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思山 《科教文汇》2008,(33):253-253
中国画与西画在线的运用、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线”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造型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构成符号,而这种符号又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中西方的绘画艺术都经历过以线造型,以线寄情的表现历史。由于中西方在社会背景、文化心理,欣赏习惯等不同,在不同时期对“线”寄予了不同的表现和精神内涵。“线”已经成为中西方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质。  相似文献   

2.
高菲 《科教文汇》2008,(30):261-261
题画诗是中国画中经常采用的绘画形式。画中所表现出的写意性,使诗歌与中国画所追求的艺术风格更加淋漓尽致的释放出来。而油画无论从技法还是追求的意境都与中国画不同,惟有在诗与画的相互伴生关系上是相似的。通过对两者相似性的了解,在“重形似”与“重神似”之间寻找契合点,使绘画作品“形”和“神”兼而有之。传达出“我”的思想灵魂与欣赏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科学文化评论》2014,(3):125-128
自15世纪开始,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风格上,欧洲绘画都经历了一次空前的转变,这一转变通常被视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成果之一。人们无需具备任何艺术鉴赏理论,就足以被这些画作中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所震撼:栩栩如生的人物、逼真的细节刻画、精确的光影处理、严格的空间表现等等。以至于在这些绘画面前,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画得就像照片一样!”——这一赞叹并非完全是外行的无心快语。从历史上看,与相机密不可分的光学研究,恰在文艺复兴时期时开始孕育、发展,这与自然主义绘画出现的年代基本重合(19世纪照相机的诞生得益于化学显影剂的发明,是化学的胜利而非光学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正>自15世纪开始,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风格上,欧洲绘画都经历了一次空前的转变,这一转变通常被视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成果之一。人们无需具备任何艺术鉴赏理论,就足以被这些画作中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所震撼:栩栩如生的人物、逼真的细节刻画、精确的光影处理、严格的空间表现等等。以至于在这些绘画面前,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画得就像照片一样!"——这一赞叹并非完全是外行的无心快语。从历史上看,与相机密不可  相似文献   

5.
戴斌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257+256-257,256
由于传统意象精神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思想,因而对于中国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的灵感也是形成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必然选择。意象油画其表现语言具有油画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创作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的不同,意象油画的表现语言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它更倾向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油画同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青海科技》2014,(4):76-78
<正>雪域唐卡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与普通的绘画样式是不同的,它的颜料的制作、绘画方法、目的和思维途径的迥异,伴随着特色的绘画群体而产生及其独特的画种。唐卡因为其制作工艺的精美、独特而广为收藏,也有很多人因为其画像庄严而精美,作为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有人说唐卡接近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油画,或是类似于江南的一种手工刺绣,又有人说是一种宗教法器……唐卡繁多的种类可以让人们联想到许多,其实这些都是唐卡艺术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唐卡绘画在表现一定意义的形象同时更具备其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画是中国的画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具有其独特性。是用特制的纸,用黑的勾柒着色而成,在形象的表现上具有其独特之处,在表现风格上因时代不同画家追求不同而富有变化,在表现题材上分为:人物、花鸟、风景等。中国画跟西方绘画有很大区别,所用材质不同,所表现的风格也不一样。中国画是画家意境的表现,画家通过笔墨展示画家的心境,从画中可以感受出来。而西方绘画追求写实,重视真实表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感和光影的变化,画家需要具有扎实的写实功力和表现技巧,还要具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辨证的思维能力,再加上刻苦的训练,才可以  相似文献   

8.
杜元翁 《科教文汇》2009,(29):259-259
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的社会意识应当与社会形态有密切联系。然而,以艺术语言和功能转变的样式来分析历史行为或多或少有些牵强。我们看到的清末中国画与前朝有着迥异的风格,我们思考清末绘画形式和内容变革的成因,以历史学视角来分析清代晚期绘画形式与内容变革的成因,力图探究和总结“笔墨当随时代”的普遍规律。阐释艺术民族性是应该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9.
京津地区的画家代表着中国绘画的正统画风,这一点和以上海为中心的海上画派及以广东为中心的岭南画派完全不同.天津受到北京巨大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联系十分密切.北京和天津画家无论师承关系还是书画界之间的往来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绘画技法和风格上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经过人们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发现京津地区的画家画风也具有各自的特色.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文将以京津地区独特的地缘文化为中心,深入研究形成京津画家(特指中国画)群体独特的艺术哲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一次题为“科学从这里起飞”的全国青少年电脑绘画大赛举行。赛后一位专家的评论语出惊人:“看到这些画时我们都震惊了——不是震惊他们的画工有多好,而是震惊他们中的很多人想象力竟然如此贫乏。不论是几何形状、色彩还是造型,都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如出  相似文献   

