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泛考察各个时期语料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副词“不免”、“难免”、“未免”的语法化历程及语义特征发现:副词“不免”、“未免”的语法化是通过对“NP+不/未+(免+VP/AP)”的重新分析完成的,但二者进行重新分析的语义基础不同;副词“难免”的语法化则是动词“难免”通过语法隐喻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不免”、“未免”和“难免”这一组近义词,在意义上有其相同的地方.而在用法上又有着细微的区别。“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而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如: ①旧地重游,不免想起往事。(√)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遇到“难免”和“难免不”这两个所谓的词。有人说两个词完全相同;有人说两个词截然相反。对垒相持之下,只好去查“词典”,可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于是大家称其为“死亡地带”。我们不妨来看这道语言表达题:①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②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这两句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还是不同呢?有一个材料认为相同:①中“难”、“免”形成双重否定,表肯定;②中  相似文献   

4.
"不免"和"难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同时两者又有很多相同之处.文章试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分别对"不免"和"难免"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里的副词"不免",从字面上来看,意思为"免不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解释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并非理想的结果,多用于后一小句,只修饰肯定形式的多音节动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6.
《语文知识》1993年第9期刊载的《“难免不……”≠“难免……”》一文,其作者认为:“难免不”是个短语,“难免”多了一个否定副词“不”,显然,它是对“难免”的否定。“难免”是“不容易避免”的意思,那么,“难免不”就是“容易避免”的意思。并举出一些报刊文章,经常有把“难免不”等同于“难免”的现象:①你自由散漫,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介词的基本意思相近,为什么在一组意思相近的词中要选择这个词而不选择那个词?很多情况下,跟这两个词之间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关。本文主要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这三方面对汉语介词"向"和"往"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必需"与"必须"这对同音词,都有"必要"的意思,但如果不加区分,抓来就用,就难免出错。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析。词义。"必需"的核心是与物质相关的客观"需要",强调某些物质"一定要有""不可或缺",而"必须"的核心在于"须要""应该",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词性。"必需"是动词,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或定语,而"必须"是副词,在句子中多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语法功能。"必需"后面可以带宾语,而"必须"不可带。此外,"必需"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句子:说起暑假的实践活动,个中三味,请听我慢慢道来。这个句子中的"三味"一词用错了,应该是"三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没有弄明白"三味"与"三昧"的基本意思,再加上这两个词词形上太相似,便将"三  相似文献   

10.
"出神"与"入神"本是兄弟俩。一天,他们突然间觉得好生纳闷:咦,咱俩一个是由"出"与"神"组成的,一个是由"入"与"神"组成的,而这"出"与"入"又是相对的,咱们俩怎么会是兄弟?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词典公公。词典公公告诉他们:"按照惯例呢,意思相对的两个字分别组词后,两个词所表示的意思应该是相反的。比如:‘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你俩虽然也是由意思相对的‘出’和‘入’组成的词,但所表示的意思却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后,许多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语文课程元素流失,引发了语文教师集体的学科焦虑。针对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非语文化"问题,"语文味"这个说法又开始流行起来。"语文味"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一种经验性的判断和评价,虽然不免笼统和感性,但是它好懂管用,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挖掘其中的理性成分,使其更有价值。我们现在常说的"语文味"大约包含这样几层意思:1.像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2.教的是语文,教材处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3.这样教语文有效,采用的方法策略比较合理;4.教学富有魅力,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比较高。这几层意思对应着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问题,那就是课程定位、教材使用、教法选择和教师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妍玮 《甘肃教育》2011,(11):53-53
“度”和“渡”是两个同音字,都有表示“过……”的意思,难免混淆,下面作一讲解。“度”是从时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如“度假”、“欢度春节”。“渡”是从空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它是形声字,“氵”表意,与“水”有关,表示“这一岸到那一岸”和“通过(江河等)”的意思,如“远渡重洋”、  相似文献   

13.
1.lead,guide,direct这三个词语都有"引导、带路"的意思,具体地说:lead意思是"领导;引导",指"在前面引路"。例如: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appear、seen、look这三个动词都有“看起来似;看起来好像”的意思。但是它们的用法又不尽相同。本文拟就这三个系动词的用法作一归纳简析:  相似文献   

15.
说“蒙眬”     
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下)师:这里有个词语,要大家特别注意,(板书:蒙眬)查一查字典,看看"蒙"怎么读,"蒙眬"是什么意思。生:"蒙"有mēng、méng、měng三个读音,"蒙眬"一词里读méng。师:"蒙眬"意思是——生:快要睡着或刚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Appear、seen、look这三个动词都有“看起来似;看起来好像”的意思。但是它们的用法又不尽相同。本文拟就这三个系动词的用法作一归纳简析:  相似文献   

17.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三"是什么意思学术界意见不一。本文对《论语》中"三"的用例进行穷尽式统计、分析,确定"三省"的"三"是实指的用法;通过比较《论语》中与"三省"相同结构的"三+V"用例,并根据上古汉语语法特点证明"三省"的"三"是三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最重要的字"爱"。这"爱"字里,隐藏着一个"心",它告诉我们爱在"心"里,用"心"去爱,而对于这三点,有人说那是爱的伤心泪,也有人说那是爱的汗水结晶。我觉得,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伤心泪未免觉得哀愁,汗水结晶也未免让人觉得沉重,我想这"心"上的三个点,更像是我们亲手培育出的小花,那里面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深情,这书写复杂的"爱"字更需  相似文献   

19.
“打水”     
<正>记得那是一个酷热无比的夏天,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四岁小孩儿。有一天,妈妈正在做家务活儿,爸爸在看报纸,我在屋子里跑个不停。妈妈要拖地了,爸爸对妈妈说:"我帮你去打水。"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打水"这个词。"打水"是什么意思?是好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重拾"课标",解读具化年段目标,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三条再学习时颇有感触。(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深感"课标"亟须不断、反复地研读,这是"基于课标"进行施教的基础。解读这条要求,我首先自问:"推想和联系上下文有什么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指什么?"我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下面谈谈自己解读的三步曲:一、厘清概念不能浅尝辄止我就这两个词语意思问过身边的教师,甚至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