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铭 《采.写.编》2022,(4):120-122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单一性的创作样态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受众的需求,需要对此作出深入思考并制定相应的创新发展方案.本文讲解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现状,并对促进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良好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广大电...  相似文献   

2.
AI主播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创作融合的产物,也是播音主持创作中艺术性与技术性的一次激烈碰撞。AI主播的出现为媒体行业带来更高工作效率和更低工作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一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博弈。基于对已有AI技术与播音主持创作融合案例的分析发现,AI主播在新闻播音主持创作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具有加持和赋能的积极作用。同时,AI主播在实际应用中主观能动性的缺失也为真人主播的播音主持创作工作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想 《新闻传播》2023,(8):112-114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迅速普及,从而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播音主持创作风格,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保证节目内容更加符合大众精神需求,有效推动播音主持行业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互联网+”影响下创新我国播音主持创作风格的具体策略,以及播音主持行业发展趋势,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时代不断发展变化,播音主持的风格也要随之变化,从而更加适应受众的需求。本文结合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工作带来的挑战,分析播音主持风格的基本特征,依据当前行业现状剖析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风格的培养策略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语言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实质就是语言的再创作,从而为受众还原生活本质。本文主要研究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并分析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再创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不断发展,受众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形式,尤其在播音主持方面,传统的播音模式已经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严重影响了播音主持效果,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着变革,改变传统播音模式迫在眉睫,提升播音主持亲和力势在必行.因此,对播音主持进行人性化改革,提升播音主持的亲和力至关重要,笔者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本文中对播音主持人亲和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侯睿 《新闻世界》2011,(8):94-95
播音主持人的个性与播音主持节目风格密不可分。一名优秀的新闻播音主持人,在其创作过程中,总会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本文首先论述了新闻播音主持人形成个性特征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播音主持人在追求创作个性中应当把握的原则界限与尺度分寸,以便更好地服务受众,在提升节目知名度中充分展现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8.
吕鸿雁 《视听》2016,(11):105-10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节目主持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广播电视行业在新时期一定要对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加强改革。播音主持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形成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以提升自身的魅力和形象,获得观众的喜爱,从而提高收视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播音主持创作中个性的重要性,继而提出在播音主持中个性创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针对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如何体现个人特征提出建议和措施,希望对提高播音主持创作工作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媒体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也给播音主持界带来新的活力,本文主要针对自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角色定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播音主持工作的相应规范进行探讨,以期对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进行重新定位,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陆瑶 《新闻世界》2014,(8):83-84
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催生了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播音主持行业依托科技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从广播电视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传媒技术的飞跃,对广播电视时代建立的播音主持职业标准产生了冲击。同时,国家大力推进的三网融合战略,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新的挑战,播音主持人才的选拔标准也将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1.
<正>播音主持工作是媒体工作的重要部分,播音主持人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播音主持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播音主持工作乃至整个媒体工作的质量,因而培养和打造高水平播音主持人对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形式已经向更高层次迈进,特别是由于播音主持的多元化、特色化、受众化发展方向日益显著,因而也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高水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赋予媒体行业更多的时代元素,给播音主持带来新的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播音主持该如何适应新定位?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环境特征,以及在此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定位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如何做到新定位、实现角色转型,最终构建播音主持新风貌。  相似文献   

13.
播音与主持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播音主持创作特点和风格的要求较严格,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必须要具备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栏目工作的要求。本文对播音与主持创作中的个性的探究,首先谈到播音与主持创作中个性的重要性,其次说明播音与主持中进行个性创作的原则,最后提出如何体现出播音与主持创作中的个性的几点对策建议,期望能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陈红燕 《新闻前哨》2022,(13):36-37
现阶段,新旧媒体处于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迎来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但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尤其是对播音主持的影响,要求播音主持必须对其风格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满足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本文围绕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的现状,对播音主持风格的创新以及坚守进行研究,以期望能够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风格的转型与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新闻媒体发展环境,促使新闻媒体在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等方面做出变革,也要求包括新闻播音主持在内的新闻工作者强化创新意识与转型意识,适应信息传播环境以及自身岗位要求产生的变化。本文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工作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例如,受众多元化的个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无专业播音主持的节目形态挤压播音主持职业生存空间、受众参与度提升弱化播音主持作用等。在此背景下,新闻媒体、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播音主持转型路径,通过提升用户意识与服务意识、提高播音主持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等策略,有效提升播音主持在融媒体时代下的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大环境下,各种媒体形式以及环境的相互渗透,给播音主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才能有效拓展播音主持功能,成为广电行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播音主持工作的具体功能,并探究了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中,播音主持工作的功能拓展路径,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播音主持工作拓展功能实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播音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面对激烈的媒体行业竞争,对播音主持人能力素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播音主持人只有提升突发事件能力,才能更好开展主持活动,为受众带去自如的听觉享受。纵观播音主持人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其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播音主持活动更好开展。本文主要针对播音主持人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而提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改变的问题。在融媒体背景下带,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风格需要创新和升级,既要坚持传统播音主持的优点,又要加快融入新媒体行业。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风格需要创新创作方法、创作形式、创新环境以及创作内容。本文分析了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播音主持风格创新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琳 《传媒》2021,(22)
在传统媒介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也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享受,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高质量呈现.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产生,传统播音主持领域受到严重冲击.如何适应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探索播音主持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林小榆所著的《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现状与趋势》一书,立足融媒体时代,探寻播音主持领域的变化与问题,剖析行业发展桎梏,探寻行业发展方向,着眼于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以期推进播音主持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视广播节目要求的提高,客观上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播音主持中,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言语交际主要是准确地向受众传达电视广播节目的信息。情感表达是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情感,从而使受众产生共鸣,强化语言的感染力。但在实际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播音主持的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因此,需要一些措施加以强化,从而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文章简要对播音主持以及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在播音主持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主要分析在播音主持中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