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余先菊  李海 《海外英语》2014,(10):26-27
英语句子可以分为从属结构与并列结构。其中,从属句是一种语义和形式都非常复杂的分句,进一步又限定分句、非限定分句或无动词分句等。非限定性状语分句是英语分句当中最重要的分句之一,也是学习者认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分句。该文通过对状语分句中相关问题的阐述,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关于状语分句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全面、准确、深入的掌握非限定性状语分句的内涵、实质和实际应用,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黄翠英 《家教世界》2013,(8X):149-149
根据是否受主语所限制,英语动词分为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两大类。限定动词在句中做谓语,它受主语所限,有人称和数的变化。非限定动词在句中不能单独做谓语,它不受主语所限制,无人称和数的变化。在传统语法中非限定动词分三大类,即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将不定式的用法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以某省独立学院内部的英语写作大赛决赛32篇议论文和课外完成的32篇议论文作为语料,以二语句法复杂度和人工标注为工具,考察不同的写作环境对中国EFL学习者写作句法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2项指标中有5项与作文分数相关,即C/T(T单位复杂性比率)、DC/C(从属子句比率)、adv clause(状语从句的数量)、obj clause(宾语从句的数量)及att clause(定语从句的数量)。从两种写作环境的作文高低分组统计来看,竞赛环境下的所有指标与课外环境下完成的并无显著性差异。总体来说,T单位复杂性比率C/T及每篇文章中定语从句的数量Att clause是最适合测量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句法复杂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按结构形式,Quirk等人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将英语从属分句划分为限定从属分句(Finite subordinate clause)、非限定分句(Non-finite clause)和无动词分句(verbless clause).无动词分句基本上是一个省略的强动词分句.它除了无动词外,通常也没有主语,与非限定性分句相比,它进一步省略了分句的成分,省略的限定性动词一般可以认为是动词Be的一定形式.就其深层结构来说属于强动词分句SVC型或SVA型.实质上,它是由相应的限定从属分句生成的.比如:  相似文献   

5.
独立结构(absolute construction),有时也称作独立主格(independence case),是英语中一种特殊而又较难把握的语法现象,它是独立于句子主要成分,如主语、动词等之外的结构,也就是说,它是带有自己主语的非限定分句和无动词分句。但是,它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实际上还是一种从属分句。下面就其用法作一介绍,以期对广大英语爱好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维龙 《文教资料》2006,(5):119-120
非谓语动词历来是高考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语法项目考查的重点,也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出错的一个方面。许多高校毕业生虽然通过了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提起英语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却觉得很模糊。本文就此论述了英语非谓语动词不定式的用法以及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以供广大英语爱好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限定动词又名非谓语动词,它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非常困惑的一个项目。本文就非限定动词的用法作一浅显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时态是英语动词的重要语法范畴 ,从时态体系的角度讨论非谓语动词的运作规律。对英语动词的非限定动词短语 (间接时态 )与谓语形式 (直接时态 )之间的时间、语义关系进行研析 ,通过分类研究 ,揭示其与说话时刻的关系 ,概括语义和句法特征 ,将非谓语动词纳入时态范围进行研究 ,使英语动词时态语法范围具有更大的概括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南民族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二少数民族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和词汇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SPSS皮尔森相关系数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1)工作记忆容量与动词习得成绩正相关;(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与他们的字母记忆广度、英语阅读广度测试成绩正相关,与汉语记忆能力没有显著关系;(3)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动词测试成绩普遍高于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即语言水平越高词汇习得越好。因此,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工作记忆对少数民族学习者的动词习得有影响,但少数民族学习者的汉语工作记忆对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学习者的二语水平不仅对学习者的动词习得有影响,对他们的二语工作记忆也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英语情态动词教学实验研究,探讨了英语情态动词的多义性,并对英语情态动词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通过传统语法教学与认知语法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证实了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意象图式能够更好地帮助语言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频数测量和比率测量两方面探讨准确性指标与口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诱导任务方法,收集了61篇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通过对准确性指标数据分析,本研究获得三个主要发现。对口语教学以及引导学生注意形式与意义的连接,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玉 《太原大学学报》2013,(4):77-80,100
基于语料库,采用多项显著共现词素分析法,对大量真实语料统计分析后发现,英语中使役构式对其动词词槽中的非谓语动词有选择性,不同使役构式所吸引的非谓语动词并不相同,证明了各使役构式有其独特的语义,并不能作为同义词进行相互替换。  相似文献   

