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确立合适的教学起点。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
冷静审视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虚假学习"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真实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未知学习,而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重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是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教学必须依据学生已知已会,也就是说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而学生已有的听说读写的阅读能力,以及已有的多元丰富的百科知识,就是他学习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准确定位、有效把握,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切。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句话道出了“问题”对于发明的重要性。其实,课堂教学的起点也在一问,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靠教师的妙问来点燃,因为“问题”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愿望的产生和思维品质的形成。课堂教学提问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还需知道什么,我怎样才能知道得更多。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设问,  相似文献   

4.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很多教师都已正确认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数学教学的特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然而,当我们走进鲜活的课堂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学习起点”认识上的绝对化或把握不准确,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结果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起点。探明学习起点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问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准确把握数学学习的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合理组织学生去探求新知、建构意义,就变得十分科学和必要了。本文结合“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谈谈...  相似文献   

7.
一、准确把握“认知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备课时,教师要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前,教师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品读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相似文献   

8.
一、全方位分析学情。找准教学设计的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如今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往往会超出教材上的教学起点和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也已略知一二。可见,深入、细致、全方位地分析学情是找准教学设计起点、搞好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要真正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必须直面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现在究竟在哪里?数学教学究竟从哪里开始?学生究竟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即必须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否则,“以生为本”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发展亦无从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就是学生进行继续学习的起点。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合理处理教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采用以下的方法。一、在课前测试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知识,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  相似文献   

11.
陈文 《小学生》2013,(8):71-71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大教育家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就是说只有正确认识学生的起点,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适合他们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悉心洞察,准确把握,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更多地考虑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需要学习什么、更愿意以怎样的姿态展开学习。因此,我们提出要紧扣真实准确的认知起点、研制适切妥帖的教学内容、落实自主能动的学习历程,促进阅读教学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学生的现实起点在哪里?针对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的差别以及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如何进行教学调整?找准学生起点,并基于学生起点实施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教学中努力尝试,使数学课堂更具实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一节例3为例,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了解学生课前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它有利于找准教学起点。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基础是:①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1米=100厘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并据此展开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的引导下,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已知起点、未知起点和终极目标,才能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进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还可以为高效的阅读课堂奠定基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本文主要从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现实意义、方法及利用学习起点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这几个方面展开探究。一、把握学习起点的现实意义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之前原  相似文献   

18.
闫东 《贵州教育》2012,(18):42-43
一、前置性作业——开篇嘹亮引人入胜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并且从这一点开始教学。这就是说,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要和所学习的有意义材料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切合最近发展区1.在学情分析中把握。教师要重视探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状况,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每节课上课前,教师必须问自己:关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想方设法去了解,如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20.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那么针对一堂具体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起点究竟在哪里?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究竟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还是以学习经验为切入口呢?如何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呢﹖《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我们多次上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对教学起点的把握深有感触,现通过本文梳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