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的语言、艺术手法、艺术形象、思想内容是进行诗歌鉴赏的四个重要板块.其中,诗歌的艺术手法是在基本把握思想内容之后对诗歌的精妙之处所作的进一步品味和感悟."虚实"是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予以重视.下面笔者针对这一艺术手法的教学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首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明确"虚"与"实"的概念. 在诗歌中,"实"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虚"则是运用想象、回忆、联想所塑造出来的虚境,或者是由实写所传达出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然而,面对灵活多样的诗歌鉴赏,只凭借这些繁冗复杂的概念来指导学生,很可能起不到太好的效果,那么就需要我们把概念的讲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陆机《拟古诗》不管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特色方面都对“古诗”有了全面的承继,此外,陆机在古诗的基础之上还对诗歌的内容、语言、结构、艺术手法、诗歌意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而使得陆机拟古诗在中国诗歌的历史上彰显了其独特的文学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3.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他在诗歌创作上应用了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他的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手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王学东 《教学随笔》2013,(Z1):11-14
<正>诗歌的艺术手法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打通这一关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笔者就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谈一点浅见。一、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古典诗歌中,直抒胸臆仅是独特的抒情方式,而间接抒情却十分普遍,手法也丰富多彩。(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5.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特殊艺术手法。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命题形式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等综合设题。  相似文献   

6.
诗经民歌和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 ,作为诗歌鼻祖的“诗三百”,在形式、内容、思想、艺术技巧等方面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其后的两汉乐府叙事性民歌 ,不仅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并且对其叙事艺术技巧加以继承和发展 ,在矛盾冲突、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类似后世戏剧艺术手法的特色 ,汉乐府中这些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也可以说是后世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滥殇。  相似文献   

7.
李百药是唐初名诗人,本将其诗歌分为三类,具体分析了各类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差异。作认为错综复杂的人生经历,是形成李诗兼容南北、复杂多样的整体风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中,徐志摩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引领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次重要变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古典主义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从其诗歌的思想倾向、诗歌意象、美学追求及语言特色四个方面论述徐志摩诗歌中的古典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弃妇诗,它们在艺术上的成就熠熠生辉,对后来诗歌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弃妇诗虽然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相近的地方,但在语言、人物形象、思想、社会意义等方面却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复杂,甚至个性化。通过其中两篇弃妇诗的对比,可以探索《诗经》弃妇诗不同的风格和写作手法,进一步窥探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诗经民歌和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作为诗歌鼻祖的"诗三百",在形式、内容、思想、艺术技巧等方面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其后的两汉乐府叙事性民歌,不仅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并且对其叙事艺术技巧加以继承和发展,在矛盾冲突、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类似后世戏剧艺术手法的特色,汉乐府中这些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可以说是后世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滥殇.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坛的一朵奇葩,也是晚唐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繁多,艺术成就较高,咏史类诗作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情思并重,自成一家。本文就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大方面对其诗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坛的一朵奇葩,也是晚唐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繁多,艺术成就较高,咏史类诗作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情思并重,自成一家。本文就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大方面对其诗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李先慧 《现代语文》2013,(7):155-157
古典诗歌鉴赏题是高考必考题,艺术手法又是诗歌鉴赏题中必考的能力点,而大多考生在艺术手法的考题上得分极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只背诵艺术手法的术语,而没能把知识点转化为能力点,也就是说,考生不会从情与景关系、意象组合方式去分析艺术手法。本文以古典诗歌中数量词为切入点,来提高考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胡平 《考试》2003,(1):36-38
高考命题以古代诗歌为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我们鉴赏古代诗歌,不仅要熟悉诗歌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还应了解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特点。才能做到大局在胸,题目“似曾相识”,下笔顺利。本文将古代诗歌分为六大类,逐一例释,试图让我们在此考点的复习中有规律可循,举一反三,从而克服阅读量少造成的困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诗歌鉴赏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每年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诗歌鉴赏的根本点是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准确解读,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诗人表达这种思想的艺术手法。要准确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读懂诗句,对诗歌语言文字有大致的理解。古代诗歌是用文言形式、简练的词句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疏通诗歌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文言的知识来应对。  相似文献   

16.
杜荣 《现代语文》2014,(12):157-158
在近几年语文高考古诗文的鉴赏题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多次作为主要内容而受命题者的青睐,因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是高考语文教学中诗歌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邓恩诗歌研究》分别从世界观、陌生化、创作思想以及几何诗学等角度深刻挖掘了邓恩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手法,对邓恩的诗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是国内比较全面的邓恩研究著作。语言通俗易懂,分析雅致入理。  相似文献   

18.
以往,我们在理解诗歌时,经常强化诗歌的形象、语言、手法和思想内容等几个考点,在讲授时一般按照题材分专题讲授,归纳不同题材常见的意象,手法,风格,思想内容等。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诗词的结构,诗词虽然是高度凝练的文章,但毕竟是文章,也由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构成,所以把握诗词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唐诗人刘言史在唐诗研究领域内尚无人发掘。通过对其生平的考证,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艺术手法全面研究,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被埋没光彩的诗星,应给予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在古诗鉴赏题中,又经常会考到有关诗歌艺术手法方面的内容,这类题型常常使那些对诗歌艺术手法概念比较模糊的同学无从下手。所以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了解常用的一些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熟知该类题型的提问模式,并掌握基本答题步骤,这样答题时才能找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