11.
李彤 《金秋科苑》2009,(8):190-191
人类不令创造了口头语言和文字而且创造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正是通过各自的艺术语言,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将这些体验和感受传达给观者和听众。同样,在绘画语境中,也存在着很多适合画家传达自己感情和目的的绘画语言,如油画语言,国画语言,版画语言等等,其中在油画语言中还存在着很多种不同的表现语言,如写实,超写实,表现,抽象等等。在众多的油画表达方式中,我们应如何在消费时代的今天选择合自己的语言?而且出于对话和交流的需要,该厉害成怎样和怎样达到的一种自我油画语言体系?都是非常重要,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不令创造了口头语言和文字而且创造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正是通过各自的艺术语言,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将这些体验和感受传达给观者和听众。同样,在绘画语境中,也存在着很多适合画家传达自己感情和目的的绘画语言,如油画语言,国画语言,版画语言等等,其中在油画语言中还存在着很多种不同的表现语言,如写实,超写实,表现,抽象等等。在众多的油画表达方式中,我们应如何在消费时代的今天选择合自己的语言?而且出于对话和交流的需要,该厉害成怎样和怎样达到的一种自我油画语言体系?都是非常重要,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综观中国绘画历史,人画在传统绘画里以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人画家以绘画修身养性,主张画品与人品相结合,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人画是封建人志趣、爱好、性格的再现。因此,在人画中,人品成为书画品评的尺度,人品高,画品也高,反之,画品就低,正如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所言:  相似文献   

14.
渠春华 《科教文汇》2011,(26):170-171
幼儿绘画形式之美多表现于物的表象,而物的表象所传达的则是心中的情感和语意,即所谓"诗情画意"。诗(对儿童而言包括故事)中的情和意与画中的情和意是可以相通的,诗和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我将绘画和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以期达到两者相辅相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崔敏 《科技风》2013,(8):188
如何将颜料放在画布上就像写文章一样,必须有相当的文学基础才知道如用字遣词。如果说画家在画面上的表现是一种风格,那么绘画语言就是所表达的意涵,而技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在服务画家个人的思想,是将绘画语言安置、组合的一种手段,它可以用色彩、线与块面组合的方式去传达作者的意念。  相似文献   

16.
老熊 《金秋科苑》2009,(4):F0003-F0004
顾晓东的山水画,主要以南方的秀山润水为题材,已有好些人评介过,都以清澄雅秀为定论,这也是确论。钩抹皴擦点染的国画基本功看起来相同,但在每一个不同性格的人手下,所绘成的画作各有所异,顾晓东的风格是因为他生长于秀美的江南山水间,性格温良善仁在绘画表现时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如何在有别于其它画种的夹缝中寻求发展,找到自身的位置,与其它画种拉开距离,更好地发挥漆画的特殊艺术语言,是当代中国凑画家所面临的难题.时代的变革给漆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代漆画因其材料媒介提供的多种选择可能,显示了这一绘画样式多元化发展的潜力.形成多样化的风格.因此我们应在不丧失漆画艺术本体语言的情况下,以一种发展的姿态,使漆画艺术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顾晓东的山水画,主要以南方的秀山润水为题材,已有好些人评介过,都以清澄雅秀为定论,这也是确论。钩抹皴擦点染的国画基本功看起来相同,但在每一个不同性格的人手下,所绘成的画作各有所异,顾晓东的风格是因为他生长于秀美的江南山水间,性格温良善仁在绘画表现时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9.
赵磊  曲鸽 《百科知识》2021,(36):26-28
丹培拉"Tempera"绘画方式是一种欧洲古典传统的绘画形式.丹培拉画种的历史早于油画,是适用于材料绘画的认识和方法,其具有的独特性不同于后期直接表现的油画形式,间接、朦胧、若隐若无的述说方式不知不觉间与我国东方文化的气质贴合.笔者接触丹培拉绘画源于对综合材料绘画的学习,我国综合材料绘画画种被西方自由绘画影响,重视翻译自然界中的材料和物质.丹培拉绘画中"神圣"与"无限"的体验可以让人充分觉察间接绘画中渗透出的观念和精神,绘画过程中的理性思维、工匠精神和繁复程序,对于综合材料绘画建立逻辑思维、理性思考有着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从当代画展和书刊的很多作品中,"肌理"是一种比较流行且多为画家刻意运用的创作手法。所谓"刻意"是指这种"肌理"效果超出了以前工具、材料与技法的视觉范畴,而或张扬、或隐晦的艺术创作动机。"肌理"作为一种绘画创作手法已被广泛运用到绘画领域之中,无论是中国国画还是西洋油画,无论是东方艺术巨擘还是西方绘画大师,无论是写实还原再现还是写意抽象创作,无论何种画种、无论何种地域、无论何种风格,"肌理"被愈来愈多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