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成渝经济区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发展质量及速度必将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目前,不管从经济总量还是从质量来说,成渝经济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确实有差距。成渝经济区固然有其劣势,但无疑拥有后发优势,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区的后发优势,便能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大赶超,从而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2.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点睛之笔,高等教育能为经济增长极提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增长源的同时,也是一种优质的投资项目。成渝经济区的高校肩负着为发展成渝经济服务,培养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成渝地区高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巨大的差距。通过分析提出成渝地区应该整合教育资源,吸引名校入住和改革高校办学体制,打造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优势,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成渝经济区有先天的发展优势,目前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已正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这使得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库、科技库对于成渝地区经济的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这里介绍了成渝经济区及区域内高校的简况,分析了地区崛起对高校的需求以及本地区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高校能级结构的划分对不同类高校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可以避免行政区经济带来的诸多弊端,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成功转变;有利于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城镇密集优势,形成成渝"都市经济圈",发挥都市经济圈的能动作用,努力成为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是实现"五个统筹",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举措。总之,构建成渝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经济区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发展质量及速度必将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和质量两方面,成渝经济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差距,但其无疑拥有区位、自然资源、交通网络、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等后发优势。只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政府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并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区的后发优势,便能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大赶超,从而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6.
位于成渝间的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从核心—边缘结构看,是两个核心区的边缘区,经济集聚力远小于成渝两个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这些地区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又可能使其发展的挑战更加严峻。文章基于三区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首先分析了落后地区现代产业份额的决定因素,并进行了数字模拟,结论是:如果落后地区的支出份额足够高,那么加强中心地的落后地区与两个发达地区间贸易的政策,可以吸引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当支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度的上升会在落后地区发生突发性集聚。然后以内江为例,分析了成渝间经济洼地的空间经济特征,并与核心区—成都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空间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于这些地区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最发达的城市群,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可望建设成为我国第四大组团式城市群。本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认为我国现有三大城市群容纳力有限,发展第四大城市群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而成渝经济区具有良好的城市群基础、经济实力和客观条件,最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第四大城市群,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为成渝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安在成渝经济区中享有政治、区域和资源三大优势,在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必须全面审视自己,找准自身的定位,科学可行的发展融入路径,建立起融入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的长效战略。  相似文献   

9.
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开发给成渝两地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作为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市场的考验.两地高职院校都应以服务成渝经济为目标,以地方文化特色为主要依托,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集群为主要内容、通过两地高职院校的错位发展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国内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比较和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随着区域振兴规划的密集出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沈阳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综合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增长极.比较分析各经济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标志着中国的又一经济增长极——成渝经济区正在逐步形成。这个有着9840多万人口的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5,(9):33-39
以跨省级行政区划的"双核五带"经济区为对象,采用地方生产总值份额为基础和固定资产投资份额为权数的泰尔指数法,研究1999-2010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成渝经济区发展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差异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先负向后正向。因此,政府应在坚持"双核五带"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促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缩小经济区区内经济带的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然而在经济总量和质量方面,与其它成熟经济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目前城市以及城市圈逐步成为区域竞争的主体,对成渝经济区的主要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可以认清它们各自的竞争力类型和发展条件,并以各城市为抓手,扬长避短,探讨出整体上构建成渝增长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成渝经济区城镇化、工业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同影响。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增加,能拉动消费,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成渝经济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尖锐的问题:环境的破坏,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创新力,产品竞争力弱等。对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开拓中小企业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川渝经济区规划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然而该区域有限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构成一定的压力,如何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成为成渝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把生态环境污染指数作为技术因素引入研究模型,以构建川渝区域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模型,并通过模型估计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强川渝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集约利用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和实行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加大土地污染防治力度,统筹规划城镇布局,走"富农进城"的道路,实现产业错位联动发展,以此推进成渝经济区土地集约利用,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成渝经济区统筹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追求的目标。武陵山片区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针对武陵山片区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实际,提出构建"一推二建三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尝试解决武陵山片区部分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以促进武陵山片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汉水上游得到大自然的格外恩赐,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汉中盆地、安康和鄂西北沿江谷地及汉水支流上的河谷平坝,犹如一串镶嵌在秦岭、巴山之间的碧绿宝石。这里气候湿润,雨量丰沛,河流纵横,物产丰饶,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特别是汉水上游位于关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汉平原经济区之间,在历史上,由于这三大经济区的  相似文献   

19.
乌蒙山区云南片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结合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构建了以强调资源配置、政府推动和硬件建设为特征的具有西部贫困地区特点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总结这一模式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可为片区和西部贫困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并向优质均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宜宾市在成渝经济区和川南城市群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区域空间结构优良;同时,宜宾市产业区域比较优势明显,基础雄厚、承接能力强劲,具备打造特大城市的主、客观条件.宜宾市是承接成渝经济辐射、向西南腹地传递经济能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