族典型建筑,承载着历代黑衣壮人的物质、精神和价值追求,构成了一种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是自然与人文互动共生的缩影.以干栏式建筑为载体的干栏文化是具有本土性、民族性和发展性的重要教育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品德教育、建筑借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DENG Hua 《海外英语》2014,(5):268-269
As an important theory and practical problem,"educational process"draws double concerns both from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Yao nationality of China is a constantly migratory minority group without its own words,However,relying on its own unique educational process,this minority maintain its own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keep a strong ethic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要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不管如何定义教育产业化的内涵,都不可避免收费教育问题。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处理好产业化办学收费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重教尊师"、培养"成人"、重视"德教"、"以学论教"、教师模范等优秀教育传统.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批判、剔除其糟粕,继承、弘扬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超越.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不但对西方哲学影响巨大,而且其教育理念也于西方文明贡献卓著。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教育,柏拉图的哲学与教育思想是不能不管的。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论是"相"论,柏拉图的认识论就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之上,只有对"相"的认识才是真确的认识。因受制于其哲学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理性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历史上,儒家与道家教育思想构成了两条主脉。尽管儒道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对立之处,但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方面又有互补之处。我国的教育文化应当积极汲取儒道教育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德刚 《教育研究》2006,27(1):38-41
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起点上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消除由于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区域等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构建教育公平机制需要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协调;需要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加强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幼儿教育、女性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适合的、有效力的、稳定的、可操作的法制保障;需要教育经费向重点难点倾斜,完善招生就业制度,规范收费等方面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自觉、民族文化教育政策落实、制度保障、课程建设、教学、师资队伍、民族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不足,应采取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定位,创新民族教育制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综合利用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坚持民族语言教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教育对策以促进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0.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化多元文化背景下,土家族织锦工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有很好的机遇。通过对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镇织锦工艺传承及教育模式的田野考察,揭示教育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