13.
英语虚拟语气的主要特征不是引导条件从句的连词,而是句中动词的虚拟式,没有动词式的变化,就不可能有所谓虚拟语气.因此,正确认识英语的虚拟语气,关键在于认识英语动词三种虚拟式在表达各种虚拟情况时的特定功能.本文从虚拟的目的、虚拟的条件和结果、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虚拟意义三个方面讨论动词虚拟式的变化和搭配,以期找出掌握英语虚拟语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8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试题的统计分析,归纳出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命题以时态、各类从句、非谓语动词用法为主,其他考点均匀分布。结合学生的错题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表现在对语法规则不熟悉,词汇量不够,语法术语和句子成分分析不了解等方面。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知晓识记语法专业术语,加强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也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规则来指导语言实践活动,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培养出合格的高级应用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法系统考察了中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的使用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存在严重的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并存现象,即责任、义务情态类联接过多使用而认知情态类联接过少使用,且在"有灵主语+VM"这一责任情态类联接中过多使用人称代词作为情态动词的主语。究其原因,可能与语法教学中一贯强调语法形式的准确性而不是语用意义上的恰当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In English, positions of lexical stress in disyllabic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word categories; that is, nouns tend to be stressed more often on the first syllable, whereas verbs are more likely to be stressed on the second syllable (i.e. subject (noun) vs. subject (verb)). This phenomenon, which is called the stress typicality effect, has been shown to facilitate word recognition to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whether it also facilitates word recognition to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in particular, to English learners with a tonal first language. To fill this research gap,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stress typicality effect modulated word recognition in 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who learne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oth visual grammatical classification and lexical decision tasks were administered to ESL learners with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English proficienc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hinese intermediate ESL learners were not sensitive to stress typicality in English; however, the advanced learners wer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ifferent performances in stress assignment among Chinese ESL learners were influenced by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s.  相似文献   

17.
When can children speaking Japanese, English, or Chinese map and extend novel nouns and verbs? Across 6 studies, 3‐ and 5‐year‐old children in all 3 languages map and extend novel nouns more readily than novel verbs. This finding prevails even in languages like Chinese and Japanese that are assumed to be verb‐friendly languages (e.g., T. Tardif, 1996 ).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input language uniquely shapes verb learning such that English‐speaking children require grammatical support to learn verbs, whereas Chinese children require pragmatic as well as grammatical support. This research bears on how universally shared cognitive factors and language‐specific linguistic factors interact in lexic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重动句动词具有如下语法特征:V1不能带指示时间信息的语法标记,是非限定动词,V2能带指示时间信息的语法标记,是限定动词,句子的语义重心应该是VP2。  相似文献   

19.
阻碍学习者正确选择论文体动词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多样性问题--与学习者储备的论文体动词数量贫乏有关;二是准确性问题--与学习者错误使用论文体动词有关.本文主要针对第二个方面,从语义分析角度为一些常用论文体动词勾画出一个概念框架,以期帮助外语学习者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恰当使用它们,并且为这类动词的分析、学习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按年级分组横向考察了西南某重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句法复杂性的发展模式。句法复杂性用单位长度和字句密度两个维度来衡量,分别用平均T单位长度、平均子句长度和平均T单位子句数、平均T单位从句数、平均子句从句数作为单位长度和子句密度的测量指标。研究表明:句法单位长度随年级增长呈现上升发展的趋势;子句密度呈现随年级先增加后降低的发展趋势;子句密度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单位长度的发展。运用二语习得理论分析背后的原因,为外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